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板块波动,人工智能还能买吗?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6 17:43 2

摘要:举个栗子,大家用的Deepseek、豆包,都是一个app,这个叫做下游的应用。这个应用需要装在一个手机上使用,手机就是终端。当然,如果把这个终端换成一个机器人,那就是另外一个工业化的产品,也就是很多大咖说的人工智能的终极形态。

我们是一家自研模式的自媒体。

自己研究、自己买入、自己赚钱、不收割读者。

当然,也拒绝白嫖。

写在前面

现在的市场,好难受!

涨的时候只涨科技,跌的时候泥沙俱下。看着心痒痒、恐高又不敢追。真的是好极致的行情。

AI产业链

正念也是认真学习了3个星期,第一次斗胆说说AI产业链。

举个栗子,大家用的Deepseek、豆包,都是一个app,这个叫做下游的应用。这个应用需要装在一个手机上使用,手机就是终端。当然,如果把这个终端换成一个机器人,那就是另外一个工业化的产品,也就是很多大咖说的人工智能的终极形态。

我们继续用豆包来举例。比如你问了豆包一个问题,它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再组织语言进行反馈。这些就需要计算,就需要算力,就需要CPU、GPU、TPU(谷歌定制)等芯片。芯片(算力)就是AI的中游

这个芯片想要生产,又衍生出来一个新的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原材料(晶圆)、生产工具(光刻机、光刻胶等)、下游的封装、测试等。

在芯片的基础上,继续衍生出数据中心(IDC)的概念。就是头部的AI厂商需要把芯片、光模块(光电转换)、液冷装置(降温)、光纤(传输)、电源等资料放到一个架子里面,组装成一个交换机。然后再把成千上万个交换机放到一个房间里里面变成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就变成了一个超级超级计算机,这就是你的手机上的豆包后面,或者chat gpt背后连接的一个AI大脑!

还没完,整个数据中心的巨大算力需要天量的电能供应。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OPEN AI、谷歌、微软这些巨头都开始投资核电站,或者在发电站旁边建立数据中心。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博主说电力供应是中国的优势!

至此,AI产业链的中游就解说完毕。我给大家找几张图看看:

1、谷歌数据中心

2、谷歌数据中心内部机房

3、交换机(上面插着GPU、光模块、连接线、电源等)

4、冷却装置

5、核电站

当地时间八月十九日,美国科技巨头谷歌宣布携手核能创新企业Kairos Power及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共同推进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计划于二零三零年前在田纳西州橡树岭建成并投运Hermes 2先进核电站。

最后,AI的上游是什么,在正念看来,是存储。所有物理世界产生的数据需要储存在一个设备里面。而未来可能需要天量的存储来支持智能化、数字化的世界。

海外算力和国内算力

当我们对AI产业链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之后,从投资的角度,基本的的两条线就是海外算力和国产算力。

海外算力是指以英伟达为代表产业链

这里的循环很简单:以Open AI、谷歌、微软为代表的下游应用厂商投资巨额资金建立数据中心,他们都需要英伟达生产的GPU(台积电代工)、中国企业易中天生产的光模块、胜宏科技提供的PCB电路板、工业富联提供的服务器等。

这样,围绕着“海外科技公司—英伟达——全球供应商”,就形成了英伟达产业链的投资闭环,包括在这条产业链上的中国上市公司。这也是今年以来A股上涨最多、近期最热的板块!

但是,缺点是什么?太火,部分投资者觉得估值高!

我们整理了“易中天”等个股今年以来的涨幅和最新估值,让大家感受一下: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5/10/13,个股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以上信息不构成个股推荐

所以,英伟达产业链上的上市公司估值(PE-TTM)基本在50-100倍市盈率。这也是A股中,海外算力的代表企业。

第二条投资主线就是国内算力。主打的就是国产替代,包括国产芯片、GPU、光刻设备、EDA软件、存储、服务器等,就是在国家政策全方位支持下实现国产突破的一条攻坚之路,也是中国AI基础设置建设的地基。

这条路的现状是,技术还有一定的差距,企业的基本面状况不佳,估值相对较高。我们就不再展示给大家了。

为什么考虑美股科技7巨头?

海外算力和国内算力最大的差别有两点。

第一,海外算力的基本面较强。

NVIDIA (纳斯达克股票代码:NVDA) 8月27日宣布,截至 2025 年 7 月 27 日的第二季度收入为 467 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 6%,较去年同期增长 56%。NVIDIA Blackwell 数据中心收入环比增长 17%。

同样,以易中天为代表的光模块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也实实在在的增长。

第二、海外算力的商业模式形成了闭环。

ChatGpt从2025年2月开始就推出了付费订阅计划ChatGPT Plus,定价每月20美元。

7月31日,据The Information及多家权威媒体报道,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企业OpenAI在2025年前七个月实现收入翻番,年化收入(ARR)达120亿美元,远超2024年约40亿美元的水平,并有望超越此前设定的127亿美元年度目标。

而国内的下游应用厂商的商业模式目前依然没有成型。大家用的DeepSeek,豆包依然是免费的状态,也就是还处于企业砸钱的过程。至于大数据推送带来的广告投放的收入也没有确定性的报道。

另外,让正念还有一点担忧的是,英伟达产业链未来是否有可能被替代,易中天的订单是否会持续呢?是否有新的竞争者入局?都充满了不确定。

所以,最终正念选择了买入了以美国科技7巨头为代表的QDII基金。理由如下:

1、在正念眼里,美股是一个长期线上的贝塔,从结果看,和微盘、红利类似。

2、美股实实在在有基本面。

3、美股科技的不确定性较低。中美科技争霸的结果也许是双赢,美股科技胜率较高。

4、美股估值相对较低,美股科技7巨头的市盈率基本在25-50倍区间。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5/10/13,个股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以上信息不构成个股推荐

之所以说这只基金,理由很简单,美股科技7巨头含量较高。

除此之外,成分股中还包括微盘、英伟达、脸书、亚马逊、苹果空客、博通、包括台积电等,基本可以理解为全球高质量公司精选。

截至10月14日,该基金自2010年8月18日成立以来的累计回报为506.43%,年化回报12.62%。现任基金经理李耀柱是广发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经理,自2021年4月7日起开始管理,近3年取得了140.95%的增长率,跑赢同期纳斯达克指数(111%)。

如果看长期业绩,市场上仅有两只成立10年以上、累计回报超500%的主动管理型QDII基金,广发全球精选人民币A就是其中之一。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10/14,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须谨慎

翻了一下中报,发现李耀柱对于AI产业有着较深的认知,而且操作相对灵活(有交易痕迹),一定程度上会提高舒适度。

“一季度,由于 DeepSeek 对行业的不确定性影响,我们对科技仓位做出调整,减持部分估值相对较高的科技公司。但是,我们对 AI 中长期信心并没有动摇,只是根据短期估值波动对组合进行再平衡。

在二季度,关税冲击让部分科技企业调整到位,叠加人工智能投入进一步增加,我们回补了发达市场科技、消费等行业的仓位。

AI 叙事在二季度有很明显的强化,算力的部署和投资周期整体拉长,景气度有所延续,所以我们在芯片、云服务、网络安全等领域都增加了配置。”

写到最后

我们总结一下,如果科技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那么站在这场革命最前沿的就是中美两国。

考虑A美股科技相对较高低的估值水平和较高的确定性,投资美股科技相关QDII也许是一个更稳妥的选择。

不知道您怎么看,欢迎留言告诉我们答案。

来源:正念投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