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曾任菲律宾海边境司令:詹姆斯·劳伦斯·考夫曼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1 16:20 1

摘要:•他早年在迈阿密斯堡的公立学校就读,后毕业于俄亥俄州代顿市的斯蒂尔高中。之后,考夫曼在宾夕法尼亚州切斯特市的宾夕法尼亚军事学院学习了一年;1904年6月29日,他获得任命,进入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的美国海军学院深造。

•詹姆斯·劳伦斯·考夫曼于1887年4月18日出生在俄亥俄州迈阿密斯堡,父亲是约翰·考夫曼,母亲是劳拉·亨特。

•他早年在迈阿密斯堡的公立学校就读,后毕业于俄亥俄州代顿市的斯蒂尔高中。之后,考夫曼在宾夕法尼亚州切斯特市的宾夕法尼亚军事学院学习了一年;1904年6月29日,他获得任命,进入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的美国海军学院深造。

•在海军学院就读期间,他晋升至海军学员少尉军衔,同学们还给他取了“雷吉”这一昵称。

•1908年6月15日,他获得理学学士学位,随后以准海军军官的身份,先后在太平洋舰队的防护巡洋舰“密尔沃基”号和装甲巡洋舰“田纳西”号上服役。在“田纳西”号服役期间,考夫曼前往菲律宾、中国和日本访问,并于1910年3月返回美国。

•考夫曼被分配至驱逐舰“霍普金斯”号,在哈罗德·加德纳·鲍恩中尉麾下服役。该舰此前因锅炉爆炸,当时正驻泊于马雷岛海军造船厂。根据当时法律规定,需完成两年海上服役方可正式授衔,因此他于1910年6月6日被任命为海军少尉。在“霍普金斯”号完成维修并在预备舰队服役一段时间后,他于1912年11月被任命为该舰舰长。1913年6月6日,考夫曼晋升为海军中尉(初级军衔),并继续指挥该舰,直至1914年1月——当时一名军衔更高的新舰长接任其职务,他则调任该舰执行官。1914年夏季韦拉克鲁斯远征期间,他随“霍普金斯”号参与了墨西哥海域的海军行动,并于同年11月调离该舰。

“霍普金斯”号驱逐舰

•随后,他奉命前往海军学院工程实验站,担任助理主管一职。考夫曼参与了汽油发动机的测试工作,以及航空发展领域的其他实验项目,并于1916年8月29日晋升为海军中尉。1916年11月,他被调至纽约海军造船厂的“得克萨斯”号战列舰,在该舰服役至次年3月,之后又被调往诺福克海军造船厂的接收舰任职。

•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考夫曼被分配至运输舰“特纳多雷斯”号,在该舰首次战时航行中担任执行官,负责运送部队与物资前往欧洲。一个月后,他调离该舰返回美国,并于1917年7月在加利福尼亚州马雷岛海军造船厂出任“雷尼尔”号舰长。“雷尼尔”号最初是一艘民用纵帆船,考夫曼仅指挥该舰一个月,随后便返回马雷岛,参与新服役驱逐舰“考德威尔”号的装备配置工作,当时该舰由拜伦·麦坎德利斯少校指挥。

“特纳多雷斯”号运输舰

•考夫曼在麦坎德利斯麾下担任执行官,再次前往欧洲海域,在爱尔兰昆斯敦海岸参与反潜巡逻任务。1918年1月1日,他被临时晋升为少校,并于同年6月接任驱逐舰“詹金斯”号舰长。考夫曼承担起艰巨且危险的任务,包括在敌方潜艇与水雷密布的海域巡逻,以及为部队与物资运输船队提供护航保护。

•停战协定签署后,考夫曼于1919年3月返回美国,并在费城海军造船厂接管新服役的驱逐舰“巴尼”号的指挥权。他率领该舰随大西洋舰队前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期间见证了奥斯曼帝国的覆灭。之后,考夫曼指挥舰船沿美国大西洋海岸、继而在加勒比海地区执行巡逻巡航任务,直至1921年1月奉命前往华盛顿特区,在海军工程部任职。

•考夫曼在工程部无线电处服役至1923年6月,随后调任美国战斗舰队总司令塞缪尔·罗宾逊海军上将的参谋,担任副官兼旗舰秘书。任职期间,他于1925年6月4日晋升为海军中校。1927年2月,考夫曼调至海军情报局,随后加入美国驻巴西海军使团,负责巴西海军驱逐舰相关事务,直至1931年1月底。

•结束在南美洲的任期后,考夫曼被分配至其一战时期服役过的“得克萨斯”号战列舰,在朱利叶斯·汤森德舰长麾下担任航海长。他参与了舰队对巴拿马运河的访问,并于1931年4月升任该舰执行官。之后,考夫曼随太平洋舰队执行巡逻巡航任务,1933年6月奉命前往罗得岛州纽波特的海军战争学院进修。

•1934年5月毕业后,考夫曼在赫伯特·科克舰长麾下担任纽波特海军基地执行官,直至1936年6月30日。当天他晋升为海军上校,并接管轻巡洋舰“孟菲斯”号的指挥权。他率领该舰前往加勒比海执行友好访问巡航,之后又随太平洋舰队参与行动。

•1938年1月,考夫曼被任命为加利福尼亚州马雷岛海军造船厂厂长,期间负责监督多艘舰船与潜艇的建造及维修工作,包括“富尔顿”号、“金枪鱼”号与“ 古奇昂”号。他在马雷岛任职至1940年1月,随后被任命为驻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的第36驱逐舰中队指挥官。1940年12月,考夫曼调任第7驱逐舰中队指挥官。

“金枪鱼”号潜艇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考夫曼额外兼任大西洋舰队支援部队驱逐舰指挥官一职。1941年3月至9月期间,德军U型潜艇活动频繁,他在此期间负责护送部队与舰船前往纽芬兰和冰岛。

•1941年11月1日,考夫曼晋升为海军少将,并被任命为华盛顿海军总委员会成员。12月7日,即日本偷袭珍珠港仅一天后,他便调离该职位,奉命前往冰岛,负责在哈夫纳夫约杜尔建立冰岛海军作战基地,以防止纳粹德国占领冰岛。

•几天后,他乘坐“阿肯色”号战列舰抵达冰岛,出任该基地司令。当时岸上没有可供他及参谋人员使用的营房,考夫曼便将自己的旗舰转移至“威廉斯堡”号炮舰,为接收舰腾出更多空间,并为陆军港口管理部门提供住宿。1942年5月,名为诺克斯营地的海军设施建成后,他才将参谋人员迁至岸上办公。

•1942年6月,考夫曼调往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担任第七海军军区司令兼墨西哥湾海域边境司令。他负责协调盟军在特定区域打击德国U型潜艇的行动,该区域北起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南至墨西哥海岸,涵盖整个墨西哥湾及其战略入口。他在该职位上任职至1943年2月。

•尽管仍在反潜委员会任职,考夫曼还是于1943年10月奉命前往太平洋战区,在塔拉瓦和随后夸贾林的进攻行动中,以委员会观察员身份隶属于太平洋航空中队。1944年1月,他接管太平洋舰队巡洋舰-驱逐舰部队的指挥权,司令部设在夏威夷,负责确保麾下舰船在训练、战备、纪律和士气方面始终保持良好状态。考夫曼所部为美国第七舰队提供舰船、人员与物资支持。

•考夫曼前往新几内亚霍兰迪亚的司令部,向西南太平洋战区最高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海军部队及第七舰队司令托马斯·金凯德海军上将报到,并接任新成立的菲律宾海域边境司令一职。他协助组建该指挥机构,任务是保卫和保护其管辖区域内的航运安全。1944年10月莱特湾海战初期,考夫曼担任在航高级军官。

考夫曼(左)向儿子德雷珀·考夫曼颁发勋章

•他最初将司令部设在莱特湾,后迁至马尼拉。考夫曼在菲律宾任职至1945年7月,随后奉命返回美国,1945年4月3日被临时晋升为海军中将。

•返回美国后,考夫曼被任命为第四海军军区司令,司令部设在费城海军造船厂。同时,因该任职需求,他恢复为和平时期的海军少将军衔。1949年5月1日,考夫曼以中将军衔退役。

•从海军退役仅一天后,考夫曼便出任杰斐逊医学院与杰斐逊医疗中心院长。他还同时兼任宾夕法尼亚州东部精神病研究所董事会主席,直至1959年6月底始终担任这两个职务。此后,他成为美国红十字会费城中部分会董事会主席。

•考夫曼是一名虔诚的信徒,他协助在费城南部建立了圣三一教堂的传教机构,并发起且持续主持教堂礼拜仪式的周日电台广播——此举主要是为了帮助住院患者及其他无法亲临教堂的人群参与礼拜。后来他迁居华盛顿特区,但于1963年10月21日在马里兰州贝塞斯达海军医院因心脏病发作去世,享年76岁。考夫曼以全军事荣誉安葬于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的美国海军学院公墓。

•詹姆斯·劳伦斯·考夫曼将军曾经获得过海军杰出服务勋章、海军十字勋章以及亚太战役勋章等多项荣誉勋章。

詹姆斯·劳伦斯·考夫曼

来源:渝鲜生大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