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对岸的俄罗斯苏维埃茨克市,一面俄罗斯国旗高高矗立。附近建筑上装饰着发光的字母Z——这个象征符号自2022年2月起被用来支持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全面入侵。
立陶宛步枪联盟成员参加该国中部军事演习,两名立陶宛步枪联盟成员参加该国中部军事演习
沿着涅曼河两岸,旗帜似乎已成为最具标志性的景观。
在立陶宛昏昏欲睡的帕涅穆内小镇一侧,立陶宛国旗、乌克兰国旗和欧盟旗帜在风中飘扬。
河对岸的俄罗斯苏维埃茨克市,一面俄罗斯国旗高高矗立。附近建筑上装饰着发光的字母Z——这个象征符号自2022年2月起被用来支持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全面入侵。
一位孤独的渔夫正小心驾船驶过连接立陶宛与加里宁格勒地区的路易斯女王桥,这片俄罗斯飞地被两个北约成员国夹在中间。船尾处,一面立陶宛国旗猎猎作响。
自2022年起,立陶宛一侧的检查站已禁止车辆通行,并布设了“龙齿”——金字塔形混凝土反坦克障碍物。
传递的信息很明确:局势紧张,不鼓励跨境通行。
但往日并非如此。
28岁的风力涡轮机技术员、帕涅穆内居民蒂塔斯·保尔克斯泰利斯还记得当年两岸排队的盛况。“这里曾经生机勃勃,人们往来穿梭,”他说。他补充道,过去人们常会一日往返采购两岸更便宜的商品。
路易斯女王桥上飘扬的立陶宛与乌克兰国旗
保尔克斯泰利斯表示,自2014年俄罗斯支持的分离主义者入侵乌克兰东部和克里米亚后,大桥通行量就开始减少。待到2022年俄罗斯全面进攻,这个田园小镇骤然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前沿。
漫步在秋色绚烂的葱郁花园里,保尔克斯泰利斯向媒体讲述了过去一年的异常情况,包括持续数周的电话信号干扰——他怀疑这可能是俄罗斯在测试立陶宛的应对能力。他对多数异常活动显得不以为意,称之为“幼稚把戏”。
他说,帕涅穆内居民清晰可见的俄罗斯一侧露天影院,自2022年起几乎不间断地播放苏联时期战争老片。但某些时刻,他仍会感到不安。
蒂塔斯·保卢克斯泰利斯(左)在立陶宛帕涅穆内与邻居说笑
他多次听到急促的枪声,认为这些声音来自加里宁格勒的军事演习。其中一次爆炸威力巨大,连他脚下的地面都在震动。
近几周来,北约与俄罗斯的紧张局势急剧升级,多个北约国家报告称有无人机侵入其领空。10月2日至3日,德国慕尼黑机场因发现无人机而关闭跑道数小时。爱沙尼亚表示俄罗斯米格-31战斗机曾进入其领空12分钟。
保卢克斯泰利斯称,这种局势让帕涅穆内部分居民感到恐惧,但人们也意识到,鉴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他们能做的很有限。这座小镇紧邻加里宁格勒——那里部署着可搭载核弹头的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同时也靠近苏瓦乌基走廊。这条65公里长的狭长陆地位于波兰与立陶宛之间,将加里宁格勒与白俄罗斯分隔开来,被视为北约最脆弱的咽喉要道。
“如果他们进攻,这里就是目标”,他咬了一口从树上摘下的苹果,长舒一口气后平静地补充道:“但我们能怎么办呢?”他所说的“他们”指的是俄军。
从立陶宛帕涅穆内眺望加里宁格勒
在立陶宛第二大城市考纳斯附近的村庄里,一间教室被改造成作战室。数十名立陶宛步枪联盟(LRU)成员正在屏幕上观看模拟人质事件的演练。这个获得立陶宛政府支持的准军事组织成员们通过监控无人机传回的实时画面,看到突击破障车撞穿砖墙,随后全副武装的特种部队越过废墟冲入建筑。室内响起一片嗡嗡的讨论声。
与此同时,数千名志愿者正在该国中部考纳斯县多个封闭村庄进行军事训练活动。身材魁梧、拥有金融业背景的志愿者马里乌斯·杜布尼科瓦斯告诉媒体,该组织成员已从2014年的不足5000人激增至如今的约1.7万人。
马里乌斯·杜布尼科瓦斯
立陶宛步枪联盟正在为应对传统军事威胁和“混合型”战争进行训练。杜布尼科瓦斯表示,后者可能包括从虚假信息宣传到破坏活动及无人机入侵等各种形式。“立陶宛的历史告诫我们必须保持警惕”,他在提及20世纪苏联和纳粹的占领时对媒体表示。
8月,立陶宛称两架从白俄罗斯发射的俄罗斯军用无人机坠入其境内,促使政府通过法案,授权武装部队击落侵犯其领空的无人驾驶飞行器。在立陶宛步枪联盟军事演习中,重点演练了探测和防御无人机攻击的能力。模拟自杀式无人机袭击作为大规模行动的一部分,在一个小村庄展开。
立陶宛步枪联盟成员抬头观察空中无人机
9月下旬,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北约应击落进入其领空的无人机。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在社交平台上回应称“收到”。但此后北约创始成员国丹麦的军事基地和机场多次发现无人机入侵。这些入侵事件后被证实与一艘油轮有关——该油轮被认为是俄罗斯潜伏在波罗的海的“影子舰队”组成部分,并涉嫌参与多起海底电缆切断事件。克里姆林宫否认与此有任何关联。
前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认为北约成员国应效仿维尔纽斯的做法。“任何进入北约领空的无人机都是危险物体,应该被击落,”他通过视频连线向媒体表示。对于战斗机入侵,“需要更广泛共识来判断其是否构成威胁。可能携带武器,也可能过于接近……民用设施,”他强调必须作出反应,这类入侵应被视为“红线”。
兰茨贝尔吉斯称这是场“极其危险”的游戏,不作为将助长俄罗斯气焰。“联盟半数成员认为我们终将安然无恙,另一半则视此为生死存亡问题,”他表示。立陶宛前总理希莫尼特通过维尔纽斯的视频连线呼应了这一观点:“北约国家试图淡化此类事件毫无意义。”“政客们总想避免局势升级。但我们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探戈——一方不断挑衅,另一方持续退让。”
军事演习期间盘旋空中的无人机
具有金融背景的希莫尼特指出,防御无人机入侵代价高昂。
她表示频繁关闭机场成本高昂,且会扰乱全球航空供应链,尤其是当侵犯领空行为的数量和规模持续增加,并针对法兰克福等德国经济枢纽时。
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评估,俄罗斯在9月9日至10日期间向波兰境内派遣了约24架胶合板与泡沫塑料制成的无人机。
布鲁塞尔方面称俄罗斯“始终拒绝承认对此类事件负责”。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驳斥有关俄方策划无人机入侵的指控是“笼统的”和“毫无根据的”。
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其电报频道发文称该事件仍是个谜,但淡化了莫斯科方面可能存在的任何牵连。
国际战略研究所估算每架俄制无人机成本约1.18万美元;这个数字仅是北约国家出动战斗机、加油机、空对空导弹及机载预警控制系统应对所需成本的零头。
今年9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呼吁建立所谓“无人机墙”,通过传感器与武器网络识别并拦截无人机入侵。
在考纳斯郊外狂风呼啸的停机坪上,69岁的退役战斗机飞行员劳比茨卡斯·尤金尼朱斯正利用周日时间摆弄旧飞机零件。
他告诉媒体,无人机也可能对民用航空构成威胁,并在这个必须遵循严格安全协议的行业制造不和。“当我们不知道无人机为何出现在天空、其计划为何时,这很危险。在航空领域,我们必须始终明确目标。”他表示。
立陶宛前国防部长拉莎·尤克内维切内
曾于2008至2012年担任立陶宛国防部长的拉莎·尤克内维切内认为,尽管紧张局势升级,但她感受到北约更大力度的支持。
在她担任防长期间,俄罗斯入侵了格鲁吉亚,并在波罗的海国家及加里宁格勒周边增强军力。这包括在与爱沙尼亚接壤的普斯科夫部署精锐部队,以及向加里宁格勒调遣导弹、海军装备和防空系统。
这种军事集结,加上五角大楼和国内情报机构的警告,表明波罗的海国家短期内面临被占领风险。当尤克内维切内向北约国家外交官提出担忧时,对方在她看来更关注金融危机及伊拉克、阿富汗持续战争等问题。
媒体在立陶宛第五大城市帕涅韦日斯的一间办公室采访了尤克涅维切涅。她回忆道,曾有一位法国高级部长对她说:“苏联已经不存在了,女士,您这是患上了幻肢痛”。
“现在我们准备得还不够充分,”她告诉媒体,“但我们已经比过去准备得充分多了;这就是为什么我现在感觉比那时安全得多。”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作者观点。
来源:亚西亚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