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月满中秋节,相约非遗馆。10月6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精心策划中秋节主题系列活动,市民游客在馆内体验非遗手工艺体验、观看非遗木偶表演、登上露台共赏团圆月,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度过中秋佳节。在非遗馆过传统节日,已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生活方式。
体验非遗手工艺、观看非遗表演、登上露台赏月
观众在非遗馆共度中秋佳节
月满中秋节,相约非遗馆。10月6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精心策划中秋节主题系列活动,市民游客在馆内体验非遗手工艺体验、观看非遗木偶表演、登上露台共赏团圆月,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度过中秋佳节。在非遗馆过传统节日,已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生活方式。
非遗馆中央大厅,“中秋主题非遗手工艺体验区”成为现场最受观众欢迎的“打卡点”。在“盘扣制作技艺”区域前,非遗传承人端坐台前,细致演示选料、剪样、缠线、打结等工序,观众围坐一旁,亲手尝试制作蕴含中秋特色的金桂盘扣,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在“北京宫灯”区域,月兔造型的花灯吸引了众多亲子家庭驻足参与,家长与孩子默契配合,手持竹篾搭建骨架,再用宣纸细细裱糊,一盏盏亲手制作的花灯承载了对节日的美好祝福。“清苑传统制香技艺”区域香气四溢,馆方特别甄选了含有桂花香料的“木犀香”,引导观众通过研磨、混合香料等步骤,制作专属中秋香包,让大家在袅袅清香中品味传统文化的雅致韵味。
中央大厅全天开展泉州提线木偶表演,让观众大饱眼福。舞台上,传承人指尖轻提细线,木偶灵动演绎出《嫦娥奔月》的经典桥段,随着丝线起落,偶人服饰呈现四季变化,细腻的动作、鲜活的神态,让木偶仿佛拥有生命。
与此同时,馆内常设展览与新增临展也吸引了大批观众。此次新增的“承创共生——安溪藤铁艺术展”“第三届全国高校工艺美术专业优秀毕业作品展”“时代匠心——第七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捐赠作品展”,让观众在参观中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提升参观体验,常设展厅内同步提供公益讲解服务,让参观不仅止于“看见”,更能“读懂”和“理解”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内涵。
为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提升观众参观体验,非遗馆还推出中秋主题任务卡活动。在任务的引导下,观众可深入各展厅探寻中秋主题展品,完成指定展品打卡后,可兑换非遗馆设计的中秋节限定版冰箱贴1枚。该冰箱贴以中秋元素为创作灵感,融入玉兔、桂花等经典元素,兼具审美价值与纪念意义。此外,馆方还准备了中秋限定透卡,观众可通过透卡拍照,记录下自己在非遗馆的中秋专属节日记忆。
当晚,非遗馆将再次开放四层外露台,邀请观众走出展厅,置身奥园夜景之中,共赏中秋花月夜。
来源:京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