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隔壁极氪001刚降6万,小鹏G6优惠2万再送选装,它倒好,反向操作,C11增程版直接涨回原价。
“涨价3000块,订单反而多订了2000台。
”
零跑销售群里,这条消息被截图疯转。
隔壁极氪001刚降6万,小鹏G6优惠2万再送选装,它倒好,反向操作,C11增程版直接涨回原价。
销售顾问原话:“领导说,再等等还能涨。
”——听着像吹牛,可10月销量一出来,72 381辆,同比翻番,啪啪打脸所有看衰的人。
有人把功劳归给Stellantis,说老外撒钱背书,欧洲人要来抢车,产能先锁给中国老铁。
其实压根没那么浪漫,金华工厂夜里十一点还在拉货车,门口炒面摊一天能卖三百份,老板最清楚:卡车司机排队放空挡,就为多运一百台C10。出口故事只是给资本一个体面的说法,真正的底牌是“便宜得离谱,配置还越级”——同价位你能买到8155芯片+2920 mm轴距+增程?
想啥呢。
另一边,比亚迪在30万元以上的池子里撒欢。
仰望U8单月3521辆,均价109.8万,比奔驰GLS销量还高;方程豹豹5首周5000辆,直接把坦克500按在沙地里摩擦。
别以为土豪人傻钱多,越野圈老炮算过账:豹5馈电油耗8升,能加92号粗粮,带三把锁+原地掉头,去豁沙子回来还能接娃,比大排量硬派每年省下一台五菱宏光。
高端化原来可以这么“接地气”,过去新势力讲故事总爱谈“灵魂”,比亚迪直接甩“油钱”——谁跟钱包有仇?
理想这边却有点蔫。
MEGA被提前拖出来救场,城市NOA吹到100城,终端悄悄放优惠,L7 Air直接降2.3万,销售朋友圈文案从“500万以内最好”秒变“限时补贴倒计时”。
原因也简单:问界M9盲订3万,小鹏G9把MAX版价格打到30万以内,华为和宁德时代左右开弓,理想的“家”被抄了。
技术军备竞赛里,增程不再是独门暗器,冰箱彩电大沙发也成了标配,只好回到最原始的武器——降价。
只是这波降价不像年初那么管用,门店客流只多了两成,订单转化却原地踏步,看热闹的人远多于掏钱的。
更微妙的是消费心态。
中汽研数据说,20-30万价位段占比一年里蹿了9个百分点,老百姓买车“够得着的豪华”才是真理。
十年前咬牙买合资,五年前踮脚买特斯拉,如今同预算能摸到8295芯片、800 V、激光雷达,谁还愿为标花冤枉钱?
价格战打到这个段位,降6万只是入场券,真正的杀招是“让你以为自己在薅羊毛”,其实车企依旧含泪赚积分。
零跑敢涨价,不过是把算盘反过来打:你们降吧,我把配置表摊开放桌上,同价位没对手,就赌用户不傻。
供应链也在偷偷洗牌。
宁德时代“神行电池”号称10分钟补能400 km,成本却比三元锂低一成;比亚迪自研芯片装车破200万片,把英飞凌的议价权一点点啃下来;零跑金华工厂产能拉到15万辆/月,工人三班倒,午休时间从40分钟砍到25分钟——别小看这15分钟,一天能多焊200台车身。
技术红利不再停留在PPT,而是化成产线节拍器里“哒哒哒”的螺丝声,谁能把成本再砍3%,谁就有资格在下一轮降价里喘口气。
眼看年底购置税减免要退坡,各家销售顾问话术同步更新:“现在下单立省1万3,错过明年多交税。
”老套路,却百试百灵。
门店DCC把潜客电话打到第六轮,连“车牌号还没摇中”的北漂都不放过——万一指标突然下来,总得先占个优惠名额。
车市像极了一列永不进站的春运高铁,门外人喊“别挤了”,里头人喊“还有空位”,其实车门早已关死,大家只是互相给个心理安慰。
热闹背后,没人敢松气。
今天零跑涨价卖疯,明天比亚迪把海豹DMI降两万,市场立马翻脸;华为一松手,问界M9起步价落到40万以内,理想MEGA就得连夜改PPT。
电池级碳酸锂报价还在15万元/吨上下晃,谁也不敢赌明年是涨是跌,就像老司机跑长途,油表指针刚过一半就开始找服务区——续航显示还有200 km,心里还是发虚。
能确定的是,2024年Q1零跑将第一次装进集装箱漂洋过海,欧洲人会不会为一辆中国增程车掏3万欧元,没人知道答案。
但金华工厂门口炒面摊老板已经准备学两句英语,万一老外司机也来排队,他好招呼:“Hey, beef or egg?” 这大概就是中国汽车最朴实的野心:把面摊开到世界尽头,让所有人吃饱接着跑。
来源:勇者橙子YGH9cc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