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只想对真正秉公办事的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说一句谢谢你们,让规则重新有了分量。”
一场跨国婚外情,让一位公派留学博士生的前途在68页PPT的曝光下彻底倾覆。
“今天,只想对真正秉公办事的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说一句谢谢你们,让规则重新有了分量。”
10月16日下午,张先生在自己的微博上写下了这段话。这条微博的背后,是他长达数月的维权之路。
就在9月下旬,一份长达68页的PPT突然在网上疯传,举报华南理工大学在读博士生黄某兴与张先生妻子王某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
这份举报材料内容详实,包括亲密照片、聊天记录等,迅速引发舆论哗然。如今,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终于对黄某兴作出了“严重违约”的认定,并决定解除公派留学协议,追回全额资助并追加违约金。
01 网络举报:68页PPT引爆舆论
这场风波的起点,是那份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68页PPT。
张先生在举报材料中详细陈述了事情经过:他与妻子王某于2015年相识,2019年正式步入婚姻殿堂,并育有一个可爱的女儿。
婚姻生活原本幸福美满,直到2024年7月,王某前往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留学,情况发生了改变。
在英国留学期间,王某结识了同样在该校就读的公派留学生黄某兴。两人随后关系逐渐密切,并发展为长期同居关系。
PPT中展示的证据可谓“丰富”:包括多张摄于2024年的照片,清晰可见黄某兴与王某互相拥抱、亲吻,举止亲密。
此外,还有2025年8月初的聊天记录,显示二人对话内容亲昵私密,涉及旅游、开房等话题。
02 不当关系:留学期间长期同居
王某于2025年7月26日返回国内,令人惊讶的是,黄某兴竟然专程前往广州机场接机。
从7月26日至8月8日,两人在广州、杭州等地开房同居达十余天。
更为引人关注的是,举报材料中提到,在此期间王某曾因妇科问题前往医院就诊。
一份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庆春院区)妇科门诊的病历显示,王某就诊日期为8月6日,其主诉、现病史及诊断内容均涉及妇科相关问题。
张先生还在PPT中指控,黄某兴曾跟踪王某接女儿放学,并进行偷拍,严重侵犯了家庭隐私。
03 处分结果:留校察看与解除公派
事件曝光后,华南理工大学迅速作出回应。9月25日,华南理工大学学工部工作人员向媒体确认,已对黄某兴作出留校察看的纪律处分。
然而,这并非事件的终点。10月16日,张先生收到了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处理结果。
根据该委员会与黄某兴签署的协议以及相关规定,黄某兴的行为被认定为“严重违约”。
因此,委员会决定与黄某兴解除公派留学协议,追回全额资助并额外追偿违约金,同时将处理结果通报华南理工大学及黄某兴本人。
04 维权争议:隐私与正义的边界
这起事件也引发了关于维权与侵权界限的广泛讨论。
在张先生公布的PPT中,黄某兴的面部未作打码处理,这一细节引发了伦理争议。
有评论指出,举报人作为婚姻中的受害方,其情感痛苦值得同情,但以维权之名公开68页PPT,实则可能滑向违法边缘。
权利永远是有边界的,配偶权的救济不能对抗隐私权的保护,道德上的正当性不能替代法律上的合法性。
张先生曾解释,他之所以选择网络公开,是因为此前向学校举报未获得“正式且实质性回应”。
而王某则对媒体表示,“不想过多回应,对PPT中部分举报内容我不认可,自己手机上的照片、聊天记录等都是未经我允许的情况下被丈夫公开于网上”。
05 公派规定:违约的代价有多大
根据《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管理规定(试行)》,公派留学研究生学成后需要回国服务至少两年。
该规定明确,国家对公派研究生实行“签约派出,违约赔偿”的管理办法。
对于擅自变更留学身份等全部违约行为,国家要追偿全部留学费用,并要求违约人员最高支付全部费用30%的违约金。
全部违约行为包括多种情形:在留学期间擅自变更留学国别和留学身份、自行放弃国家公派留学身份、单方面终止协议。
此外,未完成留学计划擅自提前回国、从事与学业无关活动严重影响学习、表现极为恶劣等也构成全部违约。
黄某兴因个人感情问题付出了沉重代价:不仅是经济上的赔偿,更是职业生涯的重大挫折。
而对于张先生来说,尽管维权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他在微博上表示:“作为受害者,我没有收到一句发自内心的道歉,我的子弹还会继续飞,战斗未完。”
感情的背叛、婚姻的破裂,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对错能说清。但公派留学身份的背后,是国家投入与个人承诺的契约,当私德影响了公信,规则的利刃便会落下。
来源:一个人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