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优先,联赛瘫痪,谁在为中国篮球买单?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9 08:27 1

摘要:中国篮球这些年越来越差,很多人说球员不拼,教练不行,可问题不在他们身上,而在管事的人怎么想,信兰成本来搞田径的,九七年突然去管篮球,他不懂比赛,就爱开会,爱下命令,说要集中精力搞国家队,就把CBA从五十场砍到三十四场,结果联赛没人看,俱乐部没钱,球员也没法练。

中国篮球这些年越来越差,很多人说球员不拼,教练不行,可问题不在他们身上,而在管事的人怎么想,信兰成本来搞田径的,九七年突然去管篮球,他不懂比赛,就爱开会,爱下命令,说要集中精力搞国家队,就把CBA从五十场砍到三十四场,结果联赛没人看,俱乐部没钱,球员也没法练。

比赛少了,球员就找不到感觉,新人上不了场,老将也练不起来,赞助商走了,转播费也降了,外援要审批,合同要报批,战术得等上面点头,CBA看着像职业联赛,其实跟国家队集训没两样,球员不是为自己打,是为领导的任务打,这种环境里,谁还能好好成长。

国家队也没强到哪儿去,主教练四年换了四个,一个还没摸清门道,下一个就来了,战术刚有点起色,又给推翻重来,2013年输给了中华台北,2018年靠运气才挤进世界杯,成绩烂得没法看,可没人敢开口,说了也没用,体制里没人听球员怎么说。

王治郅在NBA打得不错,突然被叫回来打亚锦赛,他不想回,结果被开除了,这事把他职业生涯给毁了,也把亚洲第一个真正在NBA站住脚的机会给断了,姚明更惨,2008年奥运打完,还被拉去打一堆热身赛,休赛期一点没歇,身体熬垮了,31岁就因为伤退役,他们不是不想拼,是拼了也没用,国家要成绩,球员就得当燃料,一点一点烧光。

大家把听话当爱国,把服从当光荣,可职业体育讲的是合同,是人得被当人看,全球都在用数据、科学训练、商业手段往上推,我们还靠红头文件、开会喊话管球队,年轻人看着王治郅、姚明被体制折腾,心里早就不信了,篮球对他们来说,不是梦想,是压在肩上的事。

2008年我们还能进奥运八强,现在连亚洲第二都抓不住,NBA越烧越旺,欧洲的青训一天天扎稳了根,我们呢,还在老地方打补丁,拿官样文章当规律,时间不等人,黄金一代老了,新苗没长出来,市场不信了,球迷一个接一个走了。

姚明2017年接手篮协,把CBA改成公司制,放开外援限制,重新搭青训体系,这些路以前信兰成时代全给堵死了,可时间回不去,该长大的孩子早被耽误了,球迷的劲头,也一回回耗光了,就算现在改,也追不上人家跑的那十年。

不只是篮球,田径、游泳也一样,为了拿金牌,联赛可以停,职业化可以压,2020年的政策还盯着举国体制,跟职业化对着干,体育本来该是普通人玩得开心、追梦的地方,现在却成了完成任务的工具,球员不是机器,不能说换就换,篮球是圆的,可管事的人想法是方的,球再好,也传不下去。

来源:球探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