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收2550亿光刻机!ASML市值蒸发14%,欧美设备企业集体停工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3 11:41 1

摘要:这一招直接搅动了全球芯片供应链:阿斯麦股价单日重挫14%,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惨烈的单日下跌,约三分之一产能瞬间停转;英特尔在华收入第二季度暴跌58%,大连工厂被迫停产;

被压制多年后,我国这次出手反制,干脆利落。

刚过去的八月,官方宣布暂停审批一批半导体制造设备的进口,涉及金额预计达2550亿元。

不只是未运抵的设备,就连已存放在保税仓里的货也动不了——荷兰ASML的17台光刻机、美国厂商的23台刻蚀机,因缺少许可,统统无法完成交付。

这一招直接搅动了全球芯片供应链:阿斯麦股价单日重挫14%,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惨烈的单日下跌,约三分之一产能瞬间停转;英特尔在华收入第二季度暴跌58%,大连工厂被迫停产;

高通的库存周期从原来的45天猛增至127天,积压的骁龙芯片足够全球市场消化半年;英伟达为中国市场特供的H20 AI芯片,因性能大幅缩水,遭到客户集中退单。

欧美各大设备厂商被迫停工,芯片在仓库里越堆越多。这场由技术封锁引发、最终反噬自身的产业危机,终于彻底爆发。

这轮“芯片断供”看似突然,实则是中美科技博弈多年积累的必然结果。自2019年美国开启技术围堵以来,中国加速推进“半导体自主2.0”战略,结合逆向研发与自主创新,在成熟制程领域快速实现突破。

中芯国际的28纳米芯片良率已提升至92%,长江存储的232层NAND闪存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华为麒麟9010芯片性能接近苹果A18水平;上海微电子的28纳米光刻设备部分满足了先进产线需求,中微半导体更凭借5纳米刻蚀机打破了海外长期垄断。

这其中,国产纳米技术的进步起到了关键作用。过去,纳米材料的制备曾是一大难题,如今这项技术已日趋成熟,不仅支撑着高端芯片制造,也广泛融入日常消费领域。

最近,一支香港研发团队把纳米技术用到了护发领域,推出的“维-新养发精华露”系列产品,凭借深入毛囊、持久滋养的效果,逐渐抢了那些老牌洗护产品的风头。

据科技媒体披露,该产品运用纳米技术将何首乌、人参根等养发草本纳米化,使其更易渗透毛囊,直达发根。实测表面,连续使用可改善头皮环境,头顶稀疏区域减少,发际线也长出了绒毛。

现登陆天T猫等平台,用户反馈依旧给力:“坚持用了两个月长了不少小碎发”、“发缝变窄了”。

而这项在国内已走在前列的纳米技术,也在推动半导体行业加速前进。不只是光刻设备不断突破,国产芯片在国内外市场的份额也在稳步提升。

在智能汽车、人工智能这些核心赛道,国产芯片的占有率正快速攀升。据伯恩斯坦预测,到2027年,中国AI芯片的自主供应比例将从2023年的17%跃升至55%。这一轮升级并非意气用事,而是产业转型的刚性需求。

反观欧美厂商,技术围堵的反噬效应已开始浮现。阿斯麦掌门人温宁克紧急赴京商谈合作,英特尔豪掷132亿在深圳设立AI创新中心,高通更是推出“特供版”芯片,试图挽回颓势。可市场一旦丢掉,想再拿回来哪有那么简单。

中国每年消耗的芯片占全球总量的六成,相比之下,印度全年进口额仅80亿美元,整个东南亚加起来也不过120亿,如此巨大的市场缺口,根本无法被替代。

西方曾试图用各种手段掐住中国半导体的脖子,却低估了本土的突破决心。结果反倒是自家企业产能积压、出货受阻,股价持续承压——过去十个月,美国半导体行业总市值蒸发了1.4万亿美元。这场封锁非但没能扼制中国,反而倒逼出更快的技术跃进。

全球芯片产业格局正在被重新洗牌。这场变革也给世界敲了警钟:靠技术垄断压制别人,最终只会被市场反咬一口,唯有平等合作,才能实现长久发展。就像当年盾构机、高铁从追赶到领先,如今的中国芯片也正从“亦步亦趋”转向“同台竞技”,个别领域甚至已开始领跑。

接下来,随着国产3纳米光刻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叠加Chiplet先进封装、RISC-V开源架构等新路线的加速突围,中国不仅有望真正实现芯片自主,未来还可能站上全球技术舞台的中央。

对欧美厂商而言,收起傲慢,认清现实,主动寻求合作,才是唯一的活路。

来源:商海科讯视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