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庆第一天,问界M7 2026款就像被按了快进键:早上8点门店卷帘门刚拉起,试驾通道已经排进地下停车场;下午4点,销售顾问的嗓子全哑,只剩手势比划“前面还有38组”。
国庆第一天,问界M7 2026款就像被按了快进键:早上8点门店卷帘门刚拉起,试驾通道已经排进地下停车场;下午4点,销售顾问的嗓子全哑,只剩手势比划“前面还有38组”。
傍晚后台跳出数字——单日8000台大定,相当于每10秒就有人把30万划进鸿蒙智行账户,连财务系统都卡顿了三次。
七天之后,总订单冲到8万,把去年同期的纪录踩成背景板。
有人调侃,这哪是买车,是抢春节火车票,还是自带加速包那种。
可热闹归热闹,真正让同行坐不住的,是鸿蒙智行把“卖车”玩成了“卖菜”——15.98万的尚界H5直接蹲在商超负一层,隔壁就是盒马鲜生;百万级的尊界S800被摆进万象城一楼,和爱马仕当邻居。
价格跨度从买菜代步到财富自由,总有一款戳中你。
更狠的是配套。
这边合同还没打印,那边短信已经推送:专属超充站明年Q4就到楼下,插枪即充,电费自动走支付宝。
充电联盟的人私下透露,鸿蒙跟特来电签了对赌协议——5000座站,少一座,华为自掏腰包补。
意思是,车可以晚点交,桩不能晚一天。
于是有趣的一幕出现了:过去买车,销售拍胸脯保证“续航不虚”;现在销售直接甩一句“桩比你家物业还勤快”,把焦虑按在地上摩擦。
数据也配合演出。
乘联会9月榜单上,鸿蒙智行市占率12.8%,特斯拉11.5%,国产队伍里第一次有人把马斯克拽下王座。
最离谱的是旅行车这个“万年冷门”——享界S9T一周干出1.3万台,直接把细分市场同比拉涨240%,吓得奥迪市场部连夜加开复盘会。
有人把原因归结为“华为光环”,可门店里真实的声音更细碎:
“试驾完M9,我爹说座椅比老A6软,当场掏卡。
”
“销售告诉我,OTA能升到ADS 3.0,等于车越开越新,这谁顶得住。
”
“30万给空气悬架+激光雷达,隔壁宝马连定速巡航都要选装。
”
你看,技术名词听不懂没关系,钱包最诚实。
当然,也不是没有隐忧。
工厂产能爬坡像老牛拉高铁,交付顾问的口头禅从“恭喜提车”变成“耐心等候”;二手平台甚至出现“问界订单黄牛”,加价五千转让排位号。
消费者一边骂娘,一边真香,身体还是诚实地把定金转过去。
说到底,这场国庆狂欢像一面镜子:
照出了国产供应链的底气——芯片、电机、电池全在长三角转圈,成本才能打到别人腰眼;
照出了消费心态的迭代——买车先看“能不能常用常新”,再看“车标能不能唬人”;
也照出了基础设施的暗战——谁掌握充电桩,谁就握住下一轮的“加油站”话语权。
至于那些还在纠结“燃油车更稳”的人,销售顾问一句话就终结话题:“您加油的时候,我们车主已经OTA完,多出了40公里续航。
”
听起来像套路,可数据摆在那儿:8万台订单,12.8%市占率,5000座超充站军令状。
时代真的变了,只是有些人还在后视镜里找风景。
来源:多才豆花GQH3B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