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型血活该被开除?大阪一家公司真这么干了,2023年法院判它赔到哭。我听完只想翻白眼:都2024了,还有人把红细胞当星座使。事情简单到离谱。求职的小伙叫佐藤,面试一路绿灯,最后HR问血型,他说B。对方当场变脸:B型自由散漫,怕拖团队后腿。佐藤把录音一甩,法院直
B型血活该被开除?
大阪一家公司真这么干了,2023年法院判它赔到哭。
我听完只想翻白眼:都2024了,还有人把红细胞当星座使。
事情简单到离谱。
求职的小伙叫佐藤,面试一路绿灯,最后HR问血型,他说B。
对方当场变脸:B型自由散漫,怕拖团队后腿。
佐藤把录音一甩,法院直接判歧视,企业社媒秒变道歉大会。
热搜底下最高赞评论只有一句:原来我四年大学,输给一条抗原。
别笑日本疯,咱们这边也一个味。
上周我刷小红书,一条“AB型女生别嫁O型”的帖子点赞破十万。
评论区全是现身说法:
“我妈O型,我爸AB型,俩人吵了半辈子,准!
”
我留言问样本量,秒被拉黑。
那一刻我懂了,大家要的不是真相,是抱团吐槽的爽感。
科学界早把这事锤成渣。
东京大学抽了十万份DNA,结论白纸黑字:
决定血型的那段基因,跟性格半毛钱关系没有。
韩国学者更损,找来同卵双胞胎,一个A一个O,俩人一样皮。
论文标题只有一句:如果血型有用,双胞胎该分屏出现才对。
可数据拦不住生意。
日本电视台照样拍《B型男友改造计划》,
广告商推“血型饮料”:A型喝静心安神,B型喝野性释放,
一瓶加价两百日元,便利店补货三次。
我买过一瓶,味道像兑水可乐,喝完依旧写稿拖到凌晨三点,
“野性”连个影子都没见。
为什么戒不掉?
一句话:贴标签太省脑子。
人事部每天筛五百份简历,看血型只要两秒,
比读性格报告省事一百倍。
年轻人混星座混MBTI,再加个血型,四字母两数字一秒报人设,
自我介绍都省了。
我试过在饭局说“我是INTJ-A型”,对方立刻点头:
“难怪你不合群。
”
我明明只是那天没洗头不想说话。
更扎心的是,在集体主义里,差异需要安全借口。
日本前辈爱说“他B型嘛”,翻译过来就是“这人怪得不怪我”。
中国家长也爱用“孩子O型,粗心正常”,
给自己教育失败找台阶。
血型成了万能挡箭牌,谁认真谁尴尬。
所以别再问“到底准不准”。
它根本不是科学问题,是社交润滑剂,
跟“吃了吗”一个性质,图个轻松。
真想了解自己,花二十分钟做套大五人格,
比背血型口诀有用得多。
实在忍不住贴标签,记住一句话就行:
红细胞只管输血,不管输人生。
把命运交给抗原,还不如早睡两小时来得实在。
来源:爆头阁vq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