摘要:根据最新数据,现货黄金在10月17日一度跌穿4200美元/盎司关口,较日内历史高点4380美元暴跌近180美元,单日跌幅超过3%。
金价突然跳水:暴涨后的技术回调与地缘风险缓和
金价在创下历史新高后,突然上演“高台跳水”,让不少投资者措手不及。
根据最新数据,现货黄金在10月17日一度跌穿4200美元/盎司关口,较日内历史高点4380美元暴跌近180美元,单日跌幅超过3%。
国内金饰价格也随之回调,周生生、老庙黄金等品牌金价每克下跌15-28元不等。
---
01 价格走势:历史高位突然逆转
金价此番大幅回调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在暴跌前,黄金已连续9周上涨,今年内涨幅超过60%,呈现出明显的“超买”状态。
技术指标显示,黄金的相对强弱指数(RSI)最高突破88,表明市场已处于极端超买区间,技术面亟需调整。
这种连续上涨在历史上颇为罕见,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黄金从未出现过如此持久的单边上涨行情。
02 下跌探因:三大因素削弱黄金吸引力
️ 地缘政治与贸易紧张局势缓和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的贸易态度明显软化,表示此前提出的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的提议“不可持续”。
他确认将与中国领导人会晤,缓解了市场对两大经济体贸易冲突升级的担忧。
同时,俄乌冲突出现和平曙光,特朗普表示“可能已相当接近实现和平”,进一步削弱了地缘政治避险需求。
美元走强与银行风险担忧缓解
美元指数上涨0.2%,使以美元计价的黄金对海外买家变得更加昂贵。
此前困扰市场的美国地区银行风险也未进一步蔓延,KBW地区银行指数扭转跌势开始回升。
Zions Bancorp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等地区银行披露的贷款损失问题被市场消化,未引发更广泛的银行业危机。
技术性回调压力积聚
金价在暴跌前已处于极端超买状态,市场敏感度极高,任何利空消息都可能引发大规模获利了结。
独立金属交易商Tai Wong指出:“特朗普自最初宣布100%关税以来更为温和的语气,已经给贵金属交易带来了一些降温。”
德国贺利氏金属公司贵金属交易员Alexander Zumpfe表示:“考虑到当前超买状态,黄金价格短期内可能出现盘整。”
03 市场影响:从避险狂欢到理性回归
黄金暴跌引发连锁反应,白银调整幅度更为显著。
伦敦现货白银单日跌幅达4.21%,纽约COMEX白银期货更重挫5.01%。
与此同时,全球风险资产迎来资金回流,美股三大股指集体翻红,恒生指数期货拉升涨超2%。
这种明显的“跷跷板效应”显示市场风险偏好发生转变,资金正从避险资产向风险资产轮动。
04 后市展望:短期调整还是趋势反转?
尽管金价短期大幅回调,但多家机构对黄金长期走势仍持乐观态度。
高盛近期将2026年底金价预测上调至4900美元/盎司,美银更预估明年金价将触及5000美元。
汇丰银行将2025年黄金均价预测上修100美元,至3455美元/盎司。
桥水基金则指出,若西方高净值投资者延续9月以来的大量配置,金价仍有上行空间。
但他们也警告,若市场不确性下降,黄金恐难以支撑当前高点。
市场预期美联储将在10月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并在12月再次降息,这种宽松预期可能继续为金价提供支撑。
05 投资提醒:理性看待波动防范风险
针对近期金价剧烈波动,上海黄金交易所已向会员单位发布通知,要求做好近期市场风险控制工作。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也提示投资者,近期国内外贵金属价格波动加剧,市场风险提升。
建议投资者基于财务状况及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合理安排贵金属资产规模。
对实物黄金消费者而言,金价回调或提供了更好的入场机会,但应避免追涨杀跌,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安排购买计划。
---
金价波动是市场多重因素交织的缩影。特朗普贸易政策的微妙转变、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缓和以及技术面的超买回调,共同导演了这场黄金暴跌大戏。
展望未来,黄金短期可能进入震荡整理期,但美联储降息预期与全球央行购金趋势仍将构成长期支撑。
投资者需密切关注下周发布的美国9月CPI数据以及中美贸易进展,这些因素或将决定黄金的下一步走向。
来源:财经大会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