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气归气,上半年中印贸易额还是悄悄涨到 661 亿美元,人民币结算比例首次破 8%,人家一边砍价一边真下单,这魔幻现实怎么破?
“印度客户又双叒叕要免费样品,还问能不能先发 100 个过去‘试试’?
”——外贸群里这条吐槽,点赞 200+,隔着屏幕都能闻到火药味。
可气归气,上半年中印贸易额还是悄悄涨到 661 亿美元,人民币结算比例首次破 8%,人家一边砍价一边真下单,这魔幻现实怎么破?
先别急着拉黑。
去年深圳做蓝牙耳机的阿 May 也差点被印度买家逼疯:要 BIS 认证、要 CE 报告、要改包装、要印印地语,价格还得再降 3%。
她一气之下把报价单甩过去,预付款 30%,尾款发货前付清,爱签不签。
结果对方三天内打款,现在每月稳定翻单 5k。
阿 May 后来总结:印度人不是没钱,是“不砍白不砍”的文化深入骨髓,你硬一次,他反而踏实。
砍价只是前菜,真正让人血压拉满的是“试用文化”。
印度进口商平均谈判周期比欧美多 3 倍,样品索取率高 40%,很多小厂直接跪了。
广州做手机壳的老林学乖了:把常规款先囤到德里海外仓,客户要样,直接从本地发,运费 3 美元,两天到,对方直呼专业。
老林说:“就当把样品当广告,海外仓租金比反复寄国际快递便宜多了。
”
再说检测证书。2023 年印度商工部新规,原产地数字证书必须线上提交,很多工厂卡在最后一步。
其实花 200 块让代理做 BIS 电子档,一小时搞定,别让 200 万订单卡在一张 PDF 上。
阿里国际站最近上线的“印度合规小工具”已经能自动匹配 HS 编码和对应证书,点两下就能出清单,别再百度来百度去。
最怕的是货到港口才被告知“标签印错”。
印度海关现在抽查 20% 的电子产品,标签没印进口商税号,直接扣关。
经验是把标签文件提前发客户确认,用 WhatsApp 语音一条条念给他听,对方口头说“OK”不算,必须回一个“Yes, proceed”的语音,再截图附在合同后面,真出纠纷,仲裁庭认这个。
还有关税坑。
去年 5 月印度突然把 300 种电子产品关税拉到 15%,很多老板含泪割肉。
其实提前用“东盟原产地证”+ 印度—东盟自贸协定,关税直接砍到 5%,文件成本不到 100 块,利润却能多出 10 个点。
别嫌麻烦,印度客户也怕关税,你主动提出方案,他立马觉得你比隔壁供应商“professional”。
说到收款,PayPal 在印度经常被砍单,试试 Paytm 商业版,到账直接换汇人民币,手续费 1.2%,比 TT 还低。
去年义乌做饰品的小赵用 Paytm 收 2 万美元,银行经理还主动打电话问要不要贷款,面子拉满。
最后送个玄学:节日问候真有用。
排灯节前一周发张带 LED 灯的贺卡,写上“Wish your business shine like Diwali lights”,配图自己产品,客户能把截图发到他们家族群,顺带帮你安利一波。
别问为什么,印度人的家族群等于半个采购部。
一句话,印度市场像咖喱,辣得跳脚又香得上瘾。
提前把规则吃透,把底线划清,再把服务做细,你会发现:吐槽归吐槽,真香的时候,真香。
来源:幽默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