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台风"杜苏芮"过境后的第三天,南角村的海面依然浑浊不堪。林志诚坐在船头,目光像一柄钝刀,缓慢而不容置疑地划过海面上漂浮的塑料袋、碎木板和各种垃圾。
文:清希有话说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大海捞到的东西,能不动就别动。" 林志诚的眼神凝望着那巨大的红色金属体,声音低沉而坚决。
"叔,这不跟捡到钱包一样吗?谁会捡到钱包不看里面有啥?" 阿宝咧嘴笑着,已经掏出手机对准集装箱,"这回我们发了!"
林志诚没有回答,只是摸了摸胸前挂着的那块磨损的玉坠。海风突然变得凄厉,远处传来奇怪的金属撞击声,像是某种预兆。
集装箱的锁扣在阳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
台风"杜苏芮"过境后的第三天,南角村的海面依然浑浊不堪。林志诚坐在船头,目光像一柄钝刀,缓慢而不容置疑地划过海面上漂浮的塑料袋、碎木板和各种垃圾。
这片海他已经看了四十五年,它时而慷慨,时而吝啬,但从未像这次台风过后如此混乱不堪。他的船"福安号"缓缓前行,船尾的马达声在清晨的海面上划出一道单调的底色。
"叔!那边有东西!好大一个!"阿宝站在船尾,手指向远处一个黑影。林志诚转头,眯起眼睛,那个黑影随着波浪起伏,像一头搁浅的鲸鱼。他握紧了舵,朝那个方向驶去。
阿宝兴奋地从裤兜里掏出手机,打开了他那个有三万粉丝的抖音账号"阿宝出海记"。"兄弟们,台风过后我跟我叔又出海啦,这次好像有大发现!看那是啥?"他把手机转向远处的黑影,语气夸张地说道。林志诚皱了皱眉,但没有出声阻止。自从阿宝从广州回来说要当"渔民网红",他就懒得管这些事了。
船靠近了那个黑影,林志诚的瞳孔微微收缩——一个集装箱,红色的,侧面有些字母已经被海水腐蚀得模糊不清。它有一半浸在水中,随着波浪起伏,发出"咚咚"的闷响。
"我的天!集装箱!"阿宝叫道,声音因兴奋而拔高,"叔,这下发财了!"
林志诚没有立即回应。他看着这个庞然大物,神色复杂。在他的捕鱼生涯中,见过不少海上漂来的东西——破渔网、救生圈、甚至一次完整的小木船。但集装箱,这还是第一次。他知道台风会把远洋货轮上的集装箱吹落,有时这些铁盒子会漂流几千公里。它们就像大海的玩具,被随意抛弃,又被随意送到某个地方。
"拖回去。"林志诚简短地说。
阿宝脸上笑开了花:"对嘛,叔,不能白捡便宜!"他兴奋地继续对着手机说,"兄弟们,我要把这宝贝拖回去,里面说不定是啥好东西呢?点赞关注,咱们接着直播!"
林志诚把船靠近集装箱,让阿宝把钢缆绑在集装箱的挂钩上。他的动作熟练而小心,像对待一条不愿被捕获的大鱼。当钢缆绷紧,集装箱被拖动时,林志诚的目光一直没离开过那个红色的庞然大物。
他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多年与大海打交道,让他对一切异常的东西都心存警惕。海洋是慷慨的,但它的慷慨常常暗藏危机。
船拖着集装箱缓缓靠近南角村的小码头。此时已是上午九点多,阳光照在海面上,形成一片刺眼的反光。码头上三三两两的村民发现了这个不同寻常的景象,纷纷驻足观望。
周婶是第一个迎上来的。她那双永远不会休息的眼睛此刻瞪得溜圆:"老林,你这是捞到啥宝贝了?"她的嗓门足以传遍整个码头,引来更多的围观者。周婶经营村里唯一的杂货铺,消息灵通得像个人肉广播站。
"集装箱,台风刮来的。"林志诚简短回答,手上系缆绳的动作没有停。
"集装箱?里面装的啥?"周婶步步紧逼,眼中闪烁着探究的光芒。
阿宝抢着回答:"这不知道呢!还没开呢!"他举起手机,对着码头上聚集的人群,"我在直播呢,兄弟们,我们南角村今天捞到宝贝了!"
人群中,一个身材高大、面容严肃的男人默默注视着这一切。赵涛,33岁,两年前从部队退役回到村里,开了一艘机械化渔船。村里人都知道他在部队里是搞什么特殊工作的,但具体是什么,没人清楚,也没人敢问。赵涛平时话不多,独来独往,唯一的爱好似乎是每天早晨沿着海边跑步。此刻,他的眉头微微皱起,目光锁定在那个红色的集装箱上。
林志诚注意到了赵涛的存在,两人目光在空中短暂相接,又各自移开。他把集装箱固定在码头边,确保它不会被海浪冲走。这时,码头上已经聚集了二三十人,议论声此起彼伏。
"肯定是值钱货!"
"别是走私的吧?"
"老林家这回运气好啊!"
林志诚置若罔闻,检查完绳索后,对阿宝说:"先别动它,回家吃饭。"
阿宝不情愿地跟着林志诚离开,但手机镜头仍不时回转,对准那个红色的集装箱。他的直播间已经聚集了上千观众,弹幕刷得飞快。"快开看看""里面是啥""肯定发财了"……
赵涛在人群散去后,走到集装箱前,绕着它仔细观察。他注意到集装箱上有一些残存的标记,大部分已被海水侵蚀,但仍能辨认出几个英文字母和数字。他掏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然后若有所思地离开了。
中午的太阳炙烤着南角村。林志诚的家是一栋靠海的两层小楼,一楼用于堆放渔具,二楼才是生活区。阿宝住在隔壁,是一间简陋的平房,墙上贴满了他从广州带回来的海报——电影明星、网红、游戏角色,杂乱无章。
午饭是简单的鱼汤和米饭。林志诚一边吃,一边听阿宝滔滔不绝地讲述他的"网红梦"。
"叔,这次我要火了!捞到集装箱,多新鲜啊!我刚才直播都有一万多人看,涨了两千多粉丝!"阿宝兴奋地说,"下午我们去开箱直播,肯定能一炮而红!"
林志诚抬起头,目光平静而坚定:"不开。"
"啊?为啥不开?"阿宝惊讶地问。
"不是我们的东西。"林志诚简短地说。
"海里捞的就是我们的啊!捡到宝了不看看是啥,这不是傻吗?"阿宝不解地说。
林志诚放下碗筷,站起身来:"先放着,等官方来处理。"
阿宝还想争辩,但林志诚已经走出了屋子。他知道叔叔的脾气,一旦决定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但这次,他不打算听从。
下午三点,林志诚到海边修补渔网。他的动作如同他的性格,沉稳而坚韧。海风吹拂着他的脸,带来淡淡的咸味。二十年前,他有过一个儿子,叫小福。十六岁那年,小福执意要跟着出海,遇上了突如其来的风暴。林志诚拼命把儿子往救生圈里推,自己却被巨浪卷入海中。醒来时,他躺在医院里,而小福永远留在了大海的怀抱。从那以后,林志诚的笑容就像潮水退去,再也没有回来过。
码头那边突然传来一阵喧哗。林志诚抬头看去,只见一群人围在集装箱旁,阿宝赫然在中央,手持一把大锤和一根撬棍,正对着集装箱比划。
林志诚丢下渔网,快步走向码头。
"阿宝!住手!"他的声音不大,但足以穿透人群。
阿宝回头,看到林志诚,有些尴尬但又带着倔强:"叔,大家都想看看里面是啥。再说了,这么大个宝贝在这放着,会招惹麻烦的!"
周围的村民纷纷附和:
"就是,早开早知道!"
"万一里面有贵重物品呢?"
"反正是从海里捞的,又不是偷来的!"
林志诚走到集装箱前,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阿宝身上:"不开。"
"为啥不开?"阿宝不甘心地问。
"不是我们的东西。"林志诚重复道。
"那是谁的?"周婶插嘴问道,"海里捞的东西,都是无主之物,谁捞到就是谁的!"
"就是啊,老林,你这人怎么这么死脑筋?"有人在人群中喊道。
林志诚不为所动,站在集装箱前,像一堵无形的墙。阿宝看着叔叔固执的背影,心中既敬佩又不满。他悄悄对周围的人使了个眼色,然后大声说:"好吧,那就先不开!我们回去吧!"
人群发出失望的声音,逐渐散去。林志诚最后看了一眼集装箱,也离开了码头。
夜幕降临,南角村笼罩在一片寂静中。只有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单调而永恒。林志诚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他想起小福出事那天,也是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谁也没想到第二天会有暴风雨袭来。
窗外突然传来细微的声响。林志诚警觉地坐起身,透过窗户向外望去。月光下,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正朝码头方向移动。他认出那是村里的阿昌,一个游手好闲的年轻人,常在村里偷鸡摸狗。
林志诚轻手轻脚地下楼,跟了上去。阿昌径直走向集装箱,手里拿着一个类似撬棍的工具。林志诚站在暗处,默默观察。阿昌在集装箱周围转了一圈,然后开始尝试撬开锁扣。突然,一个浪花打湿了集装箱边缘,海水溅到阿昌身上,他惊叫一声,手中的撬棍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谁?"阿昌惊恐地回头,却没看到任何人。
林志诚站在一根柱子后面,一动不动。阿昌尝试了几次,发现锁扣纹丝不动,最终悻悻离去。林志诚走到集装箱前,检查了一下锁扣,确认没有被撬开,这才返回家中。
第二天早晨,周婶的杂货铺门口聚集了不少村民。她正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她的"众筹分宝计划"。
"咱们每家出一点钱,请个开锁的来开那个集装箱。里面的东西,按出资比例分!"周婶提议道,"万一里面是金条呢?或者名牌包?海外奶粉也行啊!"
村民们议论纷纷,有人热情响应,有人犹豫不决。阿宝站在人群中,心中暗喜。他昨晚在网上发布了"神秘集装箱"的视频,已经获得了十几万的点击量。如果能拍到开箱的过程,那粉丝数量肯定会爆炸性增长。
与此同时,赵涛坐在自己家中,翻阅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代码和数据。他的手指停在一页上,那里记录着"海上物流丢失记录"。其中一条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编号YTH-2023-098,高风险品,不可擅启。"他将这条信息与昨天拍摄的集装箱照片进行比对,眉头越皱越紧。
中午时分,赵涛找到了正在修补渔网的林志诚。
"林叔,那个集装箱,最好别开。"赵涛开门见山地说。
林志诚抬头看了他一眼:"我也是这么想的。"
"我在部队时接触过类似情况。那个集装箱的编号,有可能是一种特殊货物。"赵涛压低声音说,"如果是我猜的那种,一旦开启,可能会有危险。"
林志诚手上的动作停了下来:"什么危险?"
赵涛摇摇头:"具体不清楚,但最好通知海事部门来处理。"
林志诚点点头:"我明天去镇上报告。"
两人没再多说什么。赵涛离开后,林志诚继续他的工作,但心中的不安却如同海浪一般起伏不定。
晚上,林志诚做了一个梦。梦中,他看到儿子小福站在一片迷雾中,身后是那个红色的集装箱。小福对他说:"爸,不要打开,会后悔的。"然后,小福转身走向集装箱,消失在迷雾中。林志诚惊醒过来,额头上布满了冷汗。窗外,海浪的声音似乎比平时更加喧嚣。
第三天早晨,南角村迎来了罕见的大落潮。海水退去,露出了平时被淹没的礁石和沙地。码头边的集装箱也完全显露出来,红色的外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村民们早就聚集在码头上,这次人数更多,几乎有上百人。阿宝架好了手机,开始了他期待已久的直播。
"兄弟们,今天是揭秘日!我们要看看这个神秘集装箱里到底藏着什么!"阿宝对着镜头兴奋地说道。直播间的人数迅速上升,评论区刷得飞快。
林志诚站在人群后方,表情凝重。他本打算今天去镇上报告,但眼下的情况已经不可控制。周婶带头组织了一个"开箱委员会",甚至找来了村里唯一会开锁的王师傅。
"开锁啦!"周婶高声宣布,人群发出一阵欢呼。
王师傅上前检查了集装箱的锁扣,摇摇头:"这锁已经锈得差不多了,用力一撬就开。"
话音刚落,阿宝已经拿起一根铁棍,插入锁扣缝隙用力一撬。"咔嚓"一声,锁扣应声而断。人群再次欢呼。阿宝兴奋地对着直播镜头说:"兄弟们,锁开了!马上揭晓神秘宝藏!"
林志诚快步上前,想要阻止,但已经晚了。阿宝和几个年轻人合力拉开了集装箱的门。一开始,门纹丝不动,似乎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众人使出吃奶的力气,集装箱的门终于打开了一条缝,发出刺耳的"吱呀"声。
箱子被打开的瞬间,众人倒吸一口凉气,一个个瞪圆了眼,僵在原地动弹不得......
一股浓烈的化学气味扑面而来,刺得人眼睛发酸。阿宝本能地后退了一步,但好奇心很快战胜了警惕。他将门拉得更开,手机镜头对准了箱内。
集装箱里一片昏暗,但依稀可见数十个排列整齐的圆柱形容器。这些容器约一米高,半米宽,表面是银灰色的金属,上面贴着橙色的标签,写着一些看不懂的文字和符号。最引人注目的是,每个容器顶部都有一个圆形的玻璃观察窗,里面似乎浸泡着某种物体,在昏暗的光线下若隐若现。
更令人不安的是,其中几个容器已经破损,一种淡绿色的液体从裂缝中流出,在集装箱底部形成了一小滩。
现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呆立在原地,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阿宝的手机直播还在继续,评论区却诡异地停止了滚动,仿佛所有观众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得忘记了打字。
"别碰!所有人后退!"一个严厉的声音打破了寂静。赵涛快步走来,神色凝重。他看了一眼集装箱内部,立刻转身对众人喊道:"立即疏散!这可能是危险物品!"
人群这才如梦初醒,开始骚动。有人惊叫,有人推搡,场面一度混乱。林志诚站在原地,目光落在那些神秘的容器上,心中浮现出儿子在梦中的警告。
赵涛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口罩戴上,又从附近的渔船上找来一件雨衣穿上,简单地武装自己后,小心翼翼地走近集装箱。他用手机的闪光灯照亮内部,仔细观察那些容器上的标签。
"生物样本,极度危险,未经授权不得开启。"赵涛念出标签上的英文,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他继续往里走,查看那些破损的容器。液体已经流了出来,但容器中的"物体"仍然完好地浸泡在剩余的液体中。
赵涛凑近看了一眼,猛地后退,脸上的表情变得极为复杂。他快步走出集装箱,关上门,然后对仍然站在原地的林志诚和阿宝说:"立刻报警,通知海事部门和疾控中心!这是一批科研用的深海生物样本,可能带有传染性!"
阿宝这才反应过来,手忙脚乱地结束直播,拨打了报警电话。林志诚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从集装箱移到了远处的大海,又回到赵涛身上。
"你认出那是什么了?"林志诚低声问。
赵涛摇摇头:"不完全确定,但我在部队时接触过类似的信息。这可能是某研究船上的样本,台风中丢失的。里面的生物来自深海,有些可能带有未知的病菌。"
林志诚没有再问什么,只是点了点头。两人站在码头上,等待着即将到来的风暴——不是来自大海的,而是来自人类社会的。
不到一小时,警方、海事部门和疾控中心的人员就赶到了南角村。他们穿着全套防护装备,封锁了码头区域,开始对集装箱进行专业的检查和处理。村民们被要求回家等待,所有接触过集装箱的人都被登记造册,等待进一步检查。
阿宝的直播视频迅速在网上传播,短短几小时内就有上百万的浏览量。各大媒体开始关注这一事件,有的甚至派出记者赶往南角村,但都被警方拦在了村口设立的检查点外。
林志诚和阿宝,作为最早接触集装箱的人,被带去临时设立的医疗点进行检查。医护人员采集了他们的血样,并进行了初步的身体检查。
"我们会不会生病?"阿宝忐忑地问道,此刻的他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嬉皮笑脸。
医生摇摇头:"目前还不确定,需要等待检测结果。不过根据初步判断,你们接触的时间很短,又没有直接接触内部液体,风险应该不大。"
林志诚沉默地接受检查,神色平静如常。当医生问他有没有不适症状时,他只是简短地回答"没有"。
夜幕降临,南角村变得异常寂静。家家户户的灯亮着,但没有人敢出门。村口拉起了警戒线,有警察和医护人员驻守。村民们通过微信群交流着信息,各种猜测和谣言满天飞。
周婶在群里发言:"听说那箱子里是外星生物!"
"胡说,明明是生化武器!"有人反驳。
"我表弟是海事部门的,他说那是科研船上的深海样本,有剧毒!"另一个人说。
赵涛被留在现场协助调查,因为他的军事背景和对情况的了解。林志诚回到家中,独自坐在窗前,望着远处被探照灯照亮的码头。他想起小福出事那天,也是一片灯火通明,搜救人员彻夜不眠。那时他也是这样坐着,等待着一个永远不会回来的人。
阿宝在自己的小屋里,不停地刷新着手机。他的视频已经有两百多万的浏览量,涨了十万多粉丝。但他没有往日的兴奋,反而感到一丝后怕。那些容器里装的到底是什么?如果真的有危险,他是不是要负责任?
第二天早晨,一支专业的危险品处理团队抵达南角村。他们穿着比前一天更加严密的防护服,开始对集装箱进行系统的检查和取样。过程全程录像,并由多名专家现场指导。
与此同时,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而来。"台风后惊现神秘集装箱""渔村发现深海生物样本""南角村:被隔离的网红疫区"……各种标题吸引了全国的目光。阿宝的视频被各大平台转载,他一夜之间成了"网红",但却是以一种他从未预想过的方式。
中午时分,官方发布了初步调查结果:集装箱确实来自一艘国际海洋研究船,在台风中不幸丢失。里面装的是深海微生物和极端环境病菌样本,用于科学研究。虽然部分样本具有潜在的感染性,但风险已得到控制,村民无需过度恐慌。
这个消息既让人松了一口气,又增添了新的忧虑。南角村被贴上了"疫区"的标签,村民们担心这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和渔业生产。
林志诚被告知,他和阿宝的检测结果都是阴性,没有受到感染。但为了安全起见,所有接触过集装箱的人还需要观察几天。林志诚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有些伤害不是肉眼可见的,也不是医学检测能发现的。
那个红色的集装箱被专业团队封存,准备运往专门的处理设施。赵涛因为及时发现并报告危险,获得了上级的表彰。相比之下,阿宝却因为未经授权直播危险物品,被警方严肃批评教育,他的抖音账号也被短暂禁言。
一周后,南角村解除了隔离。村民们逐渐恢复了正常生活,但每个人心中都留下了这次事件的阴影。海边的渔船重新出海,市场上的叫卖声又回来了,似乎一切如常。
但有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林志诚发现,村里的年轻人看他的眼神多了一分敬重。阿宝不再那么热衷于拍摄夸张的视频,而是开始记录真实的渔村生活。赵涛变得更加融入村里的集体活动,不再是那个独来独往的异类。
一天傍晚,林志诚独自坐在海边的礁石上,望着夕阳下的大海。这片海养育了他,也夺走了他的儿子,如今又送来了一个神秘的"礼物",让整个村子经历了一场风波。
"这海,能给你吃的,也能给你拿命。"林志诚自言自语道,声音被海浪吞没。
赵涛走过来,在他旁边坐下。两人沉默了一会儿,赵涛才开口:"林叔,你当初为什么不想开那个箱子?"
林志诚摸了摸胸前的玉坠——那是小福留下的唯一遗物:"大海的东西,不是随便能拿的。"
赵涛点点头,似乎明白了什么。两人继续沉默地看着夕阳西下,直到最后一抹金色消失在海平线上。
一个月后,南角村在码头边竖起了一块"海上风险警示碑"。那是村委会和海事部门共同出资建造的,上面刻着一句话:
"不明之物,不可贪,不可动。"
落款是南角村全体村民。风雨依旧会来临,大海依旧会带走或送来东西,但这个小渔村已经学会了如何与未知相处。
在警示碑竖起的那天,林志诚又一次梦见了儿子。这次,小福站在阳光下,脸上带着笑容,向他挥手告别。林志诚醒来时,发现自己的脸上有泪水,但心中却前所未有地平静。
台风季节又要来了,南角村的渔民们开始为新一轮的风浪做准备。林志诚和阿宝检查着渔网和船只,赵涛帮村里安装了新的气象预警系统,周婶的杂货铺里多了防灾物资专区。生活继续,如同潮起潮落,周而复续。
那个红色的集装箱早已被运走,但它留下的记忆和教训,将伴随着南角村的每一个人,直到大海的尽头。
来源:阿妞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