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特斯拉已经向北美正式推送FSD V14.1,这是近一年来首次重大版本更新;同步上市的Model 3/Y标准版却悄悄砍掉基础的辅助驾驶Autosteer功能。一场“自相矛盾”大戏就此展开,FSD 14把接管里程推到200km,却把L2级基础辅助试驾功能锁进
9月,特斯拉已经向北美正式推送FSD V14.1,这是近一年来首次重大版本更新;同步上市的Model 3/Y标准版却悄悄砍掉基础的辅助驾驶Autosteer功能。一场“自相矛盾”大戏就此展开,FSD 14把接管里程推到200km,却把L2级基础辅助试驾功能锁进付费包。
特斯拉向北美推送的FSD v14.1,是近一年来首次重大版本更新。新版本用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重构了感知-决策链路,平均接管里程从160公里提升到200公里,雨雾、逆光、隧道等复杂场景的识别准确率提升超过3成。官方强调,FSD(Supervised)仍需驾驶员监督,但功能边界已覆盖自动起步、变道、分叉选择、左右转弯及自动泊车,距离L3仅差“责任移交”一层窗户纸。
更实用的是,FSD v14.1把“驾驶性格”做成UI:中控新增“龟-兔”三档速度模式,用户可在行驶中用滚轮实时切换激进程度;导航终点前300米弹出“到达选项”,用滚轮即可选择进入哪条车道,避免“最后一公里”乱并线。这些细节让FSD第一次有了“产品级”体验,而不再是Demo级炫技。
与FSD 14高调推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Model 3/Y标准版的“静默减配”。新车售价分别下调约5000美元,但配置单里一整行“Autosteer(自动辅助转向)”被直接删除,车道保持、交通感知巡航(TACC)同步被砍,仅剩普通定速巡航;EPA续航从358英里降至321英里,电池容量未减,软件锁电所致。这是特斯拉首次在“驾驶自动化”层面动刀,把L2级功能回退到L0,用户手册中也不再出现“辅助转向”字样。
北美车主论坛瞬间炸锅:“26万买的车,连车道保持都没有?”特斯拉客服回应:如需Autosteer,请选FSD套件或购买Enhanced Autopilot,售价分别为6000美元和3000美元。一句话,基础智驾也要付费了,L0成为价格敏感者的“默认选项”。
表面上看,砍掉Autosteer是为了降本,实际情况却是硬件预埋不变:8颗摄像头、1颗4D毫米波、Orin芯片全部标配,成本早已锁定;通过OTA屏蔽L2功能,相当于把一次性收费变成“付费解锁”,边际成本为零。若北美100万辆标准版中有30%用户付费解锁Enhanced Autopilot,特斯拉可新增9亿美元软件收入,毛利率超70%。
更深层的是用户分层:价格敏感者留在L0,技术爱好者被导向FSD订阅(199美元/月)。特斯拉用“软件降级”筛选出高付费意愿人群,把“硬件一次性”变成“软件持续性”,在北美率先跑通“订阅式智驾”商业闭环。
2024年起,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对L2级辅助驾驶展开密集调查,要求车企提交“接管次数、误触发率、事故报告”。特斯拉此时把标准版回退到L0,恰好避开监管红线:L0级功能不属于“驾驶自动化”,无需向NHTSA提交详细数据;FSD仍属L2,但用户需明确勾选“监督驾驶”,责任仍在驾驶员。
换言之,特斯拉用“软件分级”完成了一次合规套利:L0车型无需面对监管细节,FSD车型继续收集数据,为日后L3准入铺路。这种“功能降级”策略,比“硬件减配”更聪明,也更符合软件定义汽车的趋势。
北美社交媒体出现两极反应:吐槽派认为“26万买的车连车道保持都没有,特斯拉越来越抠”;真香派则认为“FSD 14太香,标准版就当买硬件,以后按月订阅更灵活”。调研机构Tesla North抽样显示:67%标准版用户表示“不会付费解锁Autosteer”,认为L0足够;23%用户计划购买Enhanced Autopilot,愿意花3000美元;10%用户直接订阅FSD,月付199美元。
这意味着,特斯拉用“功能分级”完成用户分层:让价格敏感者安心开L0,让技术爱好者走向订阅,实现“同一硬件,两种现金流”。
特斯拉已在中国推送FSD Beta,但功能仅限高速场景。此次“软件锁L2”给国内车企三点启示:功能分级——可把L2拆成“基础包+高阶包”,避免“一次性收费”天花板;订阅变现——城市NOA、自动泊车、大灯动画皆可按月订阅,把硬件成本转化为持续现金流;监管适配——L0级功能无需向工信部提交详细数据,有利于快速迭代。
当FSD 14明年入华,国内车企若仍坚持“L2全系标配”,将面临“功能同质化+价格内卷”双重挤压。特斯拉用“软件锁”告诉市场:智驾也可以“分层付费”,而且比卖车更赚钱。谁能率先把OTA做成“用户钱包”,谁就能在“万元级城市NOA”大战中活下来。
FSD 14用纯视觉+端到端把接管里程推到200km,是特斯拉的技术秀肌肉;标准版砍掉Autosteer,把L2做成付费解锁,是其商业秀智商。当硬件成本趋于透明,软件分级才是利润蓝海。特斯拉用“软件锁”告诉市场:智驾也可以订阅,而且比卖车更赚钱。谁能把OTA做成用户钱包,谁就能在城市NOA万元大战中活下来。
来源:Terry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