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妈,你这是怎么了?”我看着母亲握着存折在银行大厅里发呆,她的眼泪一滴滴地往下掉。
文:一才
“妈,你这是怎么了?”我看着母亲握着存折在银行大厅里发呆,她的眼泪一滴滴地往下掉。
“你爸啊,这个老头子...”母亲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距离父亲去世已经过去了三个月,我以为母亲早就想开了,没想到又为了钱的事情伤心。
我永远不会想到,这张存折里藏着一个让我们全家都震惊的秘密。
01
1980年代的东北小城,我家就是个异类。
别人家都是男人交工资,女人管钱袋子。
我家却不是这样。
老王每个月的工资条一回家就撕成两半,一半给王妈,一半自己留着。
王妈从百货商店领回来的工资也是如此,一人一半,分得清清楚楚。
邻居张大妈总是摇着头说:“这两口子感情肯定不好,过日子还分你我。”
可我从小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每天下班后,老王会坐在小板凳上等王妈回家。
两人一起择菜,一起做饭,说说笑笑的。
晚上看电视时,老王会悄悄把遥控器递给王妈。
“你想看什么?”
“还是你来选吧。”
“那就看新闻联播。”
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重复。
买米买面的时候,两人会站在粮店门口商量。
“这次该你出钱了。”老王会掏出钱包。
“上次是我买的,这次应该你。”王妈也不甘示弱。
最后总是两人一起掏钱,一人一半。
连我的学费都是这样分摊的。
小学时期,每学期开学前,两人会坐在桌子前算账。
“学费78块,咱们一人39。”
“书本费25块,一人12块5。”
“剩下的5毛钱怎么办?”
“我来出吧。”王妈总是抢着说。
“那下次的5毛钱我来出。”老王也不肯吃亏。
我当时觉得这样的父母很奇怪。
同学家的父母从来不会为了5毛钱斤斤计较。
可我家就是这样,40年如一日。
两人各自有存折,从不过问对方有多少钱。
老王的存折放在抽屉的左边,王妈的放在右边。
中间隔着一本《新华字典》,像是楚河汉界。
有一次我好奇地问:“爸,你知道妈的存折里有多少钱吗?”
“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老王头也不抬地说。
“那妈知道你有多少钱吗?”
“应该也不知道吧。”
我又去问王妈同样的问题。
得到的答案几乎一模一样。
邻居们都说我爸妈感情不好,可我觉得他们过得挺开心的。
每个周末,两人会一起去菜市场买菜。
老王负责砍价,王妈负责挑选。
“这白菜怎么卖?”
“2块钱一斤。”
“能便宜点不?”
“最低1块8。”
“1块5,要就要,不要我们走了。”
最后总能以1块6的价格成交。
回家路上,两人会为这2毛钱的胜利而开心很久。
“还是你厉害,又省了2毛钱。”王妈会夸奖老王。
“那是,跟我这么多年,砍价的本事还没学会?”老王总是很得意。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40年。
从我记事起,就没见过他们为钱的事情吵过架。
每笔账都算得清清楚楚,每分钱都花得明明白白。
直到2023年的那个春天。
02
老王开始咳嗽是在去年3月份。
起初以为是感冒,买了点药吃。
咳了一个月也不见好转。
王妈催他去医院检查。
“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个咳嗽。”老王总是这样说。
“都咳了一个月了,还不去医院?”
“去医院也是开点咳嗽药,在家吃药一样的。”
王妈拗不过他,只能买更好的药给他吃。
五月份的时候,老王开始消瘦。
以前164斤的身体,一个月瘦了10斤。
这次连老王自己都觉得不对劲了。
“要不,咱们去医院看看?”
“早就让你去了,你偏不听。”王妈有些埋怨。
两人一起去了市里的中心医院。
拍片子,抽血,做B超。
一系列检查做下来,花了800多块钱。
按照惯例,两人一人出了400。
三天后去拿结果。
医生看着片子,眉头皱得很紧。
“建议你们去省城的大医院再查一下。”
“是什么病?”王妈的声音有些发抖。
“这里不太好确诊,最好去大医院看看。”
从医院出来,两人都很沉默。
坐在公交车上,老王突然说:“如果真是大病,咱们还按老规矩办。”
“什么老规矩?”
“AA制,一人承担一半。”
王妈没有回答,只是紧紧握住了老王的手。
这是40年来,我第一次看到他们在外面牵手。
省城医院的诊断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胃癌,中晚期。
医生说需要立即手术,然后进行化疗。
整个治疗费用大概需要20万左右。
老王听完后,第一反应是转头看王妈。
“咱们一人10万,够不够?”
王妈的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
“钱够,肯定够。”
手术安排在一周后。
这一周里,老王的精神状态出奇地好。
每天早上起来还是照常晨练。
吃饭的时候还会和王妈开玩笑。
“以后我要是不在了,你一个人怎么算账?”
“胡说什么呢,你会好起来的。”
“我是说万一啊,万一。”
“没有万一。”王妈的声音很坚定。
手术那天,我请假陪着去医院。
手术室外面,王妈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
手术进行了6个小时。
医生出来说手术很成功,但后续的化疗不能松懈。
老王在重症监护室待了三天才转到普通病房。
醒来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手术费多少钱?”
“你先好好休息,钱的事不用担心。”我安慰他。
“不行,必须算清楚,你妈已经出了多少?”
王妈在旁边说:“我出了8万,你还差2万。”
老王这才安心地闭上眼睛。
住院期间,老王的脾气变得很古怪。
有时候很安静,一整天都不说话。
有时候又很兴奋,拉着王妈说个不停。
“你记不记得咱们第一次见面?”
“记得,在百货商店。”
“你当时穿的什么衣服?”
“蓝色的工作服。”
“我当时买了什么?”
“一块手表。”
“多少钱?”
“36块5。”
这样的对话经常在病房里出现。
老王似乎想要回忆起所有的细节。
包括40年来每一笔重要的开销。
出院前一天,老王把姑姑王大姑单独叫到了医院。
两人在病房里谈了很久。
王妈出去买饭的时候,我听到老王的声音很急切。
“大姐,这件事只能拜托你了。”
“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千万不能让她知道,一定要等到她真正需要的时候。”
“我明白,你就安心养病吧。”
当时我以为他们在讨论治疗的事情。
也没有太在意。
出院后,老王开始了化疗。
每两周去医院一次,每次都要住院三天。
化疗的副作用很大,老王经常恶心呕吐。
头发也开始大把大把地掉。
王妈每天都陪在他身边。
给他做各种有营养的汤。
“今天想喝什么汤?”
“都行,你看着办。”
“那就做鸡汤吧。”
“鸡汤好,补身体。”
化疗费用也是严格按照AA制分摊的。
每次王妈去缴费,都会拿着两个人的钱。
“这次化疗费6800,咱们一人3400。”
“我的钱在抽屉里,你自己拿。”
老王已经虚弱得无法自己去拿钱了。
2023年11月,老王的病情开始恶化。
医生说化疗效果不理想,建议转为保守治疗。
“还能坚持多久?”我私下问医生。
“最多三个月。”医生的回答让我心如刀绞。
这个消息我没有告诉王妈,更没有告诉老王。
11月的最后一天,老王瞒着王妈去了一趟银行。
那天王妈去菜市场买菜,老王突然说要出去散步。
我陪着他走到银行门口。
“你在外面等我,我一个人进去。”
“爸,你要干什么?”
“办点事,很快就出来。”
老王在银行里待了将近一个小时。
出来的时候,脸色很苍白,额头上全是汗。
“爸,你没事吧?”
“没事,咱们回家。”
回家路上,老王一直很沉默。
到家后直接躺在床上休息。
王妈买菜回来看到他的样子,很担心。
“怎么出去散个步,累成这样?”
“没什么,就是有点累。”
从那天开始,老王再也没有出过门。
12月初,老王开始卧床不起。
王妈日夜照顾他,几乎没有合眼。
我请了长假回家帮忙照顾。
老王的意识时清醒时模糊。
清醒的时候会和我们说话。
模糊的时候就一直喊王妈的名字。
12月15日晚上,老王把我和王妈都叫到床边。
“我可能不行了。”他的声音很轻。
“别胡说,你会好起来的。”王妈握着他的手。
“听我说完,我的那点钱,都交给大姐处理了。”
“什么钱?”王妈有些疑惑。
“存折里的钱,我都给大姐了,她知道怎么处理。”
“为什么要给大姐?”
老王没有回答,只是紧紧握了握王妈的手。
那是他说的最后一句完整的话。
第二天早上,老王安静地走了。
王妈当时忙着处理丧事,也没有细想老王最后那句话的含义。
亲戚朋友都来帮忙,家里一片忙乱。
姑姑王大姑也在,帮着张罗各种事情。
丧事办了三天,花费了3万多。
按照老王生前的嘱咐,这笔钱还是AA制。
王妈出了一半,剩下的从老王的存折里出。
可当王妈去银行取钱的时候,银行工作人员告诉她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
03
“您的丈夫在11月30号已经将存折内的所有资金转出了。”银行工作人员很客气地说。
王妈以为自己听错了。
“什么意思?钱都没了?”
“是的,32万元全部转给了一位王大姑女士。”
“32万?”王妈的声音都变了。
她以为老王的存折里最多也就10万块钱。
没想到竟然有32万。
“这笔转账是您丈夫亲自办理的,手续完全合法。”
王妈拿着空空的存折,在银行大厅里站了很久。
40年的AA制,她从来不过问老王有多少钱。
现在老王走了,她才知道他竟然攒了32万。
而这32万,在他临终前全部给了别人。
回到家,王妈一个人关在房间里想了很久。
她想不明白,老王为什么要这样做。
32万对于一个工人家庭来说,不是小数目。
足够她一个人生活很多年了。
可老王却把钱给了姑姑。
王妈想过去找姑姑要个说法。
可又觉得老王既然这样安排,肯定有他的道理。
而且姑姑是老王的亲姐姐,应该不会亏待她。
就这样,王妈把这件事压在心里,没有跟任何人说。
包括我,她也没有提起过。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妈努力适应一个人的生活。
每天早上起来,还是习惯性地准备两个人的早餐。
做到一半才想起来,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去菜市场买菜,也总是买成两个人的分量。
回家后看着那么多菜,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邻居张大妈有时候会来串门。
“王妈,一个人过日子要注意身体啊。”
“嗯,我知道。”
“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话。”
“谢谢,我能照顾好自己。”
王妈表面上很坚强,其实内心很孤独。
她开始失眠,经常半夜醒来。
有时候会觉得老王还在身边,转头却是空空的枕头。
血压也开始不稳定,经常感到头晕。
我劝她去医院检查,她总是说没事。
“就是没睡好,休息几天就好了。”
“妈,你别硬撑着,身体要紧。”
“我真的没事,你别担心。”
可是3月份的一个早上,意外还是发生了。
04
那天早上我接到邻居张大妈的电话。
“快来,你妈晕倒了!”
我急忙赶到家里,看到王妈躺在地上。
脸色苍白,神智不清。
急忙叫了救护车送到医院。
经过检查,医生诊断为轻度脑梗。
“幸好发现得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医生说。
“需要怎么治疗?”我急忙问。
“需要住院观察,然后进行溶栓治疗。”
“费用大概多少?”
“保守估计需要15万左右,其中自费部分大概10万。”
听到这个数字,我心里一沉。
王妈的存折里只有9万多,明显不够。
而我刚买了房子,手头也很紧张。
最多只能拿出5万块钱。
王妈醒来后,第一句话就是问费用。
“需要多少钱?”
“你别担心,我们想办法。”
“我自己的钱够不够?”
“应该差不多够。”我不想让她担心。
可王妈很聪明,从我的表情就看出了问题。
“是不是钱不够?”
“妈,你安心治疗,钱的事我来想办法。”
“我存折里有多少钱?”
“9万多。”
王妈沉默了很久,然后说:“去把钱都取出来吧。”
“妈,医生说还需要用更好的药,可能要花更多钱。”
“那就先用着,不够的话再想办法。”
我看着王妈坚强的样子,心里很难受。
她这一辈子都在精打细算,现在生病了还在为钱发愁。
第二天一早,王妈让我陪她去银行取钱。
“把钱都取出来,治病要紧。”
我们来到银行,王妈把存折递给工作人员。
“我要把里面的钱全部取出来。”
工作人员接过存折,在电脑上查询。
过了一会儿,工作人员抬起头,表情有些奇怪。
“您确定要全部取出来吗?”
“是的,全部取出来。”
工作人员欲言又止,脸上写满了为难:“王女士,您的账户余额...”
她停顿了一下,再次确认了电脑屏幕上的数字,然后用一种近乎同情的语气对我说出了一个让我瞬间石化的数字......
“一共是35万元,您需要取多少?”
05
王妈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说多少?”
“35万元。”工作人员重复了一遍。
“不可能,我存折里只有9万多。”王妈的声音在颤抖。
工作人员又仔细查询了一遍。
“确实是35万元,昨天有一笔26万的转账汇入。”
“什么时候转入的?”我急忙问。
“昨天下午3点15分。”
“汇款人是谁?”
“王大姑女士。”
听到这个名字,王妈的身体开始颤抖。
“汇款备注是什么?”
工作人员看了看电脑屏幕。
“老弟托我保管的钱,现在物归原主。”
王妈手持存折在银行大厅里愣了足足十分钟。
眼泪不停地流下来。
我从来没有见过她哭得这么厉害。
“妈,你没事吧?”我轻轻扶着她。
“我没事,就是有点激动。”
“这钱......”
“是你爸的钱。”王妈的声音很轻,“他一直在保护我。”
从银行出来,王妈的精神状态明显好了很多。
回到医院后,她主动要求医生使用最好的药物。
“钱够,尽量用好的。”
“您确定吗?这种进口药很贵的。”
“确定,我付得起。”
王妈的语气前所未有的坚定。
住院期间,我看到王妈经常一个人发呆。
有时候会对着窗外自言自语。
“老王啊,你这个人,活着的时候不告诉我,死了还要给我惊喜。”
“40年了,我以为我了解你,原来我什么都不知道。”
“你说你,把钱给姑姑保管,就不怕我和她闹矛盾?”
“你这是在赌我的性格呢,万一我去要钱了怎么办?”
我听着这些话,心里五味杂陈。
原来老王早就算计好了一切。
他知道王妈的性格,知道她不会主动去要钱。
也知道王妈如果遇到困难,姑姑一定会帮忙。
这比直接把钱留给王妈更加保险。
因为王妈如果知道有这么多钱,可能舍不得花。
但如果是姑姑给的,她就会安心接受。
老王的心思,真的比女人还细腻。
06
王妈住院一周后,病情稳定了很多。
出院那天,她主动提出要去看看姑姑。
“我要当面谢谢她。”
“妈,你身体刚好,要不改天再去?”
“不,今天就去,有些话必须当面说清楚。”
我们来到姑姑家,姑姑正在院子里晒被子。
看到我们来了,赶紧迎上来。
“王妹子,你怎么出院了?医生说可以了?”
“大姐,我来谢谢你。”王妈直接开门见山。
“谢什么?咱们是一家人。”
“那26万......”
姑姑打断了王妈的话。
“进屋说吧,外面风大。”
三个人坐在姑姑家的客厅里。
姑姑给我们倒了茶,然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你们兄妹俩这辈子,真是让我操心。”
“大姐,我想知道老王到底跟你说了什么。”王妈的语气很诚恳。
姑姑看了看王妈,又看了看我。
“既然你问了,我就都告诉你。”
“老王在医院的时候就找过我,说他的病可能不行了。”
“他让我帮他保管一笔钱,说是留给你的。”
“可为什么不直接给我?”
“他说你这个人太倔强,如果知道他有这么多钱,会觉得亏欠他。”
“而且你舍不得花,会一直攒着。”
“他说,必须等到你真正需要的时候,才能给你。”
“这样你才会安心地花这笔钱。”
听到这里,王妈的眼泪又开始往下掉。
“他还说什么了?”
“他说,你们夫妻AA制了一辈子,表面上算得清清楚楚。”
“其实他心里比谁都清楚,你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
“买菜的时候,你总是挑便宜的。”
“买衣服的时候,你总是舍不得。”
“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你总是先紧着他和孩子。”
“这些账,他心里都记着呢。”
姑姑说着说着,声音也有些哽咽。
“老王说,AA制算的是钱,算不了心。”
“他知道你的心都在这个家上,所以他也要把心都给你。”
“32万是他攒了40年的钱,一分都没舍得乱花。”
“就是想着有一天能派上用场。”
王妈听完后,捂着脸大哭起来。
“我还以为他不在乎我,原来......”
“傻妹子,老王要是不在乎你,能跟你过40年吗?”
“他这个人就是嘴笨,不会说甜言蜜语。”
“可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为你考虑。”
我在旁边听着,也忍不住红了眼圈。
原来老王的AA制,从来不是冷漠,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关爱。
他用最精明的计算,藏着最深情的关怀。
“大姐,那你是怎么知道我需要钱的?”王妈擦干眼泪问。
“我一直在关注你的情况,知道你生病住院了。”
“老王生前特别嘱咐过,如果你生病了,立刻把钱给你。”
“所以我昨天就去银行转账了。”
“要是早几天就好了,也不用你担心了。”
王妈摇摇头。
“不早不晚,正好。”
“老王肯定在天上看着呢,算准了时间。”
从姑姑家出来,王妈的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走路的步子都比以前轻快了很多。
“妈,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我感觉你爸还在身边。”
“他用他的方式,还在照顾着我。”
回到家,王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老王的存折拿出来。
那个空空的存折,现在对她来说有了不同的意义。
“以前我觉得这是个账本,现在我知道,这是一封情书。”
王妈把存折小心地收好,放在抽屉最里面。
和她自己的存折放在一起。
再也没有《新华字典》作为分界线。
07
王妈康复后,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
以前她总是很节俭,舍不得为自己买东西。
现在她开始学会享受生活。
“老王留给我的钱,我要好好花。”她经常这样说。
“这是他的心意,我不能辜负。”
王妈开始每周去一次美容院。
“以前舍不得,现在有老王的钱,我要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她还买了很多新衣服。
“老王生前总说我穿什么都好看,我要穿给他看。”
邻居张大妈经常来串门,看到王妈的变化很惊讶。
“王妹子,你怎么突然这么会享受了?”
“老王教我的。”王妈笑着说。
“他教你什么了?”
“他教我,AA制算的是钱,算不了心。”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说,表面上算账,心里要有爱。”
王妈开始逢人就讲老王的故事。
讲他们的AA制,讲那32万的温暖。
“以前我以为AA制是不相信对方,现在我知道,那是另一种信任。”
“老王相信我能管好自己的钱,我也相信他能管好他的钱。”
“可我们都把对方放在心里最重要的位置。”
有一次我陪王妈去买菜,遇到了以前的老邻居。
“王妈,听说老王给你留了不少钱?”
“是啊,32万呢。”王妈很坦然地说。
“这么多?他平时看起来不像有钱人啊。”
“他从来不乱花钱,都是为我攒着呢。”
“那你们以前怎么还AA制?”
“AA制是明算账,心里有数不糊涂。”
“可心里的账,比钱更重要。”
王妈的话让我想起了老王生前说过的话。
“AA制让我们保持独立,也让我们学会珍惜。”
“因为每一分钱都算得清楚,所以每一份情也就格外珍贵。”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老王和王妈的AA制,表面上是分工明确,实际上是互相成全。
他们用最理性的方式,维护着最感性的关系。
用最精明的计算,守护着最纯真的情感。
王妈现在每天都会跟老王的照片说话。
“老王啊,今天我买了件新裙子,花了398块。”
“以前我肯定舍不得,可这是你的钱,我花得很开心。”
“你看,我现在是不是比以前漂亮了?”
“下次投胎,咱们还做夫妻,还实行AA制。”
“不过下次你要提前告诉我,你有多少私房钱。”
每次听到王妈这样说话,我都觉得很温暖。
原来爱情最好的样子,就是这样。
不需要太多甜言蜜语,也不需要太多浪漫举动。
只要在关键时刻,能为对方考虑,就已经足够了。
08
现在的王妈,对AA制有了全新的理解。
她经常跟我说:“AA制不是冷漠,是另一种温暖。”
“你爸用了40年时间告诉我,最精明的计算背后,可以藏着最深情的关怀。”
“表面上我们算得清清楚楚,实际上心里比谁都糊涂。”
“糊涂得只知道爱对方,什么都为对方考虑。”
那32万元,最终还是回到了最应该的地方。
不过现在王妈花钱的时候,再也不会算得那么仔细了。
“反正是老王的钱,他舍得给我,我就舍得花。”
“这是我们夫妻40年来的第一次合作花钱。”
“感觉真好。”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老王还在,看到王妈现在的样子,一定会很开心。
他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为王妈安排了一个温暖的晚年。
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浪漫的事情了。
上个月,王妈搬到了老年公寓。
那里环境很好,还有很多同龄的朋友。
“我要把老王的钱花在最值得的地方。”她说。
“什么是最值得的地方?”
“让自己开心,让他安心。”
搬家那天,王妈特意带上了老王的照片。
放在新房间最显眼的地方。
“老王,咱们搬新家了。”
“这次不用AA制了,全部我来出钱。”
“你就安心看着我享福吧。”
邻居们都说王妈现在过得很幸福。
“虽然老王不在了,可看起来比以前还开心。”
王妈总是笑着回答:
“因为我知道他一直在身边。”
“AA制算的是钱,算不了心。”
“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这就是我家的AA制故事。
一个关于精明计算和深情关怀的故事。
一个关于表面冷漠和内心温暖的故事。
一个关于32万元和40年感情的故事。
现在每次看到王妈开心的样子,我都会想起老王生前说过的话:
“钱是身外之物,可情是心里的宝贝。”
“AA制算清了钱,算不清情。”
“这辈子能遇到你妈这样的女人,是我最大的幸运。”
或许这就是爱情最好的诠释。
不在于形式如何,而在于心意如何。
老王用他的方式爱了王妈40年。
王妈也会用她的方式,把这份爱延续下去。
直到她也去找老王的那一天。
那时候,他们可以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实行AA制。
一起算账,一起生活,一起白头到老。
来源:阿妞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