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唱风波不到3个月,张碧晨仅剩的体面,被容祖儿狠狠扯下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3 06:43 3

摘要:容祖儿在台上点名《年轮》,像把灯打到人脸上,张碧晨仅剩的体面,当场没了

容祖儿在台上点名《年轮》,像把灯打到人脸上,张碧晨仅剩的体面,当场没了

那天是《你好星期六》的录制,舞台被布置成汪苏泷的“罗曼城”,椅子上都是闪电图案,灯一亮,他先连唱三首,《十万伏特》热力开场,现场呼吸都变急一点

节目组把整场做成了汪苏泷的主场,熟人扎堆,氛围像朋友聚会

李雪琴、徐志胜“650组合”在台下笑得没边,徐佳莹的《行走的鱼》、容祖儿的《就让这大雨全都落下》也被点到,都是他写词作曲、别人开嗓的合作痕迹

真让人倒吸气的是问答环节

主持人抛了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汪苏泷“最爱三首”

照理说,刚刚唱完三首,随便接就过了,可容祖儿在说完《十万伏特》和《行走的鱼》后,突然停住了

何炅在边上轻轻提示《就让这大雨全都落下》,她偏没接

她抬眼稳稳说出《年轮》,场子里那一瞬间像有人悄悄拉低了温度

《年轮》三个字不是普通的歌名,它后面挂着一串余波

此前因为“唯一原唱”还是“双原唱”,舆论吵了好些天,有网红咬定张碧晨是唯一原唱,火苗扑向了汪苏泷,曾经的“OST黄金搭档”也被卷进风眼

网上翻旧账的手一直没停,有人把“天籁之音”的滤镜往下摘,贴上一张张争议标签

最辣的一件,是早些年的生子风波,外界一度把“渣男”标签往华晨宇身上攒,直到这波原唱争议翻转了风向,很多人突然醒悟,原来故事不止一种讲法

这些事按理早应该过去,可舞台是放大镜

容祖儿在这个时间点提《年轮》,在很多人眼里,是明目张胆地给汪苏泷撑腰

镜头扫过去,李雪琴和徐志胜懂似的笑了一下,像是知道台上这句话有点分量

节目播出后,评论区一边夸容祖儿“情商高,胆子也大”,一边就有人替张碧晨捏汗,这一刀下去,确实扎眼

说到底,体面是怎么一点点“掉”的

原唱风波之后,网上风向几乎一面倒,汪苏泷演唱会照旧爆满,一票难求,张碧晨却被指出现门票滞销的情况,这对热门歌手来说是很刺眼的对比

一个月后,两人都去东方风云榜,一个开场一个压轴,一个拿最佳女歌手,一个拿最佳男歌手,奖是都拿了

但全程无对视,座位隔着远,空气里有一层看不见的塑料膜,大家都心照不宣

回到《你好星期六》,这场简直像汪苏泷的“加冕礼”

他不是第一次来这个棚,可这是第一次坐在真正的C位,所有环节向他折叠,所有人衬着他发光

想起他早年参加这个节目前身时,在封面上找不到人,正片里也是“边角料”的感觉,心里不免有点堵

十五年写歌的人,熬过“歌红人不红”,熬过被嘲“网络歌手”,熬到今天站在舞台中心,其实不容易

有人说,娱乐圈有条不成文的规律

“只要你足够红,身边就都是好人”

听起来现实,却也是真相的一面

容祖儿为什么会站在他这边,答案可能很简单

她懂原唱的难,知道作品走出去背后有多少孤零零的夜

她之前就有一次漂亮的化解

当年王鹤棣唱《就让这大雨全都落下》,汪苏泷顺口一句“比原唱还好听”,自己立马反应过来不是原唱,场面险些尴尬,容祖儿没借题发挥,反而把话轻轻接住,帮他把台阶铺稳了

这和后来有人把“原唱”三个字上纲上线,走向对立,形成了鲜明对照

当然,站在台前的人也要知道怎么站

舞台不是法庭,歌单不是证据,歌名一出口,可能就是立场

容祖儿的“贴脸开大”,在我看来更像一种“我就站在朋友身边”的直白表达

她不迂回,也不指名道姓,只把《年轮》放在第三个答案的位置,风向就自己转了半圈

这不靠攻击,靠的是选择

我能理解观众此刻的复杂心情

有人替张碧晨委屈,觉得她这一年以来像在被放大镜下生活;

也有人替汪苏泷舒了口气,觉得总算等来了不被误解的一天

我更关心的是,这些“原唱不原唱”的争执,最后都要落到作品本身

听众买单的,还是那些在地铁里能拽住你衣角的副歌,在夜里能把你拎回现实的一句词

这事也提醒人

体面不是别人给的,是你在每次风波里留下的态度

当争议来时,是把事越闹越大,还是在一个平缓的姿态里让它过去,这一步,决定了后面好几年的人生

张碧晨这次,走成了“两头空”的局面,歌没了热度,口碑也没守住

而汪苏泷,借着作品和舞台把自己举高了一寸,镜头和掌声都转过来了

我愿意相信,音乐终究会回到安静的地方

当灯光散去,谁还在写,谁还在唱,谁还在为一句旋律犯愁,谁就值得再被看到

娱乐圈的风向,来得快去得也快

但创作的耐心,不会骗人

愿下次我们再听到《年轮》,不再是争议里的代号,而是一首老歌,把人带回自己的故事里

来源:潘君影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