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施工阶段恶意增项:17 项易踩坑点(拆改 - 油工上篇)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5 14:42 1

摘要:“哥,防水才8㎡,他敢给我算15㎡,一张嘴就多出一部iPhone钱。

“哥,防水才8㎡,他敢给我算15㎡,一张嘴就多出一部iPhone钱。

昨晚小区业主群这句吐槽,两分钟被顶到99+。

点进去一看,好家伙,全是2023的新增项:智能开关零线、隐形地漏升级、二次成品保护……名字一个比一个科幻,目的只有一个——掏光你的预算。

别急着骂娘,先把刚踩出来的热坑拎出来晾晾,能救一个是一个。

① 智能家居预埋,800到1500一条线

销售嘴上说“以后装小米华为不用砸墙”,实际超五类网线足够跑千兆,六类线纯属心理按摩。

合同里直接写死:“不强制预埋智能专用线,如需升级,业主书面确认后按市场零售价结算”,一句话砍掉80%废话。

② 防水面积,淋浴区1.8m高,干区0.3m高

拿卷尺自己量,长×高算准,写进合同“主卫防水8㎡,多退少不补”。

有业主亲测,量完让设计师重出图纸,当场砍掉2000块,设计师脸比防水涂料还灰。

③ 成品保护费收两遍

基础报价里已经含“门、窗、地面保护膜”,进场后工长又说要“加厚的静电膜”,一张口1200。把合同原文拍照发群里,对方秒怂。

记住,成品保护只认一次,写不清就等于给工长发红包。

④ 水电按米算?

直接改按“间”算

住建部2023示范合同早给出标准答案:卫生间2000元/间,厨房1800元/间,阳台800元/间,白纸黑字,绕地球十圈也加不了钱。

不肯用这套报价的公司,直接pass,留着他们过年啊。

⑤ 挂网工艺不写明白,就等“升级”加钱

新建墙体必须“满挂玻纤网格布”,旧墙局部挂网就行。

合同里少一个字,师傅就敢把整屋挂成蜘蛛网,一平多加30块。

把工艺截图打印,贴工地墙上,谁敢拆谁赔钱。

⑥ 材料“被超额”,一袋水泥都记账

让公司用带扫码的ERP系统,沙子水泥进场扫码上传,手机随时看用量。

上周一位宝妈发现,系统里显示石膏板用了52张,工地只剩半包边角料,当场揪出项目经理倒卖材料,直接报警,追回3000块。

⑦ 留5%尾款,入住三个月再付

别心软,这条是2023年北京法院判例撑腰的:装修完三个月内,墙砖空鼓、乳胶漆开裂都能算施工责任。

钱在谁口袋,谁就是甲方。

想拖维修?

可以,利息照给。

⑧ 3%预算请第三方监理,平均省62%增项

听起来像割韭菜,实测真香。

监理进场先审报价,光“防水面积”一项就能砍回监理费。

业主群里有人用“装小蜜”,有人用“牛角监”,选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专业”去怼“专业”,自己省点命。

⑨ 合同最后一页加一句“所有增项须甲方微信文字确认,否则视为乙方赠送”

别嫌拗口,2023年杭州一位程序员就靠这句话,硬拒掉1.7万临时增项,法院支持。

对方律师庭上憋出一句“行业惯例”,法官直接甩回去“合同约定优先”。

装修这趟浑水,平均增项25%,不是工人坏,是套路更新比iPhone还快。

把上面九条抄进合同,再丢给工长一句话:“按这个来,咱们少废话,多挣钱。

对方要是犹豫,转身就走,市场冷清得很,下一家更听话。

来源:生活小乐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