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菲光以3D人脸识别技术,重新定义“汽车无钥匙进入”标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5 16:20 1

摘要:在汽车智能化浪潮持续推进的当下,消费者对车辆“走近即解锁”的便捷性需求日益激增,人脸识别解锁车门作为新兴技术,正逐步打破物理钥匙的依赖,开启无感开门的全新体验。今年9月,欧菲光正式发布首款汽车3D人脸识别解锁方案。这款历经三年科研攻关与资源整合的成果,通过集成

在汽车智能化浪潮持续推进的当下,消费者对车辆“走近即解锁”的便捷性需求日益激增,人脸识别解锁车门作为新兴技术,正逐步打破物理钥匙的依赖,开启无感开门的全新体验。今年9月,欧菲光正式发布首款汽车3D人脸识别解锁方案。这款历经三年科研攻关与资源整合的成果,通过集成在汽车B柱上,可主动识别接近车辆的车主并发出解锁请求,真正实现了“无钥匙进入”,为汽车交互方式创新注入新动能。

事实上,传统无钥匙进入技术始终存在难以突破的短板,未能真正满足消费者对“无负担”用车的需求。早期的无钥匙进入方案,要求驾驶员必须随身携带感应钥匙,只有进入车辆周围2米范围内、用手触发门把手上的传感器,经ECU匹配到合法感应钥匙后才能开门。这种模式不仅未脱离对实体钥匙的依赖,还存在易遭受中继站攻击的安全隐患。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部分主机厂尝试以手机替代车钥匙。通过手机唤醒汽车UWB的方式,虽简化了钥匙携带步骤,但一旦手机没电或不慎遗失,车主便会陷入“无门可入”的困境;而采用NFC功能开门,虽无需担心电量问题,却因NFC卡易被复制,安全性大打折扣。此外,指纹解锁技术也面临局限——若手指沾染脏污,便可能出现识别失灵,同时还存在被破解、伪造的风险,这些问题都让“无钥匙”体验始终差强人意。

图:欧菲光3D人脸识别模块外形示意图

相比传统技术,欧菲光自研的汽车3D人脸识别解锁方案从根源上突破了行业痛点,在便捷性、安全性、适应性三大维度实现全面升级。

在便捷性上,方案真正做到“去物理化”——车主无需携带钥匙、手机、手表、卡片等任何实物,只需走近车辆,系统便会主动识别,无需与车机进行唤醒交互,彻底解决行业“罚站等待”的通病,实现无感“秒开”。同时,模块采用超低功耗设计,待机时间长,无需频繁维护,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

安全性方面,方案达到金融级防护标准:核心搭载的3D深度相机能精准辨识伪造面具,有效防御假体攻击,经测试其误识率低于1/10⁶,拒真率小于1%;同时,系统强化个人数据隐私防护机制,从技术层面杜绝信息泄漏风险,让解锁既便捷又安心。

适应性上,模块自带红外补光灯,无论白天强光、夜间黑暗环境,还是地下停车场等光线复杂场景,都能稳定完成识别,实现全工况适配,彻底摆脱“环境制约”的困扰。

从技术构成来看,这款3D人脸识别模块尺寸小巧,集成度高——内部包含活体检测传感器、AI识别低功耗摄像头、3D深度相机、补光灯及处理计算单元,同时融合欧菲光自研的光学镜头、AI算法、3D深度算法、人脸识别及活体检测算法,还支持人脸本地和手机注册功能,在保障性能的同时,兼顾了用户操作的便捷性。

欧菲光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布局并非偶然。早在2015年,公司便正式进军这一赛道,将业务划分为驾驶域、车身域、座舱域三大板块,以光学镜头、摄像头为核心基础,逐步构建起周视系统、自动泊车系统、集成以太网关的车身域控制器等系统级产品定制能力。截至目前,欧菲光已取得20余家国内汽车厂商的供货商资质,为技术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在ToF、指纹识别等微电子领域,欧菲光更是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实力与量产经验。依托光学光电领域的核心优势,公司微电子光学传感团队已实现多项技术突破。不仅在车上首发并量产DMSToF、RGBD深度相机,还成功开发出3D人脸识别开门、补盲Lidar等创新架构产品。此次发布的3D人脸识别方案,正是技术平移的典型成果,目前已为海内外多家主机厂完成交样,同时公司也在全面规划车载ToF应用路线,持续将微电子产品与技术优势转化为智能汽车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爆发式增长,为供应链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据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规模超5万亿元,相关供应链厂商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面对这一机遇,欧菲光明确表示,未来将继续聚焦智能汽车业务,凭借雄厚的研发实力、快速的开发周期、稳固的客户基础以及高品质的自动化制程工艺,推动智能汽车相关营业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在助力汽车行业智能化升级的同时,欧菲光也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为消费者带来更便捷、更安全的智能用车体验。

来源:六安新闻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