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正夸短剧导演:扇向内娱大导的耳光够响吗?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2 23:57 1

摘要:于正一句“短剧导演比内娱大半大导强”,直接把短剧和长剧圈的矛盾摆上了台面。这位以“敢说”闻名的制片人,熬夜追完短剧后直言其运镜、叙事、美学都够水准,唯独妆造不合心意,还精准点出“极致复仇反杀”的爽点——这番评价哪是推荐,分明是戳破了内娱的遮羞布。

于正一句“短剧导演比内娱大半大导强”,直接把短剧和长剧圈的矛盾摆上了台面。这位以“敢说”闻名的制片人,熬夜追完短剧后直言其运镜、叙事、美学都够水准,唯独妆造不合心意,还精准点出“极致复仇反杀”的爽点——这番评价哪是推荐,分明是戳破了内娱的遮羞布。

先看清于正夸的到底是谁。他盛赞的《盛夏芬德拉》,硬是用低成本拍出了电影级质感,运镜跟着剧情走,每一帧都在服务叙事,这正是短剧导演的“生存智慧”。要知道,多数短剧单集成本才5000元,有的剧组5天就能拍完100集,演员日薪不过2000元。在布景靠背景布、道具用塑料花的局限里,能把故事讲得紧凑抓心,把镜头玩出花样,这份功力确实比某些“烧钱亿级却拍得稀烂”的大导实在。

反观内娱长剧圈,早成了“精致的空壳子”。动辄几亿的投资,一半砸在流量明星片酬上,剩下的钱连服化道都做不扎实。古装剧里现代手机乱入,民国剧背景飘着现代广告牌,演员念台词像背书,哭戏挤不出眼泪。更讽刺的是,这些剧的导演还总拿“艺术追求”当遮羞布,拍出来的内容要么拖沓注水,要么逻辑混乱,连基本的叙事都没整明白,比起短剧的“直击要害”差了不止一点。

于正的吐槽里藏着私心吗?还真有。他早就偷偷布局短剧,不仅投资了《吉天照》,还签下大批短剧演员。这次力挺短剧导演,既是认可行业新势力,也是为自己的布局造势。但即便有私心,他说的也是大实话:观众早看够了“高价低质”的套路,反而被短剧的“极致冲突”戳中爽点。就像那部复仇短剧里,双胞胎妹妹手撕恶人的剧情,全程智商在线,比长剧里拖沓几十集的“圣母戏码”解气多了。

不过短剧的短板也被于正说中了。“妆造一般”几乎是行业通病:首富之女穿得像路人,皇后头饰是塑料花,宫廷地毯印着现代商标。这背后是成本掣肘,更是部分从业者“重剧情轻细节”的浮躁心态。但比起长剧“全靠滤镜撑颜值,剧情全靠抄”的硬伤,短剧的缺点更像“穷出来的无奈”,而非“摆烂式敷衍”。

于正这波发声,本质是“市场用脚投票”的缩影。当观众宁愿熬夜追短剧,也不愿倍速看长剧,说明大家要的是“看得进去的故事”,而非“华而不实的包装”。那些嘲笑短剧“土味”的大导们该醒醒了:拿着几十倍的资源,却连短剧导演的“叙事基本功”都比不上,真该脸红。

现在再看“于正力挺短剧”的热搜,根本不是行业互捧。这更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那些“占着资源不干活”的内娱从业者脸上。短剧的崛起不是偶然,是观众对“质价相符”的渴求;于正的敢说也不是炒作,是看透了行业的病灶。

或许不用多久,当短剧攒够钱补上妆造短板,当长剧还在为流量耗钱,攻守之势真要逆转了。你觉得短剧会取代长剧吗?评论区聊聊~

来源:梦城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