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3日,央视CCTV-7国防军事早报播出画面:东海舰队071型两栖船坞登陆舰“四明山”舰官兵送国庆祝福时,舰首主炮后方带着卵形保护罩的装置,正是9月3日阅兵式上惊艳全场的“燎原-1”舰载激光武器。官方公布的画面证实了猜测,中国海军首艘激光战舰从传闻变为现实
10月3日,央视CCTV-7国防军事早报播出画面:东海舰队071型两栖船坞登陆舰“四明山”舰官兵送国庆祝福时,舰首主炮后方带着卵形保护罩的装置,正是9月3日阅兵式上惊艳全场的“燎原-1”舰载激光武器。官方公布的画面证实了猜测,中国海军首艘激光战舰从传闻变为现实,名为“燎原”的激光系统恰如其名,预示着中国定向能武器发展的燎原之势。
四明山舰作为071型第七艘舰,2020年入列东海舰队,满载排水量超两万吨,可一次性投送一个加强营的兵力装备。但这把“登陆利刃”曾长期面临自卫火力不足的短板,改装前仅配备4座AK-630近防炮和726干扰弹发射系统。要知道,已普遍换装1130近防炮的054A型护卫舰,其近防炮射速可达每分钟1万发,能击落速度4马赫的导弹,命中率达96%,而AK-630的性能与之相差甚远,这让071型舰被军迷调侃为“大块头没拳头”。如今激光武器的加装彻底改写局面,那个带“金钟罩”的装置是燎原-1的防护罩,能抵御海上盐雾侵蚀,彰显出实用化设计的细致考量。
燎原-1的命名源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与激光武器高能、迅速的特点高度契合。阅兵式上其运载车的庞大底盘和复杂散热结构已引发关注,与国际防务展亮相的50千瓦级LW-60激光系统相比,燎原-1体积明显更大,西方专家推测其功率达200-300千瓦。这一功率远超美军现役“太阳神”激光武器——后者目前实际功率仅60千瓦,150千瓦版本仍在计划中,且在2024年测试中仅能击落单架无人机。功率优势赋予燎原-1更强作战能力,不仅可致盲无人机光电设备,还能直接烧毁目标,甚至拦截巡航导弹。激光武器以光速打击几乎零延迟,单次拦截成本仅约1美元,相比动辄百万美元的传统防空导弹,彻底破解了“百万美元导弹打几百美元无人机”的成本困境。
燎原-1登舰正是应对挑战的中国方案:两栖登陆作战中,071型舰靠近海岸时易遭“低慢小”目标袭击,驱护舰的红旗-9、红旗-16导弹虽先进,用来打廉价无人机既不经济也难抗饱和攻击。而燎原-1的光速攻击、低成本特性恰好克制无人机蜂群,作为“最后防线”,它既能自保,又能减轻编队防空压力,让驱护舰专注区域防空。选择071型舰作为首装平台,是海军的前瞻性布局,两万吨级舰体提供了充足空间与电力支持,这与美军在两栖舰测试激光武器的思路一致,但中国实现了更高功率的突破。
四明山舰只是开始。按中国军工“试验成熟就批量改”的惯例,其余071型舰或将陆续装备燎原-1。更值得关注的是,阅兵式同步展示的车载版燎原-1,未来部署民用滚装船可快速形成“光之护盾”。从全局看,燎原-1上舰标志中国在定向能武器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中美发展逻辑截然不同:美国倾向模块化渐进路线,耗资60亿美元却难获实用装备,而中国实现了高功率实用化突破,此前出口沙特的“寂静狩猎者”激光武器已在实战中击落13架无人机。
中国激光武器的快速发展,源于综合国力的坚实支撑。三安光电等企业已实现氮化镓射频芯片规模化生产,良率从30%提升至85%以上;英诺赛科更是成为全球氮化镓功率半导体市场领头羊,掌握8英寸晶圆量产技术。这些基础领域的突破,为高端武器研发提供了沃土。
回首历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革命道路的智慧之光。今天,“光之利刃”守护海疆,中国激光武器正由星火渐成燎原之势。这束光照亮的不仅是战舰防御前沿,更是科技兴军的坚实道路。
来源:白杨观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