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一部春节档上映过的电影,在央视六套重播时能掀起比新片还猛的热潮?徐克执导、肖战主演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就是这样的“黑马”——10月3日晚黄金时段首播,实时收视峰值直接飙到2.4173%,市占率冲到14.63%,稳稳坐上全频道同时段第一的宝座。要
谁能想到,一部春节档上映过的电影,在央视六套重播时能掀起比新片还猛的热潮?徐克执导、肖战主演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就是这样的“黑马”——10月3日晚黄金时段首播,实时收视峰值直接飙到2.4173%,市占率冲到14.63%,稳稳坐上全频道同时段第一的宝座。要知道这可是在WTT国际赛事和热门谍战剧的夹击下取得的成绩,比不少砸了三十亿成本却悄无声息的大片热闹多了。
这组数据有多能打?换算下来,全国每40个人里就有1个在看郭靖喊“蓉儿”,近15%的开机电视都锁定了这个频道。更意外的是,电影频道的官方直播间里,累计观看人次高达5402万,新增观众超244万,评论区里老中青观众挤在一起刷“靖哥哥来了”,比很多新片的首映礼还热闹。要知道有些号称“百亿制作”的大片,全国院线观影人次都未必能破千万,而这部《射雕》光是电视端和直播间的受众就多到数不清。
能打赢这场“收视仗”,肖战演的郭靖绝对是关键。过去不少版本的郭靖总逃不开“木讷”标签,可肖战版的郭靖却让人眼前一亮——既有草原少年的质朴,说“我答应过师父要守襄阳”时眼眶泛红的模样能戳中人心,又有面对千军万马的英雄气概,降龙十八掌的打戏看得人热血沸腾。 为了这个角色,他闭关三个月练武术、学北方口音,一个眼神戏反复NG二十多次,连徐克都夸这是“最完美的郭靖”。 这种“把自己活成角色”的诚意,可比靠特效堆出来的场面更能打动观众。
当然,光有好演员不够,经典IP的底子才是硬道理。金庸笔下“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内核,在这部电影里被狠狠唤醒了。年轻时看射雕,追的是黄蓉的机灵和江湖奇遇;现在再看,郭靖守襄阳的坚定、面对家国大义的抉择,反倒成了最戳人的点。有观众说“小时候看的是故事,现在看的是人生”,还有人直接建议把片子纳入爱国主义教育片。这种跨越年龄的共鸣,是那些只靠特效撑场面的高成本电影永远学不会的。
收视爆火后,线上更是掀起了“射雕文艺复兴”。抖音上“肖战郭靖眼神杀”播放量破亿,B站里《射雕》和《甄嬛传》的联动二创瞬间十万加,微博热搜天天被“射雕破圈”“肖战演技封神”霸占。连书店里的《射雕英雄传》小说都卖断了货,武术培训班报名的人多了一倍,连小学生作文都开始写《如果我是郭靖》。这哪是一部电影的热度,简直是一场全民武侠情怀的大爆发。
其实仔细想想,它能打败三十亿大片的秘密很简单:高成本堆不出真感情,大场面换不来深共鸣。那些号称“天价制作”的电影,往往把钱砸在了流量明星和特效上,却忘了观众最想看的是好故事、真情感。而《射雕》靠的是徐克的武侠美学、肖战的用心演绎,还有金庸先生留下的精神内核,三者凑在一起,就成了能让观众主动守在电视前的理由。
现在再看央视六套发的那封收视喜报——作为2025年唯一的收视战报,这不仅是给电影的肯定,更是给所有创作者的提醒:真正的爆款从不需要靠成本“撑场面”,能住进观众心里的作品,才是永远的“收视冠军”。
原创作品,禁止抄袭;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来源:足智多谋圆月Y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