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有个叫KyleWool的投资银行家,硬是把自己变成了第一家庭的“财富密码”。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有个叫KyleWool的投资银行家,硬是把自己变成了第一家庭的“财富密码”。
他带着自己的DominariHoldings,跟特朗普两个儿子搭伙干,在小盘股和加密货币里赚了超5亿美元。
这钱赚得,外人看了都得愣一下,毕竟一边是总统家族,一边是投资收益,两者绑在一起,难免让人多想。
要搞明白这钱怎么来的,得先看看Wool是怎么“贴”上特朗普家族的。
这人早年在Oppenheimer&Co.和摩根士丹利做财富管理,都是业内有名的机构。
本来想在大投行稳稳当当做下去,但后来发现小机构更能自己说了算,2022年就接了个叫RevereSecuritiesLLC的小券商,还把名字改成了DominariHoldings。
但光有公司不够,他还花了大心思混圈子。
Wool专门加入了佛罗里达州木星市的特朗普俱乐部,光入会费就花了50万美元。
这钱可不是小数目,一般人还真舍不得掏。
但Wool这钱花得“值”,他要的不是俱乐部里的高尔夫,是跟特朗普家族搭关系的机会。
后来他还把Dominari的总部搬到特朗普大厦,就在22-23层,跟特朗普集团的总部就隔两层。
这不就是明着告诉外界“我们关系近”嘛?他自己也不藏着,还把这种关系当成骄傲的资本。
搭上线之后,赚钱的机会就来了。
先是特朗普长子DonaldJr.跟一家叫UnusualMachines的无人机公司合作。
这家公司本来不行,上市的时候股价定在4美元,结果投资者不买账,一路跌到2美元以下,现金都快烧没了。
Wool给DonaldJr.出主意,让他投10万美元买股票,还答应去当顾问。
本来想这也就是个小投资,没成想消息一出来,股价直接飙了。
三天时间,股价就涨到20美元以上,DonaldJr.手里的股份一下就有了440万美元的账面收益。
这哪是投资啊,这分明是靠“特朗普”这三个字给股价“镀金”。
微型股投资专家StephenKann说得挺对,微型股就缺关注度,特朗普的名字一沾,就像给公司打了个巨亮的聚光灯。
这家公司的CEO也承认,DonaldJr.最大的贡献就是公开背书,现在公司找合作伙伴容易多了,今年已经筹到了8000多万美元。
小盘股赚了还不够,他们又盯上了加密货币。
今年年初,DonaldJr.和弟弟Eric跟Wool、Dominari一起,拿了一家比特币挖矿公司20%的股份。
这家公司在得克萨斯州、纽约州还有加拿大阿尔伯塔省都有矿场,后来通过跟小盘股合并上了市。
5月份拉斯维加斯有个比特币大会,Eric还专门去站台,说“我们有个100%支持这个行业的总统”。
这话一放出来,公司股价又跟着涨。
截至10月9号,Dominari手里的股份值超1.5亿美元,Eric那部分更夸张,近4.5亿美元。
更有意思的是,公开文件显示,Eric没给这家公司投过一分钱,也没出过其他资产。
他还说“为AmericanBitcoin感到非常自豪”,可这自豪背后的收益,到底是靠能力还是靠身份?怕是外人最有体会。
钱赚得多了,麻烦也跟着来。
特朗普政府后来出的政策,看着总跟这些公司沾边。
比如无人机领域,6月份特朗普签了行政令,加速推出行业盼了好久的飞行规则;7月份五角大楼又发了指导意见,说要加快军方买美国造无人机的进程。
这两项政策一出来,UnusualMachines这种美国本土的无人机公司,明显能占到便宜。
加密货币那边也一样,7月份白宫建议国税局改改加密货币挖矿的长期税收指导。
要是真改了,像AmericanBitcoin这样的挖矿公司,税负就能轻不少。
但另一边,共和党国会议员又让财政部审查这家公司用的中国产挖矿设备,说要考虑国家安全。
如此看来,政策一会儿帮衬一会儿审查,绕来绕去都跟特朗普儿子们的投资有关。
虽然没证据说政策是为他们定的,但巧合多了,外人难免会想“这里面是不是有事儿”。
毕竟总统的政策能影响公司价值,他儿子们又在这些公司有大利益,这搁谁看都觉得有点“不对劲”。
8月份他们又搞了个新动作,推出了一家叫NewAmericaAcquisitionICorp.的空白支票公司。
说白了,就是先在股市筹钱,再去收购国内的制造商。
特朗普兄弟当兼职顾问,手里的股份等公司上市了,可能值5000万美元。
本来这家公司的证券文件里写着,要找“有利于联邦或州级激励措施的收购目标”。
这话意思很明显,就是想找能拿到政府好处的公司。
但美联社一问,他们就把这话删了。
很显然,他们也知道这话容易让人抓把柄,怕被说“靠政策赚钱”。
无奈之下只能改,可改了也掩不住大家的疑问,要是不想靠政策,当初为啥要写进去?
说到底,Wool和特朗普家族的合作,就是把“政商关系”玩到了极致。
Wool靠花钱混圈子、搬办公室铺路,搭上了特朗普家族;特朗普兄弟靠自己的身份,在没多少相关经验的领域当顾问、拿股份;Dominari则靠着这些合作,在小盘股领域站稳了脚跟。
三方各取所需,赚得盆满钵满。
但这里面的利益冲突,怕是早晚要出问题。
毕竟在美国,大家最忌讳的就是“权力跟资本绑在一起”。
现在这事已经引发不少质疑,要是后续再出点政策跟他们的投资挂钩,争议只会更大。
未来会不会有新的监管政策?这些靠“名声”赚来的收益能不能保得住?还得看后续发展。
不过有一点能肯定,只要特朗普还在总统位置上,这事儿就不会少了讨论。
来源:律行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