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烟花绽放虽只一瞬,但其引发的连锁效应却深远持久。根据通报内容,这实际上是一起发生在高原生态敏感地带的人为干扰事故,尽管波及范围有限,但行为性质严重,背后隐藏的生态危机不容小觑。15.29亩的草毡层结构遭受破坏,自然复原至少需要半个世纪;
刚刚,关于蔡国强烟花秀事件的调查处理结果正式公布!
烟花绽放虽只一瞬,但其引发的连锁效应却深远持久。
根据通报内容,这实际上是一起发生在高原生态敏感地带的人为干扰事故,尽管波及范围有限,但行为性质严重,背后隐藏的生态危机不容小觑。
15.29亩的草毡层结构遭受破坏,自然复原至少需要半个世纪;
塑料碎片与烟花残余未能完全清理,其中所含铜、钡等重金属成分,可能随雨水渗入冻土层与地下水源;
瞬时强光噪声高达150分贝,导致雪豹惊慌逃窜,鼠兔四散奔逃,原本宁静的栖息地,一刹那沦为恐慌之地;
主办方虽声称采用“可降解材料”,然而高原年均气温低至-5℃、微生物活动微弱,真实降解过程可能长达数十年……
绿水青山不仅是金山银山,更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珍贵遗产和永恒财富,绝不允许任意践踏!
高原生态本就脆弱,既承受不了艺术的任性,更不允许官员恣意妄为、玩忽职守。
真正的大地艺术,应如风过无痕,只途经,不占有,更不改变大地本来的面貌。
江孜县委书记陈昊与县长多吉普拉,本应是高原生态的守护者,却在此事上独断专行、违规拍板,未经集体讨论,也未向上级报备,便对蔡国强的“烟花秀”项目大开绿灯。
书记县长一发话,下面自然畅通无阻,不论是《草原法》还是《高原生态保护法》,在权力面前都仿佛成了不堪一击的纸屏障、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这场“烟花秀”本身隐患重重,曾因生态风险先后被日本(干扰朱鹮栖息)、法国(破坏鸟类生境)拒绝,却在西藏得以落地开花,“中国烟花第一人”蔡国强如愿以偿,却也由此引爆了一场全国瞩目的生态事件。
如今,这对曾被视作“黄金搭档”的书记与县长,昨日还端坐于主席台前,今日却已双双落马,免职、立案、审查三步齐发,速度之快犹如高原上突降的冰雹。
树倒自然众人散,宣传部长、副县长、公安局长,以及生态局长、林草局书记等相关责任人,也均被一并追责问责。
正如网友一针见血的评论:烟花没能升龙,干部倒先“升仙”了。
有经验的户外爱好者都清楚,在进行户外活动,尤其是进入生态极为脆弱的区域——如高山、雪原、南极时,必须恪守一个基本准则:不留痕、不扰动、不索取。
不留下不属于当地生态的异物;不扰乱其原有的自然规律;不带走属于那片土地的纪念。
生态敏感的高原,从来不是艺术家挥洒浪漫的实验田,更不应成为某些权力者打造形象工程的舞台。
这场仅持续52秒的烟花秀向我们发出警示:一切艺术与商业行为,都必须将生态保护置于首位,坚决抵制“特权式创作”。
当“艺术致敬自然”沦为商业营销的包装,当地方政绩的冲动压倒生态保护的底线,所有环保承诺都将变得苍白无力。
任何形式的创作与决策,都必须以敬畏法律、守护生态为根本前提,否则再绚烂的“升龙”,最终留下的只会是难以愈合的生态创伤。
艺术可以放飞想象,但权力绝不能忘乎所以。
守护这一方生灵草木,才是捍卫这片净土的最高准则。
来源:小蒋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