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上线的“数字忠诚度评估系统”把使馆人员的通话记录、银行流水、甚至打车软件轨迹全喂给算法,15项指标里只要3项亮红灯,人就地免职。
“驻华使馆里出了内鬼”——这句话从一国总统嘴里蹦出来,本身就够炸裂。
更离谱的是,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没走常规“外交辞令”流程,直接点名:有人在中俄合作文件上“动手脚”,蓄意搅黄生意。
第二天,35%的驻华外交官被集体“打包”回国,创下两国建交43年来最大一次“清场”。
听起来像谍战片,但哥外交部随后甩出的调查细节让剧情更冷:所谓“双重效忠”不是拍桌子扣帽子,而是电脑跑出来的。
新上线的“数字忠诚度评估系统”把使馆人员的通话记录、银行流水、甚至打车软件轨迹全喂给算法,15项指标里只要3项亮红灯,人就地免职。
技术提供方是一家中国网络安全公司——魔幻现实主义莫过于此:用中国技术抓“破坏中国合作”的人,顺手还把美国的老底给揭了。
拉美媒体算过一笔账,这次被撤的十几号人里,七成履历里出现过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培训项目,一半以上在驻美使馆轮过岗。
哥国舆论场一句话总结得狠:亲美后遗症发作,得动刀子剜肉。
刀子一动,连锁反应比想象快。
华盛顿的回应看似温和——“尊重哥伦比亚内政”,却顺手把原定下月的两艘巡逻舰军售案按下不表;南方司令部司令火急火燎飞秘鲁、厄瓜多尔,被记者拍到在机场跑道小跑,生怕去晚一步。
另一边,北京动作更实在:20亿美元锂矿投资协议签字仪式从线上改到线下,日期直接提前;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跟着凑热闹,宣布和哥伦比亚国家石油公司联合勘探海上气田,首期预算10亿美元。
拉美群里,墨西哥总统第一时间发推“兄弟做得对”,巴西干脆把哥伦比亚拉进金砖银行南美中心预备名单,一副“入群红包已备好”的架势。
数字更直白:今年前四个月,哥伦比亚对华咖啡出口暴涨47%,相当于每天多往中国运三个集装箱的咖啡豆;十年前,这个数字连零头都算不上。
对亚洲出口占比从十年前的9%飙到29%,美国却从52%滑到38%。
咖啡农不懂地缘政治,只知道卖往中国的豆子比美国多赚11美分/磅,够给孩子多买两本书。
佩特罗在总统府直播时干脆把账本摊桌上:中国订单每增加1%,国内就能新增1.2万个直接岗位,这比美国援助的“民主基金”实在得多。
当然,剧情也不是一路开挂。
被撤外交官里有人喊冤,说算法把“在美国买房”直接算成忠诚度减分项,和“间谍”画等号太粗暴;哥国反对党趁机翻旧账,说总统“为了锂矿把灵魂卖给中俄”。
佩特罗的回应简单粗暴:7月即将举行的哥美年度安全对话会,议题单上第一条就是“重新评估军事合作比例”,潜台词——不满意可以散伙。
散伙暂时不至于,但风向确实变了。1982年哥伦比亚跟中国建交时,外交部内部文件把中国写成“遥远的红色东方”;今天,同一栋大楼里挂着倒计时牌——“距离中国援建的波哥大地铁通车还有873天”。
老外交官们回忆,当年去美国出差能领双倍津贴,如今申请去北京出差得排队,因为“项目多、时间紧、机会大”。
一位刚被算法“误伤”的前驻华参赞私下吐槽:学了半辈子“离上帝远、离美国近”的地缘圣经,结果中国把市场、技术、基建整套套餐端到家门口,换谁也得重新掂量。
故事讲到这儿,再回头看佩特罗那句“蓄意破坏中俄关系”,其实更像一句迟到的声明:拉美不再是谁家的后院,院子里的邻居想跟谁做生意,自己说了算。
至于被撤的外交官、被提前的锂矿签字、被晾在一边的巡逻舰,都只是旧秩序松动的声响——嘎吱一声,门开了,风自然就进来了。
来源:上进的云朵xEm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