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三只印着LV经典Monogram花纹的牛肉饺子端上餐桌,243元的售价瞬间点燃全网——有人调侃“LV又开始抢钱”,更多人却抢着预约。
当三只印着LV经典Monogram花纹的牛肉饺子端上餐桌,243元的售价瞬间点燃全网——有人调侃“LV又开始抢钱”,更多人却抢着预约。
2025年9月末,路易威登首家常设餐厅Le Café Louis Vuitton在首尔江南区清潭洞旗舰店5层开业,融合韩式风味的法式料理、艺术感空间与限量预约机制,让这顿“奢侈晚餐”一席难求。
网友辣评:同样卖“环境+品牌”,LV把价格天花板再往上抬,西贝的48元莜面蒸饺瞬间成了“弟弟”。
下面我们一起拆解LV餐饮的走红逻辑、年轻人买单心理,并对比西贝等“高价争议”案例——
当奢侈品牌开始卖饺子,餐饮的性价比坐标是否被彻底改写?
一、LV根本不是卖三只饺子,243元买的是“社交货币”
1. 拍照即大片
Monogram压纹饺子皮、LV花纹餐盘、旗舰店落地窗与汉江景,让每张照片自带“奢侈滤镜”。
2. 话题即流量
微博话题#LV牛肉饺子243元#阅读量2.3亿,抖音同款视频播放量破千万,平台算法助推“争议高价”。
3. 身份即标签
能约到LV餐厅,等于拿到“奢侈生活入场券”,在社交媒体完成“隐形炫富”。
4. 限时即稀缺
预约秒空、候补排队,饥饿营销强化“错过就不再”心理。
5. 价格即反差
243元即可拥有LV单品,远低于包袋门槛,满足“入门级虚荣”。
6. 文化即融合
韩式牛肉+法式包法+Monogram印花,符合Z世代“混血口味”与猎奇心态。
综上,LV把“吃”变成一场可上传、可炫耀、可讨论的社交事件,牛肉饺子只是载体,真正的馅料是流量与身份符号。
二、为什么是首尔?品牌方算盘与年轻人买单逻辑
闪电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LV将首家常设餐厅选址首尔,并非拍脑袋:
韩国是全球人均奢侈品消费最高国家之一,江南区清潭洞更是“奢侈品宇宙中心”,旗舰店日均客流过万,天然流量池;
首尔年轻人对“融合韩料+法餐”接受度高,社交分享欲强,Instagram同款tag使用量长期居亚洲前列。
品牌方透露,首尔店是“Louis Vuitton Culinary Community”全球计划首站,2026年前将复制到巴黎、纽约、东京,首尔就是试验田。主厨尹太均出身米其林二星,擅长把韩式食材装进法式框架,与LV“本地化+艺术化”策略一拍即合。
243元饺子看似离谱,却远低于一只LV包袋的入门价,用“可负担的奢侈”降低体验门槛,恰好击中20-35岁核心消费群“花小钱打卡大牌”的心理。
饥饿营销加持下,预约秒空、黄牛代订费炒至500元,依旧“一桌难求”。
LV用一顿饭的价钱,把潜在客群请进旗舰店,吃完饺子顺便逛包袋,流量闭环水到渠成。
三、奢侈餐饮“内卷”:下一个跟风的会是谁?
潇湘晨报统计,过去三年LVMH、开云、香奈儿相继开出快闪咖啡、巧克力店、香槟吧,但“常设餐厅”目前只有LV一家。
业内人士分析,奢侈品牌做餐饮,表面是跨界,实则是“低门槛获客+高溢价体验”的精准流量池。
相比动辄数万元的包袋,一顿几百元的饭更容易被社交媒体放大,且能日日翻台。
LV首尔店成功后,预计2026年前将有更多品牌跟进:
香奈儿已在东京测试“Coco Cafe”常设版;
Gucci准备把佛罗伦萨的“Gucci Osteria”开到上海;
就连以“高冷”著称的爱马仕,也被曝在巴黎总部楼下规划全日制餐厅。
奢侈餐饮的竞争,将从“谁更贵”转向“谁更会讲故事”。
对于消费者,花几百元就能打卡顶级IP,性价比远高于买包;对于品牌,一顿饭就是一次“沉浸式广告”,还能收集顾客数据、反哺主业。
奢侈品的下一站,或许是“把生活方式吃进口中”。
四、网友辣评与“预制菜”联想:西贝 vs LV,谁更割韭菜?
LV饺子热搜下,最高赞评论并非“买不起”,而是“明明可以抢钱,却送了3只饺子”。
网友顺势把西贝莜面村、某高端日料拉出来对比:“西贝一份莜面蒸饺48元,LV饺子81元一只,瞬间觉得西贝良心价”“环境+品牌情怀卖高价,LV才是预制菜终极形态”。
调侃背后,是对“高价是否等于高质”的集体审视。
LV方面未公布饺子成本构成,但业内人士估算,Monogram压纹工艺、进口牛肉、旗舰店租金、米其林主厨团队,综合成本约占售价30%-40%,仍保持奢侈级毛利;
而西贝曾被曝部分馅料中央厨房统一配送,成本占比更低。
因此网友戏称:“西贝卖的是环境,LV卖的是Logo,两者都是社交税,只是LV割得更优雅。”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罗永浩也曾直播吐槽“高端日料就是卖灯光和故事”,如今LV把“故事”升级为“艺术沉浸+身份符号”,消费者仍愿排队买单,说明“为情绪价值付费”的市场依旧庞大。
只是,当奢侈餐饮越来越多,年轻人还会不会继续为“看得见、吃得到、拍得出”的Logo埋单?
答案可能要留给下一顿243元的饺子。
五、结语:下一顿奢侈,是饺子还是梦想?
LV用3只饺子告诉市场:奢侈不再局限于衣橱,也可以出现在餐桌。
243元买到的不是牛肉,而是一张可上传、可炫耀、可讨论的“社交入场券”。
当越来越多的品牌把餐厅变成展厅、把菜品做成配件,消费者的“下一顿奢侈”或许不再是填饱肚子,而是填满社交账号的九宫格。
毕竟,饺子会凉,Logo会腻,真正能留住年轻人的,还是那份“我也曾坐在LV窗边,看汉江日落”的回忆——至于这顿回忆值不值243元,市场已经用“秒空”给出了答案。
来源:非常务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