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5 09:31 1

摘要:最近我们班开展了一场红色主题班会,这场班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班会上,我给孩子们讲述红军长征故事,还播放了相关的视频。讲完之后,我让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本以为会冷场,没想到孩子们积极踊跃。有个孩子说红军战士们平等互助,让他觉得特别温暖;还有孩子提到红军集体荣

最近我们班开展了一场红色主题班会,这场班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班会上,我给孩子们讲述红军长征故事,还播放了相关的视频。讲完之后,我让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本以为会冷场,没想到孩子们积极踊跃。有个孩子说红军战士们平等互助,让他觉得特别温暖;还有孩子提到红军集体荣誉感强,大家为了共同目标努力,他很向往那样的集体。看着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我心里就琢磨开了:为啥孩子们这么喜欢红军的教育方式呢?

从儿童心理需求的角度去探究,就能发现一些原因。孩子们对平等和荣誉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在平时的教学里,我察觉到五年级的孩子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他们特别渴望被尊重和平等对待。就像皮亚杰说的,这个阶段的孩子对平等概念的理解更深入了,不再只看表面的公平,而是追求真正的平等互动。比如在小组活动中,如果有同学被特殊对待,他们会觉得不公平。同时,孩子们也特别想获得成就感,集体荣誉对他们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就拿班级篮球赛来说,大家齐心协力赢了比赛,那种集体荣誉感能让他们开心好一阵子。

既然了解了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再看看红军教育,会发现它有平等互动、集体荣誉、奖惩分明的特点,恰好契合了孩子们的心理机制。红军内部平等互动,战士们不论职位高低,都相互尊重、互帮互助。这就好比我们的班级,大家都是班级的小主人,没有高低之分。我在班级推行“值日班长”制度,每个同学都有机会管理班级,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集体荣誉方面,红军为了革命胜利这个共同目标,团结一心。在班级里,我们设立了“班级积分银行”,每个小组共同努力获得积分,积分高的小组可以得到奖励。孩子们为了小组荣誉,都特别积极。奖惩分明也是红军教育的重要特点,做得好有奖励,违反纪律要受罚。我在班级也有类似的做法,设立“荣誉勋章墙”,表现好的同学可以得到勋章,挂在墙上展示;违反纪律的同学,会有相应的惩罚,比如减少玩耍时间。

在新时代的教育场景下,怎么把红色精神转化为孩子们能感知的行为准则呢?我觉得可以用一些具象化的手段,像角色扮演、故事教学、团队任务。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我让孩子们扮演红军战士,体验他们的生活和战斗。孩子们穿上红军服装,模拟战斗场景,特别投入。故事教学也很有效,我经常给孩子们讲红军故事,像《金色的鱼钩》《倔强的小红军》,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从中学习到红军的品质。团队任务能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我组织“小红军成长营”活动,让孩子们分组完成任务,比如寻找红色足迹、制作红色手抄报。

红色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还需要家校协同。那么在家校协同方面,我有自己的实践路径。首先是教师示范,我在学校以身作则,用红军精神要求自己,平等对待每个孩子,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家长配合也很重要,我建议家长在家里开展“红色故事晚餐时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红军故事。还可以有“周末任务挑战赛”,让孩子完成一些有意义的任务,像帮助邻居、参加公益活动。社会资源整合也不能少,我带孩子们参观红色纪念馆、烈士陵园,让他们亲身感受红色文化。

不过,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规避的误区。比如成人化说教,不能给孩子们讲大道理,要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还有形式主义,不能只搞活动,不注重内涵。要让红色精神真正走进孩子们心里,成为他们成长的动力。

来源:生活瞬间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