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 | 印电企生存困难,请求自华电力设备进口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4 00:31 4

摘要:因本土煤电设备供应短缺且价格高昂,印煤电行业团体向政府寻求“进口豁免”,希望重启自华进口相关设备。6月3日,印电力生产商协会(Association of Power Producers)致信中央电力局(Central Electrcity Authority

2025年10月2日 总第1056

值日编辑:林熙泇 阿斯兰

审核:石雅风 关云逸

执行主编陈卓

*阅读今日日报,请关注“南亚问题研究小组”微信公众号

2021年10月13日,印度艾哈迈达巴德一家燃煤电厂的冷却塔冒出滚滚浓烟。图源:路透社

路透社9月30日报道,因本土煤电设备供应短缺且价格高昂,印煤电行业团体向政府寻求“进口豁免”,希望重启自华进口相关设备。6月3日,印电力生产商协会(Association of Power Producers)致信中央电力局(Central Electrcity Authority),称当前印多个煤电项目因财务压力无法更新设备、暂停实施,而“印本土供应商无法以有竞争力的价格提供煤电生产设备”正是主因之一。为此,该协会希望政府为煤电生产商提供进口豁免,以确保“2030煤电发展目标”顺利实现。该协会测算,在印现有煤电装机中,约4800万至5000万千瓦使用的是自华进口的煤电设备,这大多是2021年禁令下达前进口的。若批准豁免能够重启自华进口,印煤电成本就有望比当前每1000千瓦1.3亿至1.4亿卢比的价格降低一半左右,这将显著缓解煤电生产商的财务压力。

NEWS

印度股市各行业外资抛售情况。图源:路透社

彭博社、路透社10月1日报道,印股市2025年1月至9月外资流出规模超出预期,恐创下年度外资流出规模新纪录。9月印股市外资流出27亿美元,为连续第三个月外资净流出;2025年1月至9月印股市外资流出规模176亿美元,是除2022年1月至9月后外资流出的最高纪录。分析指出,本轮外资流出核心驱动力不再是短期市场波动,而是国际投资者对印“看空”预期与日俱增,导致短期内印外资流出趋势几乎难以扭转。具体看,2022年1月至9月223亿美元创纪录的外资流出潮主要受俄乌冲突、全球加息、美元升值等外因共同影响,而印度股市在消化上述冲击后迅速反弹,最终将全年外资流出规模缩小至165亿美元。然而,2025年1月至9月的外资流出潮则由特朗普政府对印高额关税、提高H-1B签证费用,以及印经济增长放缓、印企盈利能力下降等直接因素导致,冲击外资对印股市的盈利预期。更为严峻的是,外资流出以及国际市场对印“看空”已波及货币领域。据测算,2025年卢比兑美元汇率已下跌3.6%,至88.8:1,触及历史低点。卢比贬值恐进一步降低印国内资产的吸引力,使印陷入“资金外流-资产贬值”的恶性循环。

NEWS

德国驻印大使菲利普·阿克曼。图源:《印刷报》

《印刷报》9月30日报道,德驻印大使阿克曼(Philipp Ackermann)称,因“中方限制德企在华生产的盾构机对印出口”,相关德企正寻求在印本土投建工厂。阿克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滞留中国海关的最后一台盾构机正发往印度,中方“出于政治原因”,在通关时扣留了德企海瑞克(Herrenknecht)至少三台原定对印出口的盾构机,这“不仅影响德企正常经营,也阻碍印关键基础设施项目推进”。因此,阿克曼称,海瑞克正寻求在印本土投建工厂,以此推动供应链多元化。德印关系快速发展的关键动力之一,正是德国希望减低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风险,希望实施多元化战略。2011年,海瑞克已在东印金奈设立工厂,但其组装的盾构机直径小于广州工厂,以致更大型的盾构机仍需自华进口。阿克曼称,德国也希望在战略层面进一步深化对印度防务合作,加快德蒂森克虏伯海洋系统公司(TKMS)与印马扎冈造船厂(MDL)围绕印“P75(I)型”潜艇项目进行谈判。2019年,该项目批准立项,印拟购买6艘具备AIP功能的潜艇,但至今仍未确定合同。

NEWS

图源:“梦回糊涂”微信公众号

《印度快报》9月30日报道,印军正提高海陆空三军一体化程度,为建设综合战区司令部等奠定基石。目前,印军计划首先组建三军教育军团,并在特里凡得琅(Thiruvananthapuram,空军南部军区司令部)、维沙卡帕特南(Visakhapatnam,海军东部军区司令部)和甘地讷格尔(Gandhinagar,空军西南军区司令部)建立三个联合军事基地。此外,印已在持续推进海陆空三军交叉部署,推动联合后勤建设,进一步协调军方采购、培训、人员配备,为战区化改革做准备。此外,印军正重新设计三军培训课程,扩展三军通信网络,计划持续推进三军人员统一培训,实现无缝通信和数据共享,并进一步加强军区设备和平台标准化,以加强互操作性。然而,消息人士称,三军尚未就改革最核心的综合战区创建方案达成一致(编者注:2023年提出的方案是设置西部、北部和海上三个综合战区,将现有三军的军区归并其中,但空军一直反对)。对此,印国防参谋长乔汉 (Anil Chauhan)承诺将解决军方各领导层的内部分歧。

NEWS

图源:X

《印度教徒报》《印度快报》10月1日、2日报道,莫迪10月1日出席国民志愿服务团(RSS)成立一百周年庆典,高度肯定RSS“国家至上”核心理念,盛赞其在维护国家团结、推动社会改革、应对新兴挑战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莫迪表示,RSS自建立以来长期致力于消除种姓与信仰隔阂,推动印社会和谐发展,为厚植民族团结精神作出了不懈努力。他指出,100年前,RSS带领民众从英国殖民中解放;如今,RSS准确指出经济依赖、人口结构、外部势力干预等新兴威胁,并提出应对策略——这是RSS以爱国主义与公共服务为核心,对国家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因此,莫迪呼吁印全社会以RSS为榜样,践行“五项转变”理念——自我觉醒、社会和谐、家庭责任、公民礼仪、环境保护,致力实现“2047年发达印度”愿景。活动期间,莫迪宣布发行纪念RSS百年华诞的邮票和100卢比纪念币。这是印独立以来首次将“印度母亲”形象正式印制于国家法定货币上,号称“对国家认同与文化自豪进一步强化”。

NEWS

过去 10 年,GDP 平均增长率为 6.1%。图源:《印度快报》

《印度快报》10月1日报道,摩根士丹利专家指出,若印经济增长率较目前水平翻一番,方可应对青年失业难题。印统计和计划执行部(MOSPI)定期劳动力调查(PLFS)显示,全印失业率8月降至5.1%,为5个月以来最低点,但15-29岁青年群体失业率高达14.6%。值得注意的是,印劳工中位年龄为28.4岁,青年失业率属南亚地区最高位。摩根士丹利专家陈艾亚(Chetan Ahya)表示指出,在印现有劳动参与率不变的情况下,印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均增长率需要达7.4%才能确保失业率维持现状;若参与率上升至63%,则需9.3%的GDP增速以维持当前失业率;若要全面解决印就业不足的问题,则GDP增长率需达12.2%。据印央行(RBI)预计,印2024-25财年GDP或增长6.5%。此外,若印劳动参与率始终恒定,未来十年印国内劳动力数量也将至少增加8400万人,叠加人工智能持续普及,恐引发社会稳定风险。因此,莫迪政府或应“加大力度”创造增量就业岗位,重点关注工业制造和对外出口领域。

NEWS

图源:Midjourney

美智库“War on the Rocks”10月1日发表题为《解析特朗普出人意料的“巴基斯坦转向”》的文章认为,特朗普政府的“巴基斯坦选项”有望发挥战略效果,但需要控制风险并给印度保留改善印美关系的选项。本文作者穆希布·拉赫曼(Muhib Rahman)系宾夕法尼亚大学国际事务智库与研究中心的博士后研究员。

近期,美大幅加强面向巴基斯坦的合作,其主要目的有三:一是美试图开发巴关键矿产。巴俾路支省据称拥有价值高达6万亿美元的矿藏,尚未大规模开发。美试图通过开发巴矿产资源,确保美及其盟友关键矿产供应,助力“印太”供应链重塑。二是加强反恐合作。2025年8月,美将俾路支解放武装正式列为“外国恐怖组织”,并重启伊斯兰堡美巴联合反恐对话。这在短期内就有望压制威胁巴政府与外国投资项目的暴恐团伙。三是借机敲打印度。特朗普亮出“巴基斯坦牌”意在展示“印对美并非必不可少,而美仍有巴基斯坦选项”。

美大幅转向巴势必遭遇重大风险。巴在近期对美关系改善中获得巨大外交与经济利益,摆脱了被“印太战略”边缘化的地位,且美资本流向巴矿产和能源产业也有助于缓解巴财政压力。这类合作仍面临重大风险:一是美资本流入和美巴军事合作势必进一步抬升巴强力部门的地位。美巴采矿协议的巴方执行者正是巴军旗下的联合企业“边境工程组织”(FWO)。二是在俾路支省开发资源恐引起当地暴恐势力反弹。美资项目一旦落地,有很大概率沦为恐袭目标,既损害美经济利益,也不利于巴安全稳定。

特朗普当前政策恐使印遭遇巨大挫折,进一步恶化美印关系。印政治精英特别不满美给予印巴同等地位,开始质疑美国可靠性。短期内,美印高科技与防务合作已备受质疑,数项推进中的美对印军售项目也已陷入停滞。不过,由于中印结构性矛盾,美印始终存在重回紧密合作轨道的可能性。然而,美当下对印政策“只有大棒,没有胡萝卜”,恐进一步把印推向对立面。

美通过对巴加强合作能够获得可观的实质利益。一是特朗普个人收益。特朗普号称“和平缔造者”,得到巴高层积极迎合。二是安全利益。美巴加强合作有利于打击阿富汗等地的恐怖势力。美也将保持对巴军售优势,向巴持续出售F-16战机等军火。三是加强美在海湾地区影响力。巴与海湾国家有着数十年的深厚联系。因此,美通过加强对巴关系,有望强化应对伊朗与也门威胁,同时加强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力,并扩大未来反恐行动的空域使用权。

美可以把“巴基斯坦选项”打造为有效杠杆,但需做出相应调整。一是对印提供“胡萝卜”,包括尽快达成印美贸易协定,接受印让步;加快签署美印十年期《主要防务合作伙伴关系框架》;加快落实美印军工合作,切实推动技术转让。二是限制与巴强力部门合作的边界,应加强与巴民政府合作,将反恐合作局限于具体议题。三是多元化南亚政策实施对象,将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也纳入。这将使美国不仅能够在印巴中做出选择,还能够转向其他南亚国家。四是加强对印巴危机的机制化应对。在维持与巴军方私下沟通渠道同时,制度化美对恐怖袭击谴责,并明确美应对“核升级”的红线。

本期编辑:任徵淼

本期审核:单敏敏

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

来源:南亚研究通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