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女博士”说的股市15字口诀真能少交80%学费?看完这3点再信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6 17:10 1

摘要:最近刷到个视频,有人自称“北大女博士”,说用15字口诀能看透股市骗局,还喊“学会少亏几十万”。点进去一看,评论区一堆人喊“跪求口诀”,也有老股民冷笑:“又要割新韭菜?”

最近刷到个视频,有人自称“北大女博士”,说用15字口诀能看透股市骗局,还喊“学会少亏几十万”。点进去一看,评论区一堆人喊“跪求口诀”,也有老股民冷笑:“又要割新韭菜?”

咱先不扯“北大”光环,先想个问题:为啥每年那么多新股民进场,最后大多亏钱?说白了,股市里“骗局”和“陷阱”从来不是新鲜事,只是换了马甲反复坑人。

一、股市骗局,专戳人性的“软肋”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

加了个“炒股群”,老师天天晒盈利截图,说“跟上节奏一周翻倍”,结果跟着买就跌停;

收到陌生短信,说“内部消息,某股票明天涨停”,信了后高位接盘;

下载个“炒股神器”,说要先交会员费,充了钱发现软件里的“走势”全是假的……

这些骗局本质就一个:利用你想“赚快钱、躺着赚”的贪心。股市里没有稳赚不赔的买卖,“内幕消息”“大师带飞”都是骗子包装的噱头。就像菜市场大妈都知道“低买高卖”,真要做到的没几个——骗局不过是把你人性里的“懒、贪、怕”拿捏得死死的。

二、“15字口诀”是啥?别被“神秘感”忽悠了

网上流传的“15字口诀”,版本不少,但核心逻辑逃不出这几点(咱假设常见的版本分析):

比如“不熟不做,闲钱投资,止损止盈”——这话听着像废话?但90%的新股民根本做不到。

“不熟不做”:买股票前连公司是干啥的、财报咋样都不查,就因为“朋友推荐”“直播间喊单”,这不就是闭着眼跳坑?

“闲钱投资”:拿买房首付、看病钱去炒股,亏了能不慌?心态一崩就乱操作,越亏越狠;

“止损止盈”:赚点就跑(本来能赚1万,结果赚500就卖),亏了死扛(从亏10%到亏50%还不割),最后越套越深。

这些哪是“口诀”?明明是投资的基本常识!可就是这些常识,很多人炒了几年股都没搞明白。

三、“北大博士”光环背后,更要警惕“权威迷信”

说个扎心事实:股市里从没有“学历=赚钱”的公式。当年某知名财经教授重仓押注某股票,结果腰斩;国外名校金融博士做基金经理,也有巨亏跑路的情况。

为啥大家容易被“北大”“博士”唬住?因为潜意识觉得“高学历=专业=不会错”。但股市是最残酷的战场,就算你是清华北大毕业,不懂风险控制、不研究行业,照样被收割。

举个简单例子:就算你知道“15字口诀”,但遇到“老师”私信你“这只票明天必涨”,你信不信?要是信了,口诀就白学——骗局的套路永远比“口诀”更新得快。

四、普通投资者,该咋“避坑+赚钱”?

别指望靠一句口诀躺赚,真想在股市活下来,得做这3件事:

先学“防骗本能”:但凡有人跟你说“保证赚钱”“内部消息”,直接拉黑。记住:股市里只有“风险”和“机会”,没有“稳赚”。

花时间研究,别偷懒:哪怕买个低价股,也得看看公司是干啥的、行业有没有前景。推荐从行业龙头开始研究,比如消费、科技、医药这些大赛道的龙头股财报,先看懂再动手。

用小钱练手,建立规则:先用模拟盘练3个月,熟悉交易流程;真金白银进场后,定好“每次最多亏多少”“赚多少止盈”,比如亏5%就割肉,赚10%就落袋,纪律比技术重要。

最后说句实在话:“北大女博士”的口诀,听听就行,别当圣经。股市里最值钱的不是“谁说的”,而是你自己有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是连“不熟不做”都做不到,给你100个“15字口诀”也白搭。

来源:水里悠然的水波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