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发布授予渝检护“未”团队代表“时代楷模”称号,并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时代楷模”发布仪式节目,集中宣传了他们的先进事迹。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精神引领作用,鸠江区检察院结合实际,组织全体干警认真进行收看、学习,并通过座谈讨论、体会交流等
近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发布授予渝检护“未”团队代表“时代楷模”称号,并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时代楷模”发布仪式节目,集中宣传了他们的先进事迹。
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精神引领作用,鸠江区检察院结合实际,组织全体干警认真进行收看、学习,并通过座谈讨论、体会交流等形式,广泛开展学习讨论活动,迅速掀起了向“时代楷模”渝检护“未”团队代表学习的热潮,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
渝检护“未”团队用21年如一日坚守初心,用“破局的魄力、司法的温度、协同的智慧”,谱写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动人篇章。作为一名基层检察院的检察官助理,我深受触动,从中获得了宝贵的工作启示。
司法不仅有尺度,也要有温度。渝检护“未”团队代表推动建立了全国首个省级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让受侵害的未成年人能够在温馨、私密的环境中一次性完成所有必要程序。他们还搭建了全国首个省级教职员工入职查询平台,为未成年人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门”。
渝检护“未”团队代表所展现的人文关怀、创新精神、系统思维,正是新时代检察工作需要的宝贵品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之为榜样,把“德法相伴”的理念融入司法实践,在个案中体现司法温度,在创新中提升保护实效。
“时代楷模”渝检护“未”团队的先进事迹,为我这个新人点亮了成长的明灯。
在能动履职上,他们的主动作为让我深受触动,不仅满足于办完结案,而是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这让我明白,能动履职不是口号,要体现在具体行动。今后,我在协助办理案件时,也要有主动作为的意识,在办案实践中一步步提升自己的本领。团队在综合履职上的协同思维,更让我开阔了视野。他们联合 1600 名志愿者构建保护网络,真正实现了“办案 + 救助 + 预防”的融合。这提醒我,要多向前辈请教跨部门协作的技巧,学习如何精准传递案件关键信息、高效推进协作事项。
渝检护“未”团队用 21 年的坚守证明,未检工作不仅是办理案件,更是守护一个个家庭的希望、守护社会的未来。今后,我会用细心、耐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件小事,让司法温度传递到每一个涉案人心中,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办好每一个案件。
观看了央视关于重庆检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队被授予“时代楷模”专题报道,我内心深受触动。21年的坚守,500多名检察官接力,重庆未检人和孩子们的故事展现了检察工作的博大情怀与社会担当,为我们青年检察干警树立了光辉榜样。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团队成员梅玫从一场庭审中被告少年的痛悔领悟到“就案办案是不够的”,进而创建“莎姐”青少年维权岗,将工作延伸至犯罪预防和挽救帮教。这种 “我们办的不仅是案子,更是孩子的人生” 的理念,正是检察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对我而言,这次观看更是一次职业教育的洗礼。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时代楷模”为榜样,用心用情办好每一个案件,让法律成为有温度的守护。
“时代楷模”既是对渝检护“未”团队代表二十余载坚守未成年人保护事业的高度赞誉,更标注了一个时代一群人以法为盾、以爱为灯,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精神接力,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法律可以有温度,守护可以更深远。
“当我父母离开无人管教时,你们在哪里?当我被人欺凌无助时,你们又在哪里?”2004年,一名15岁少年在法庭上的含泪质问,成为了重庆检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队起步的原点。也敲醒了迷茫的我,法律不应当是冰冷的条文,而应成为可以俯下身倾听心事、托举希望的温暖力量。
有一种野草,它生于贫瘠之地,却向阳蔓生,其根茎入药,可愈疾疗伤,名唤“莎草”。这是“莎姐”的由来,也是初衷,最后凝聚成驱逐黑暗、照亮未成年人灿烂未来的火种。我们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向榜样看齐,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守护更多人的美好未来而奋斗终身!
见证重庆市人民检察院“渝检护未”工作团队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光荣时刻,作为一名未检部门的检察官助理,我内心深受震撼与感动,亦倍感责任重大。“渝检护未”团队的先进事迹,是对我们所有未检工作者的巨大鼓舞和有力鞭策。它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未检工作是一项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朝阳事业”,不应该只把既定任务当成工作的目标,更应该多想想“莎姐”们的选择。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时代楷模”为标杆,不断汲取榜样力量,用法律做铠甲,用温情做底色,努力做一名有温度、有担当的未检人。愿我手中的点滴努力,也能化作星火,为孩子们的前路点亮一盏灯,守护他们脸上最纯真的笑容。
收看《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聆听渝检护“未”团队代表的事迹,我深受触动。团队代表梅玫、龚珊、唐焕然、吴波、李非白、孙文静、王莉等7名同志,是新时代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杰出代表,他们二十一年如一日,从最初的7人发展为覆盖重庆全市45个维权岗、500多名检察官和1600多名志愿者的强大力量,用法律与温情守护着无数孩子的成长晴空。
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我们办的不仅是案子,更是孩子的人生”的崇高理念。他们不仅依法惩治犯罪,更注重教育、感化、挽救,从源头上保护孩子,生动诠释了司法的温度与力量。我从中深刻体会到,真正的守护是法与情的交融,是专业与奉献的结合。我们应当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德法相伴、倾情守护的精神,共同为守护祖国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
来源:鸠江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