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史记·列传]高级知识分子知多少(30)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9 18:55 1

摘要:说明:马鞍山市高级知识分子名录分为12个类别。人员在各类别中按照姓氏和名字的笔画、笔顺排列;姓氏笔画相同者,按照横、竖、撇、点、折顺序排列。

一、工程技术人员(30)

(高级工程师)1456人

说明:马鞍山市高级知识分子名录分为12个类别。人员在各类别中按照姓氏和名字的笔画、笔顺排列;姓氏笔画相同者,按照横、竖、撇、点、折顺序排列。

肖玉屏

肖玉屏,1935年1月生,湖南醴陵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马钢总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绩优异高级工程师。

1957 年起,先后在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江西新余钢铁公司、马钢总公司南山铁矿、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

主要成果:(1)CTB1050X2100 永磁磁选机研制,获冶金部科研成果三等奖、安徽省科技成果三等奖、马鞍山市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南山铁矿尾矿输送采用大口径夹筋铸石管应用技术,获冶金部四等奖、马鞍山市二等奖。(3)凹选工艺流程改进及经济剖析,获马钢公司科技一等奖。(4)酸水底泥与尾矿混合输送的设计方案及工业实践,获马钢公司科技一等奖。论文《凹选生产的实践与改进》、《笼式磁选机的生产与检修》、《凹山选厂生产现状的剖析与建议》、《应用溜标细筛改进凹选工艺流程的工业生产实践》,以上均载《金属矿山》;《凹选尾矿中硫磷矿物回收的工业实践》载《化工矿山技术》。

肖昌豪

肖昌豪,1941年7月生,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炼铁室副总设计师兼华东炼铁网网长,高级工程师。

1965年从武汉钢铁学院毕业,分配到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工作。

主要工作成果:(1)1970年至1979 年曾先后担任龙岩钢铁厂和铜陵钢铁厂工程设计负责人。(2)参加了马钢1200m3高炉和 2500m3高炉设计。(3)先后参加福建三明钢铁厂314m³高炉、350m3高炉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现场施工服务,300m³高炉初步设计,上海宝钢 4063m3 高炉现场测绘。(4)参加江西新余钢铁厂600m³ 高炉设计、340m³ 高炉设计、杭钢 342m3高炉设计、芜湖钢厂314m3高炉设计、邢台钢铁厂314m3高炉设计、南京二钢 2座100m3高炉大修改造、广东韶钢 350m3高炉设计等。(5)所写4篇论文,在省、冶金部学术会议上交流并在杂志上刊出,曾获院优秀论文三等奖。

肖养能

肖养能,1937年8月生,江苏溧水人。大学本科学历,马钢股份公司焦化厂质量管理科高级工程师。

1963年至1965 年在马钢钢研所工作,1972年起在市化工局工作;1989年起在焦化厂质管科工作。

肖道容

肖道容,女,1932年12月生,四川江津人。大学本科学历,冶金部马鞍山钢铁设计院炼钢室高级工程师。

1955年重庆大学冶金系毕业;同年起在北京钢铁设计院、包头钢铁设计研究院、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炼钢室工作。

主要工作成果:(1)包钢500 吨平炉设计;(2)西宁钢厂电炉车间设计,该项目获优秀设计奖;(3)石嘴山 30万吨钢厂规划及方案设计,为专业设计负责人;(4)酒泉钢铁厂30吨顶吹转炉车间连铸设计;(5)无锡县钢厂30吨电炉车间设计,为专业负责人,该项目获优秀设计奖;(6)武进钢厂30吨电炉车间设计,为专业负责人。

肖镜若

肖镜若,1922年4月生,湖北汉川人。大学毕业,学士学位,马钢股份公司三铁厂炼铁高级工程师(离休)。

1947年至1959年,先后在首钢、本钢、太钢工作;1960年以后,先后在宁夏冶金局、石钢、马钢二铁厂、马钢设计管理处、马钢三铁厂工作。

主要工作成果:(1)1956年在太钢工作期间,首先推行炉顶调剂新技术,彻底解决了解放以来太钢两座中型高炉频繁发生结瘤等恶性事故,获得1957年全国高炉竞赛流动红旗和奖励。(2)1963年下半年,担任副组长,主持了承德钒钛精矿矿石在马钢二铁厂高炉上冶炼工业性实验,成功地冶炼出含钒和钛的生铁。1986年负责制订了高钒生铁省优标准,由省标准局正式颁布执行。(3)1965年成功地将江西新余铁厂冶炼锰铁的一整套技术引进到马钢一铁厂的小高炉群上,从而开始了马钢的高炉锰铁冶炼生产。(4)1986年主持了由动力厂承包设计、施工的三铁厂富氧工程的运转、投产工作,负责讲课、制订规程、直到安全操作调剂的全部工作。

吴之成

吴之成,1937年12月生,安徽舒城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马钢股份公司设计研究院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1961年8月起先后在马钢公司轧钢厂、总机械师、机动处、设计队、设计研究所、设计研究院工作。

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工业炉修理及设计工作,主要有:(1)编订高炉检修规程;(2)设计了耐火材料厂108m隧道窑(两条);(3)设计了本省第一座步进底式加热炉,并设计了平焰烧嘴,该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设计了中板厂1#、2#加热炉;(5)主持了车轮轮箍厂环形加热炉改造、井式炉设计等;(6)主持耐火材料厂改造设计;(7)主持了三钢厂1#石灰窑引进新技术等工程。

吴文华

吴文华,1931年1月生,江苏扬州人,中共党员。中专学历,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专家组长,高级工程师。

1951年起,先后在重工业部钢铁局设计处、鞍山黑色冶金设计总院、北京钢铁设计总院、马鞍山钢铁设计院工作。

曾担任杭州钢铁厂、莱芜钢铁厂、凌源钢铁厂、合钢、芜湖钢铁厂等工程负责人。先后完成烧结、炼钢、轧钢、高炉等工程项目并已投产。有些工程投产后获得冶金部奖励。

吴冬元

吴冬元,1941 年11月生,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马鞍山市电子局副局长兼磁性材料总厂厂长,高级工程师。

1968 年起,先后在马鞍山市磁性材料厂、市电子局、市磁性材料总厂工作。

主持磁性材料新品种开发及工艺攻关项目,获省、市科技成果奖四次。

编写磁性材料工艺文件、安徽大学磁性材料讲义,并在《磁性材料》杂志上发表过文章。1988年获省劳动模范称号。

吴光永

吴光永,1939年11月生,安徽芜湖人,中共党员。中专学历,马钢总公司桃冲铁矿高工。

1961年9月至1962年4月,在马钢梅山石灰石矿工作;1962 年起,在马钢桃冲铁矿工作。

主要工作成果:(1)1987年4月,与长沙矿山研究院共同研制矿用J-100B冲击器成功,获冶金部科学成果奖。(2)1988年10月,主持桃矿35KV总降压配电所电气安装工程工作,工程质量优。(3)1994年7月,矿井下-60米高配室峒室渗水严重,采用环氧玻璃钢贴面技术堵漏,解决了严重渗漏,消除了对高压电气设备的隐患。(4)1994年11月,矿井下-60米排水泵房改造水资源利用,经改造排到坑外的水转向直供生产之用。负责流程设计及设备选型工作,获矿科技成果一等奖。

吴同柏

吴同柏,1938年8月生,安徽桐城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马鞍山市金属制品总厂高级工程师。

1964年于皖南大学物理系毕业,先后在安徽省军工局、马鞍山市金属制品总厂等单位工作。

在先锋厂主管热表车间工作时,搞了“埋入式盐炉”、“气体渗碳炉炉盖液压起动”、“100千瓦高频淬火机自制与调试”、“热敏淬火机床”、“光电管淬火机床”等技术革新。所写论文《关于高速钢等温退火时间的探讨》发表在《热加工工艺》内部双月刊上;《关于钢材热处理保温时间的理论探讨》,被省首届提高模具寿命学术讨论会议评为获奖论文。

吴安洪

吴安洪,1939年2月生,安徽歙县人。大学学历,马钢总公司南山铁矿技术科高级工程师。

1964年毕业分配至南山矿工作。承担了东山选厂的试车及试生产期的技术改造计算、设计等工作;参加南山矿选磷厂的筹备工作和凹选节能项目的工艺改造工作。参加并主持凹山中和酸水与东山尾矿合并处理的试验工作,为该工程实施提供了依据。参加了凹选尾矿中硫、铁矿物的再回收试验及生产厂的设计和试生产的调试,东山选厂精矿降铝工艺的试验和生产工艺改造设计及生产调试工作。

吴运文

吴运文,1938年4月生,安徽巢县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马钢股份公司二烧结厂除尘车间主任,高工。

1954年起在湖北阳新贝扣厂工作,1958年至1964年在武汉钢院学习,1964年起在全椒焦化厂工作;1966年起,在马钢一烧、二烧工作。

对烧结设备的性能比较了解,对处理冶金设备的故障具有一定的经验。

吴志大

吴志大,1955年1月生,安徽屯溪人。大学学历,学士学位,马钢总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科长,电气高级工程师。

1973 年起,先后在太平县插队,安徽大学物理系学习,马钢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

主持与独立承担了上百项工程电气设计,获奖项目有马钢南山铁矿 600 万吨/年采选改造、外事处洽谈楼、东山选厂改造、黄山职工疗养院、市养鸡总场、市实验小学教学楼设计等。个人获省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吴芬明

吴芬明,1936年 11月生,湖南涟源人,中共党员。中专毕业,马鞍山矿山研究院选设所所长,高级工程师。

1958年至1970年在北京矿冶研究院工作,1970年11月起,在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工作。

一直从事选矿设备研究。在弱磁选机的研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目前全国各黑色、有色矿山和煤炭系统使用的各类筒式弱磁选机,基本上是本人主持研制成功并推广应用的。如:(1)CTB-1050X2100 永磁选机,获1979年冶金部科研成果三等奖;(2)∅1050 系列永磁磁选机,1985年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和治金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先后在全国有关期刊发表过多篇磁选机研究方面的论文。

吴克林

吴克林,1940年5月生,江苏丹阳人,中共党员。大学毕业,马鞍山市高性能磁性材料厂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1965 年起,先后在中科院上海光机所、马鞍山市晶体管厂、马鞍山市高性能磁性材料厂工作。

1965年至1971年间,与人合作研究证实了铂坩埚熔炼的钕玻璃破坏强度低,陶瓷坩埚熔炼的钕玻璃破坏强度高,从而为大规模开展陶瓷坩埚熔炼激光钕玻璃奠定了实验基础。1971至1982年,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参加砷化镓一铝镓砷双异质结激光器项目,曾获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3年至1994年试制开发的超高频大动态低噪声功率三极管和黑白、彩电声表滤波器,曾获市科技进步三、四等奖,省优秀新产品三等奖和省科技进步四等奖。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近三十篇,其中一篇被国际会议录用,并被评为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吴秀弘

吴秀弘,1937年9月生,安徽歙县人,九三学社社员。大学本科学历,马钢总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爆破高级工程师。

1960 年起,先后在中科院长沙矿研所、冶金部长沙矿究所、马钢规划院工作。

曾获以下科技成果:(1)深孔接杆凿岩工具的改善研究,获国家科委优秀奖;(2)利用 DNTS研制铵簧炸药,获冶金部四等奖;(3)炸药爆热测定装置的研制及对若干炸药爆热的测定,获冶金部三等奖;(4) AM-QS 炸药的研制,获冶金部四等奖。

吴明珠

吴明珠,女,1945年6月生,江苏泰州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马鞍山市传动机械厂传动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

1970 年在合肥工业大学矿山机械专业毕业后分配到马鞍山传动机械厂工作。

1987年参加研制“SWP及SWZ型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获省科技成果四等奖,并获省人民政府荣誉证书;同年,推广应用“组合夹具”新技术,获省人民政府荣誉证书。1990年至1992年参加开发“H型混合少齿差星轮减速器”项目,获省优秀新产品二等奖;1994年参加研制“SWL-I整体叉头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获省级科技成果四等奖,1995年该项目又获国家科技成果奖。

吴忠男

吴忠男,1940年8月生,辽宁本溪人。大学学历,马钢股份公司运输部高级工程师。

1966年于大连铁道学院毕业,1968年到马钢运输部工作。先后从事机车运用、职工教育、机车检修、内燃机车引进及检修等工作。

1980年在《马钢技术》上发表了《介绍一种均衡勾贝式供水阀门》的论文(此阀门为自行设计制造)。1990年在昆明冶金运输学会牵引动力委员会上交流了《马钢轮箍用于美国 ND5型机车上发生断裂原因的分析报告》的论文。1994年在黄石冶金运输学会牵引动力委员会上交流了《从三起机破修理浅谈内燃机车初期阶段的检修作业及条件》的论文。

吴秉厚

吴秉厚,1938 年1月生,河南汝南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马钢股份公司供排水厂机动科高工。

1962年9月起在包钢设计院任实习技术员;1963年8月起,先后在马钢动力厂、铁合金厂、供排水厂工作。

主要工作成果:(1)先后完成的给排水工程项目施工设计有:包钢劳研所等14项工程;马钢铁合金厂办公楼生活区及生产循环供水系统;6座矿热炉改造及安装;五氧化二钒车间供水系统设计及安装;熔化炉设计及安装等。(2)解决提高一铁高炉煤气洗涤水污水脱水效率实验,推广带式压榨过滤机获成功;2500m 高炉配套供排水系统工程从筹备到试生产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吴佩清

吴佩清,女,1944年8月生,沈阳人。大学学历,马钢股份公司设计院总设计师室高级工程师。

1967年参加工作;1968年起,先后在冶金部十二冶设计处、马钢设计院工作。

参与二钢1#连铸机自动化设计、三钢板坯连铸自动化设计,均获奖。

来源:天哥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