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一纸协议,基本锁定了21日首相指名选举的结果。共同社10月19日的报道披露,自民党已接受维新会提出的国会议席数削减10%的条件。维新会则以“内阁外合作”形式站台,其成员不加入新内阁,但会在首相选举中全力支持高市。
Ai主播讲新闻
日本国会大厦外的安保围栏已悄然加固。10月20日,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将与维新会党首吉村洋文签署联合执政协议。
这一纸协议,基本锁定了21日首相指名选举的结果。共同社10月19日的报道披露,自民党已接受维新会提出的国会议席数削减10%的条件。维新会则以“内阁外合作”形式站台,其成员不加入新内阁,但会在首相选举中全力支持高市。
日本众议院和参议院官方网站的数据清晰可见:众议院465个席位中,自民党占196席,维新会有35席;参议院248个席位里,自民党100席,维新会19席。CCTV国际时讯援引日媒分析称,在野党阵营涣散,即便进入第二轮投票,高市也能胜出。
但两党合计在众议院仅231席,远未达到过半的233席门槛。这意味着高市未来施政将面临重重阻力,而军事与安保领域,可能成为她凝聚两党共识的突破口。
维新会的军事立场早有定论。该党近期明确提出修改和平宪法第九条,要求删除禁止拥有军队的条款,将自卫队直接更名为“国防军”。这与高市的主张高度契合。这位自民党总裁在竞选期间就直言,要推动自卫队升级为“国防军”,把防卫预算大幅提升 。
这些主张,并非空泛的政治口号。防卫省10月7日宣布的消息显示,日本已开始量产具备“对敌基地攻击能力”的远程导弹。其中12式岸舰导弹改进型射程从200公里延伸至1000公里,可部署在西南诸岛,直接覆盖周边海峡与岛屿 。2025财年防卫预算申请额更是飙升至8.5万亿日元,重点砸向“反击能力”建设。
两党结盟的背后,是日本右翼势力对修宪的长期渴求。维新会前身就因推动修宪与自民党有过合作,其核心诉求一直是摆脱和平宪法束缚 。而高市早苗的外祖父岸信介正是甲级战犯,家族背景让她对修宪有着天然的执念,甚至主张推动“日美核共享”,允许美国在日部署核武器 。
从反方视角看,这种军事路线的合流,有其国内政治与外部环境的双重诱因。国内层面,日本近年通胀高企、经济疲软,右翼势力试图以“国家安全”为噱头转移民众注意力。
外部则紧贴美国印太战略,借地区紧张局势为军事扩张找借口,高市那句“真正保护日本的是自卫队,美军仅起辅助作用”,看似强调自主,实则是深度捆绑日美同盟的话术。
但这种路线的风险显而易见。日本宪法第九条被誉为“和平定海神针”,规定永远放弃战争作为解决争端的手段 。《朝日新闻》曾做过民调,89%的受访者认为“和平宪法对日本有益”,仅5%的人将“修改宪法”列为优先政策 。高市与维新会的激进主张,明显与主流民意相悖。
周边国家的警惕更非空穴来风。高市多次渲染“中国威胁论”,主张加强与台湾地区的“安全合作” 。而12式改进型导弹若部署在石垣岛、宫古岛等地,其射程可覆盖台海北部海域,这无疑会加剧地区军备竞赛风险。中国外交部此前已明确表态,日方应正视历史,尊重邻国安全关切 。
我认为,两党结盟的核心并非席位交换,而是军事路线的合流。维新会需要借自民党的执政地位推进修宪,自民党则需要维新会的支持突破军事扩张的舆论阻力。这种各取所需的合作,正在掏空日本战后的和平根基。
即便如此,高市的军事野心仍受多重制约。首先是议席不足的硬伤,任何涉宪法案都需要众参两院三分之二以上赞成票,两党当前席位远未达标。其次是公明党的态度,这家传统盟友明确表示仅与“中间保守派”合作,对高市的右倾政策颇为抵触 。
防卫省10月7日宣布的量产计划,虽已启动却面临现实难题。12式改进型导弹的制导系统依赖美国卫星,真正形成战斗力至少需要两年时间。而“对敌基地攻击能力”的界定模糊,极易引发地区误判 。
10月19日,维新会在大阪召开的常任理事会已顺利通过合作决议。高市的首相之路愈发清晰,但她推动的军事扩张路线,正将日本推向危险的战略歧路。两党结盟带来的不仅是日本政治的转向,更是东亚安全格局的隐忧。
来源:国际上那些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