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故事:李闯王印州遇宝记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2 22:32 1

摘要:崇祯十四年(1641)冬月,豫西南大雪压折枯桑。邓州城西门外的湍河,一夜北风,河面结起半指厚的碎冰,冰下暗流如怒,呜咽作金鼓声。

崇祯十四年(1641)冬月,豫西南大雪压折枯桑。邓州城西门外的湍河,一夜北风,河面结起半指厚的碎冰,冰下暗流如怒,呜咽作金鼓声。

李闯王

柳林渡口,只剩一株老柳,枯皮皴裂,像百岁老人袒露的肋骨。雪光映着残灯,灯下蹲着一位白发艄公,名刘九公,年七十有八,三十年间,以一条破船渡人十万。此刻,他却在渡鬼——

三更时分,上游漂下一片破帆,帆下覆着一具无头尸,双手紧抱一口黑锅,锅沿被血凝成紫斑。刘九公以竹篙拨尸,尸沉,锅却旋转不去,漂在河心,竟不随流而下。

老人心头一凛:禹王锅再现,非吉即凶。

二、闯王营火,梦里铜锅

同一夜,距渡口三十里的林深驿,李自成披一件旧棉袍,坐于营火旁。火舌舔着锅底,锅里煮着麸皮野菜,却冒出扑鼻的粟米香。众军咽涎,李自成以木勺分粥,一勺一人,勺尽锅犹满。

李闯王

偏将谢君友惊问:“元帅,此锅何物?竟能自盈?”

自成笑而不答,只抬头望南。雪幕深处,他仿佛看见一条黑龙腾起,鳞甲皆锅,锅上篆文隐隐:“汤汤洪水,禹铸予形;遇李而显,遇朱而沉。”

自成心中大跳:李者,吾姓;朱者,明室也。天以锅示我,却又不赐我,其意何居?

三、南船北马,雪夜争渡

翌日,闯军拔营南下,欲取邓州,以通襄樊。行至湍河,冰桥未合,十万兵列岸,旌旗冻成铁板。

前军报:“无舟。”

后军报:“无粮。”

自成立马高阜,望河心漩涡,忽见一物黑圆如月,在冰缝里旋转,每转一圈,冰面便裂一寸。

李闯王

刘九公被铁骑押至马前,老人抬眼一看,惊呼:“禹王锅!老朽三十年前曾见其影,今竟破冰出世!”

自成拔剑问故,九公以雪代纸,画锅之状:口径丈二,深八尺,腹藏八卦,耳铸九龙,水不能满,饭不能尽。

自成心动,命十八名“凫卒”凿冰取锅。冰水刺骨,凫卒须发皆白,仍抬锅上岸。锅甫离水,风雪骤止,云开一线,日色如血,照得锅底隐现四字:

“朱李迭兴”。

四、锅里有乾坤,一饭十万兵

锅既登岸,自成命掘灶。土刚挖开,便涌清泉,泉眼成渠,瞬息百桶,桶桶不溢。

三军环立,自成亲解佩刀,投粟三升、盐一握、干姜数片。锅初无声,少顷,咕咚如鼓,香气蒸作白龙,盘旋军阵。

第一勺盛出,仅半碗;第二勺,已满盆;第三勺,竟成山!

士卒列阵而前,各取所需,或捧盔、或以盾,十万众一圈未了,锅内犹“咕咚”作响。

自成忽悟:此锅非赐粮,实试心。遂传令:“敢有藏匿多取者,斩!”

令下,香气顿减,锅沿现一道裂缝,如冷笑。

五、龙渊沉宝,红帛警世

饭毕,自成欲以车载锅。九叩首而锅不动,八马牵而锅如生根。

忽有黑风自锅底旋起,卷起雪尘十丈,风中现一巨影,龙首而鳞身,以尾击锅,锅鸣如钟,腾空三丈,复坠入河心,冰层复合,无痕无迹。

风止,一尺红帛飘落自成矛尖,上书四行,墨犹带血:

“大明腐败气数尽,

尔等到处莫扰民。

宝锅现身乃天意,

岂可一用起贪心。”

自成读罢,汗透重衣,长叹三声,拔剑削去马鬃一缕,投于河中,誓曰:“若违此约,有如此鬃!”

即刻传令:凡义军过州,借民一草,必酬以银;践民一苗,必斩以徇。

令出,雪夜行军,十万众无一人敢拾遗穗。

六、尾声:雪落无声,锅鸣有恨

十年后,自成兵败九宫山,单骑突围,夜过邓州。是时,湍河两岸,新柳如丝,春雨如烟。

刘九公已殁,渡口唯余一孤碑,半没蔓草。自成下马,以手摩碑,忽闻河心“咚”一声,似远钟。

水面漂起一物,正是当年红帛,字已褪为淡粉,惟末行尚隐约可辨:

“禹锅不佑贪,李亦不永年。”

自成抚帛大笑,笑极而涕,拔剑欲斫水,水却裂帛而复合。

遂投剑于河,剑沉,水色如墨。

次日,村民见一瘦马负空鞍,立于渡头,长嘶三声,向南而去,自此无迹。

而禹王锅,每至雪夜,仍于河心旋转,如黑月照古今。

有渔人夜归,常闻水下人语,一曰:“饭熟矣。”

一曰:“朱李俱往矣。”

语罢,风过,万籁俱寂,惟涛声锅影,长与邓州,共守中原一梦。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