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一些人在为吴鹏飞和侯元祥鸣冤叫屈,认为他们受到了迫害?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3 21:28 1

摘要:虚假宣传的深度误导,话术设计精准操控情绪。吴鹏飞作为超1500万粉丝的网络大V,并非单纯“喊冤”,而是通过“细节化叙事”构建骗局:他在视频中展示“侯元祥的祖传医书”(实为伪造古籍)、“患者送的锦旗”(多为摆拍),甚至播放“晚期癌症患者口述治愈经历”的片段(后

仍有一些人在为吴鹏飞和侯元祥鸣冤叫屈,认为他们受到了迫害,核心源于以下五点原因,其中关键细节与利益逻辑可进一步拆解补充:

1. 虚假宣传的深度误导,话术设计精准操控情绪。吴鹏飞作为超1500万粉丝的网络大V,并非单纯“喊冤”,而是通过“细节化叙事”构建骗局:他在视频中展示“侯元祥的祖传医书”(实为伪造古籍)、“患者送的锦旗”(多为摆拍),甚至播放“晚期癌症患者口述治愈经历”的片段(后被证实患者并未痊愈,且收了宣传费);更编造“青岛女处长王某,为强占侯元祥的抗癌秘方,先以‘合作开发’名义利诱,被拒后联合市场监管、公安部门,伪造‘假药’证据抓捕侯元祥,还冻结其家人银行账户”的完整故事线,刻意放大“权贵欺压平民”的冲突感,精准戳中部分人对“不公现象”的敏感点,让大量网友产生“侯元祥是被恶意打压的弱者”的共情,忽略故事的真实性漏洞。

2. “中医传承受打压”悲情叙事的煽动,绑定民族情感强化认同。相关人员将侯元祥的案件从“个人非法行医”上升到“中医存亡”的高度:声称侯元祥的药方“不用西药、不做手术,仅靠中药就能治愈肺癌、肝癌”,是“六代中医的智慧结晶”,却因“不符合西医主导的药品标准”,被“崇洋媚外的监管部门”刁难;还散布“西方资本联合西医,故意打压民间中医,垄断抗癌药物市场”的阴谋论,甚至将质疑者扣上“不尊重传统文化”“背叛民族医学”的帽子。这种叙事让部分对中医有深厚情感、担心中医失传的人,即便不了解“药品需经过临床试验验证安全性”等常识,也会出于“保护中医”的民族情感,主动相信侯元祥是“被迫害的中医传人”,进而加入鸣冤队伍。

3. 利益同盟的刻意推动,形成“引流-变现”的联动链条。为侯元祥鸣冤的群体并非“自发同情”,而是存在明确的利益勾结:首先,吴鹏飞通过制作320多期相关视频,话题播放量超10亿次,账号粉丝量增长200多万,广告报价从每条5万涨到15万,直接靠流量获利;其次,邬汝源(自称“曾为多位领导人看病的御医”,实际无任何行医资质)、黎化雨(自称“治愈过1.2万名癌症患者”,被曝光多次卖假药)等伪中医,在自己的短视频账号同步转发侯元祥的“冤案”内容,还互相“背书”——邬汝源称“侯元祥的医术比我还高”,黎化雨则晒出“与侯元祥的合影”,营造“权威中医集体声援”的假象;最后,他们在视频评论区、粉丝群引导网友“关注侯元祥家人的账号,购买‘传承中药’支持中医”,实则将同情者转化为自己的消费者,通过售卖无资质的“保健品”“中药偏方”牟利,形成“造冤-引流-卖货”的完整利益链。

4. 公众科学素养不足的认知偏差,叠加对正规医疗的不信任。部分公众对“癌症治疗”和“药品监管”存在双重认知盲区:一方面,受“偏方治大病”的传统观念影响,轻信“老中医的秘方比医院的化疗、放疗更安全,还能去根”,甚至认为“医院治不好癌症,是因为不想让患者知道偏方”;另一方面,不了解药品上市必须经过“动物实验、临床试验、成分检测、疗效验证”等严格流程,误以为“监管部门要求侯元祥提供药材的成分报告、生产资质”是“故意找茬”,觉得“祖宗传下来的药方,凭什么要给西医审批”。此外,部分人曾因正规医疗费用高、治疗效果未达预期,对医院产生不信任,转而更愿意相信“民间中医低价治癌”的说法,即便看到法院公开的“12名患者证词证实服药后肿瘤增大、出现呕吐便血”“扣押的中药中检测出未标明的西药成分”等铁证,也会以“患者体质不同”“官方数据造假”为由拒绝接受,坚持认为侯元祥是被冤枉的。

5. 网络信息传播的片面性放大,算法与舆论场过滤理性声音。在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下,“冤案”“迫害”“中医反击”等情绪化、冲突性强的内容,更容易获得高流量推荐,而法院的判决书(全文超5万字,包含证据清单、庭审记录)、市场监管部门的调查通报(多为文字版),因内容严肃、阅读门槛高,传播范围仅局限于官方账号和少数理性网友;同时,支持侯元祥的群体形成了封闭的舆论场——在粉丝群、话题超话中,一旦有人质疑“侯元祥的药方是否有效”“吴鹏飞的故事是否真实”,就会被群起围攻,贴上“西医的托”“收了资本钱”的标签,甚至被极力网暴,导致理性声音被压制;更有甚者,将不同观点的网友信息截图扩散,进行人身攻击,形成“敢质疑就会被网暴”的氛围,让更多人不敢发声,最终呈现出“全网都在为侯元祥鸣冤”的虚假景象,进一步误导不了解真相的路人。

来源:怀疑探索者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