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1年9月21日拂晓,福建龙岩县后田村附近的山林中,一位年仅33岁的共产党人倒在血泊中。他就是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委员兼闽西特委书记王涛。在叛徒带路的两百多名敌军袭击下,他身中数弹,仍忍痛指挥战士撤退,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
从湘南学子到闽西英烈,王涛用生命践行了“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鲜血”的誓言。
1941年9月21日拂晓,福建龙岩县后田村附近的山林中,一位年仅33岁的共产党人倒在血泊中。他就是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委员兼闽西特委书记王涛。在叛徒带路的两百多名敌军袭击下,他身中数弹,仍忍痛指挥战士撤退,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
而就在八个月前,这位湖南青年才刚刚告别妻儿,奔赴闽西最艰苦的革命根据地。临行前,他将不到半岁的儿子托付给红军家属抚养,对爱人张子芳说:“革命需要我们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
王涛烈士
王涛,原名祖英,号芷源,又名王作伟,1908年3月21日出生于湖南江华县一个小地主家庭。天资聪颖的他先后就读于县立高等小学和湖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
1925年,在长沙求学期间,王涛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凭借出色的组织能力,他很快担任团支部书记,成为学校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1926年暑假,王涛回到江华,邀集返乡同学在县城开展反帝爱国宣传活动。他们组织学生上街游行,宣传抵制洋货,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湖南江华老图片
1927年,党组织选派王涛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他先学军事,后改学政治。1929年,王涛秘密回国,进入广东东江革命根据地,担任东江共青团特委书记,兼任红军学校教育长、代理校长,为红军培训军事干部。
1930年春,受中共两广省委派遣,王涛以特派员身份帮助整顿中共湘南工作委员会,将工委改建为湘南特委。1931年8月,在湘南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上,王涛当选为特委书记。
面对白色恐怖,王涛沉着应对险情。他曾两次遭敌人追捕,都成功脱险。最惊险的一次,湘南赤色游击队被包围在山头,王涛分析形势后,命令队伍隐蔽,趁敌松懈时选择薄弱地带突围,保全了革命力量。
苏联中山大学老图片
王涛领导湘南特委期间,将湘南游击大队整编为湘南赤色游击队,大力发展游击战争。到1932年春,这支队伍已发展到拥有步枪200余支、机枪两挺的规模,逐一歼灭了宜章赤色区的挨户团和“铲共队”等反动武装。
1933年4月,湘南特委转由中共湘赣省委领导。26日,王涛根据湘赣省委指示召开特委第二次扩大会议,全面总结工作并部署新任务。到1934年7月底,湘南特委已建立起中共耒安永中心县委和五个地下区委,开辟了以株木山为中心、纵横百余里的耒安永边游击区。
王涛曾经战斗过的湘南龙广洞
1934年秋,红一方面军路过宜章时,王涛率领部分游击队随军长征。长征途中,他两次负伤,被调到红四方面军党校任教员。
1935年,为争取张国焘回到党中央正确路线,王涛同一批干部被派到红四方面军工作。1936年11月下旬山城堡大捷后,他率红四方面军党校人员在定边城与中央党校会合。
到达陕北后,王涛在中共中央党校担任军事政治教员,常以自己在长征途中同张国焘分裂主义作斗争的亲身经历教育学员,坚持党中央的正确路线。
红军长征路线图
1937年初,王涛调任中共陕北省委常委兼统战部长,后任陕甘宁边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合作抗日,王涛奉派重返湘南,收集和整编游击队为新四军。
1938年1月,王涛在郴州设立新四军驻湘南办事处,以办事处主任身份开展统战工作。5月,重建中共湘南特委,任书记,同时当选为中共湖南省工委委员。
为改编游击队,王涛与国民党当局谈判。面对对方吞并抗日武装的企图,他严正指出:“国共两党合作,是两党处于平等地位,共同抗日”。经过两天激烈谈判,最终迫使国民党当局接受他的方案。
新四军图标
1940年12月,王涛被任命为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委员兼闽西特委书记。1941年1月中旬,他抵达闽西特委驻地龙岩县后田村。此时正值国民党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变”后,闽西顽固派紧接着发动“闽西事变”,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国民党顽固派杀害王涛(王作伟)的邀功报告
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王涛带领特委机关住山顶,睡草寮,忍受风吹雨淋和蚊虫叮咬。敌人严密封锁导致粮食、药品、食盐等生活必需品极度匮乏,有时一连几天吃不上饭。王涛和战士们采集蘑菇、竹笋、野菜充饥,派人冒险下山筹集物资。
王涛儿子王继涛(中)寻访父亲光輝足迹
尽管自己患有严重胃病,曾两度大出血,王涛却拒绝特殊照顾。有次同志们买鸡蛋给他补身体,他坚持不接受,认为自己不能搞特殊。班长戴炳辉生病时,他一天探望数次,亲自送菜,令戴感动得热泪盈眶。
闽西游击战争老图片
王涛牺牲后,1944年,中共闽西特委决定成立一支以他名字命名的人民武装——“王涛支队”。这支队伍从最初的49人发展到300多人,英勇善战,在闽西大地继续王涛未竟的事业。
王涛烈士证明书
后来,“王涛支队”扩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配合南下大军,解放了粤东和闽西南广大地区。王涛生前播下的革命种子,终于开花结果。
王涛支队革命史迹展馆
王涛烈士的一生虽然短暂,却闪烁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从湘南学子到闽西英烈,他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首位,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从未动摇。
闽西革命烈士陵园
在生命的最后岁月,王涛在闽西极端困难的环境下,依然通过办《团结报》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罪行。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对革命的承诺,直至献出宝贵生命。
王涛妻子张子芳
今天,当我们回顾王涛烈士的一生,不禁为这位年轻革命者的坚定信念和牺牲精神所感动。他从富裕家庭走出,却选择了一条充满荆棘的革命道路;他本可安享太平,却甘愿为理想献出生命。
闽西革命烈士纪念馆
在福建龙岩,王涛牺牲的地方,人们永远铭记着这位年轻的革命者。他用33年的短暂生命,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革命者。
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
来源:红博9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