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我妈AA制40年,我爸临终前将钱全给姑姑,我妈生病取钱时愣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1 08:00 1

摘要:“妈,你这是怎么了?”我看着母亲握着存折在银行大厅里发呆,她的眼泪一滴滴地往下掉。

文:一才

“妈,你这是怎么了?”我看着母亲握着存折在银行大厅里发呆,她的眼泪一滴滴地往下掉。

“你爸啊,这个老头子...”母亲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距离父亲去世已经过去了三个月,我以为母亲早就想开了,没想到又为了钱的事情伤心。

我永远不会想到,这张存折里藏着一个让我们全家都震惊的秘密。

01

1980年代的东北小城,我家就是个异类。

别人家都是男人交工资,女人管钱袋子。

我家却不是这样。

老王每个月的工资条一回家就撕成两半,一半给王妈,一半自己留着。

王妈从百货商店领回来的工资也是如此,一人一半,分得清清楚楚。

邻居张大妈总是摇着头说:“这两口子感情肯定不好,过日子还分你我。”

可我从小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每天下班后,老王会坐在小板凳上等王妈回家。

两人一起择菜,一起做饭,说说笑笑的。

晚上看电视时,老王会悄悄把遥控器递给王妈。

“你想看什么?”

“还是你来选吧。”

“那就看新闻联播。”

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重复。

买米买面的时候,两人会站在粮店门口商量。

“这次该你出钱了。”老王会掏出钱包。

“上次是我买的,这次应该你。”王妈也不甘示弱。

最后总是两人一起掏钱,一人一半。

连我的学费都是这样分摊的。

小学时期,每学期开学前,两人会坐在桌子前算账。

“学费78块,咱们一人39。”

“书本费25块,一人12块5。”

“剩下的5毛钱怎么办?”

“我来出吧。”王妈总是抢着说。

“那下次的5毛钱我来出。”老王也不肯吃亏。

我当时觉得这样的父母很奇怪。

同学家的父母从来不会为了5毛钱斤斤计较。

可我家就是这样,40年如一日。

两人各自有存折,从不过问对方有多少钱。

老王的存折放在抽屉的左边,王妈的放在右边。

中间隔着一本《新华字典》,像是楚河汉界。

有一次我好奇地问:“爸,你知道妈的存折里有多少钱吗?”

“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老王头也不抬地说。

“那妈知道你有多少钱吗?”

“应该也不知道吧。”

我又去问王妈同样的问题。

得到的答案几乎一模一样。

邻居们都说我爸妈感情不好,可我觉得他们过得挺开心的。

每个周末,两人会一起去菜市场买菜。

老王负责砍价,王妈负责挑选。

“这白菜怎么卖?”

“2块钱一斤。”

“能便宜点不?”

“最低1块8。”

“1块5,要就要,不要我们走了。”

最后总能以1块6的价格成交。

回家路上,两人会为这2毛钱的胜利而开心很久。

“还是你厉害,又省了2毛钱。”王妈会夸奖老王。

“那是,跟我这么多年,砍价的本事还没学会?”老王总是很得意。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40年。

从我记事起,就没见过他们为钱的事情吵过架。

每笔账都算得清清楚楚,每分钱都花得明明白白。

直到2023年的那个春天。

02

老王开始咳嗽是在去年3月份。

起初以为是感冒,买了点药吃。

咳了一个月也不见好转。

王妈催他去医院检查。

“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个咳嗽。”老王总是这样说。

“都咳了一个月了,还不去医院?”

“去医院也是开点咳嗽药,在家吃药一样的。”

王妈拗不过他,只能买更好的药给他吃。

五月份的时候,老王开始消瘦。

以前164斤的身体,一个月瘦了10斤。

这次连老王自己都觉得不对劲了。

“要不,咱们去医院看看?”

“早就让你去了,你偏不听。”王妈有些埋怨。

两人一起去了市里的中心医院。

拍片子,抽血,做B超。

一系列检查做下来,花了800多块钱。

按照惯例,两人一人出了400。

三天后去拿结果。

医生看着片子,眉头皱得很紧。

“建议你们去省城的大医院再查一下。”

“是什么病?”王妈的声音有些发抖。

“这里不太好确诊,最好去大医院看看。”

从医院出来,两人都很沉默。

坐在公交车上,老王突然说:“如果真是大病,咱们还按老规矩办。”

“什么老规矩?”

“AA制,一人承担一半。”

王妈没有回答,只是紧紧握住了老王的手。

这是40年来,我第一次看到他们在外面牵手。

省城医院的诊断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胃癌,中晚期。

医生说需要立即手术,然后进行化疗。

整个治疗费用大概需要20万左右。

老王听完后,第一反应是转头看王妈。

“咱们一人10万,够不够?”

王妈的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

“钱够,肯定够。”

手术安排在一周后。

这一周里,老王的精神状态出奇地好。

每天早上起来还是照常晨练。

吃饭的时候还会和王妈开玩笑。

“以后我要是不在了,你一个人怎么算账?”

“胡说什么呢,你会好起来的。”

“我是说万一啊,万一。”

“没有万一。”王妈的声音很坚定。

手术那天,我请假陪着去医院。

手术室外面,王妈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

手术进行了6个小时。

医生出来说手术很成功,但后续的化疗不能松懈。

老王在重症监护室待了三天才转到普通病房。

醒来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手术费多少钱?”

“你先好好休息,钱的事不用担心。”我安慰他。

“不行,必须算清楚,你妈已经出了多少?”

王妈在旁边说:“我出了8万,你还差2万。”

老王这才安心地闭上眼睛。

住院期间,老王的脾气变得很古怪。

有时候很安静,一整天都不说话。

有时候又很兴奋,拉着王妈说个不停。

“你记不记得咱们第一次见面?”

“记得,在百货商店。”

“你当时穿的什么衣服?”

“蓝色的工作服。”

“我当时买了什么?”

“一块手表。”

“多少钱?”

“36块5。”

这样的对话经常在病房里出现。

老王似乎想要回忆起所有的细节。

包括40年来每一笔重要的开销。

出院前一天,老王把姑姑王大姑单独叫到了医院。

两人在病房里谈了很久。

王妈出去买饭的时候,我听到老王的声音很急切。

“大姐,这件事只能拜托你了。”

“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千万不能让她知道,一定要等到她真正需要的时候。”

“我明白,你就安心养病吧。”

当时我以为他们在讨论治疗的事情。

也没有太在意。

出院后,老王开始了化疗。

每两周去医院一次,每次都要住院三天。

化疗的副作用很大,老王经常恶心呕吐。

头发也开始大把大把地掉。

王妈每天都陪在他身边。

给他做各种有营养的汤。

“今天想喝什么汤?”

“都行,你看着办。”

“那就做鸡汤吧。”

“鸡汤好,补身体。”

化疗费用也是严格按照AA制分摊的。

每次王妈去缴费,都会拿着两个人的钱。

“这次化疗费6800,咱们一人3400。”

“我的钱在抽屉里,你自己拿。”

老王已经虚弱得无法自己去拿钱了。

2023年11月,老王的病情开始恶化。

医生说化疗效果不理想,建议转为保守治疗。

“还能坚持多久?”我私下问医生。

“最多三个月。”医生的回答让我心如刀绞。

这个消息我没有告诉王妈,更没有告诉老王。

11月的最后一天,老王瞒着王妈去了一趟银行。

那天王妈去菜市场买菜,老王突然说要出去散步。

我陪着他走到银行门口。

“你在外面等我,我一个人进去。”

“爸,你要干什么?”

“办点事,很快就出来。”

老王在银行里待了将近一个小时。

出来的时候,脸色很苍白,额头上全是汗。

“爸,你没事吧?”

“没事,咱们回家。”

回家路上,老王一直很沉默。

到家后直接躺在床上休息。

王妈买菜回来看到他的样子,很担心。

“怎么出去散个步,累成这样?”

“没什么,就是有点累。”

从那天开始,老王再也没有出过门。

12月初,老王开始卧床不起。

王妈日夜照顾他,几乎没有合眼。

我请了长假回家帮忙照顾。

老王的意识时清醒时模糊。

清醒的时候会和我们说话。

模糊的时候就一直喊王妈的名字。

12月15日晚上,老王把我和王妈都叫到床边。

“我可能不行了。”他的声音很轻。

“别胡说,你会好起来的。”王妈握着他的手。

“听我说完,我的那点钱,都交给大姐处理了。”

“什么钱?”王妈有些疑惑。

“存折里的钱,我都给大姐了,她知道怎么处理。”

“为什么要给大姐?”

老王没有回答,只是紧紧握了握王妈的手。

那是他说的最后一句完整的话。

第二天早上,老王安静地走了。

王妈当时忙着处理丧事,也没有细想老王最后那句话的含义。

亲戚朋友都来帮忙,家里一片忙乱。

姑姑王大姑也在,帮着张罗各种事情。

丧事办了三天,花费了3万多。

按照老王生前的嘱咐,这笔钱还是AA制。

王妈出了一半,剩下的从老王的存折里出。

可当王妈去银行取钱的时候,银行工作人员告诉她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

03

“您的丈夫在11月30号已经将存折内的所有资金转出了。”银行工作人员很客气地说。

王妈以为自己听错了。

“什么意思?钱都没了?”

“是的,32万元全部转给了一位王大姑女士。”

“32万?”王妈的声音都变了。

她以为老王的存折里最多也就10万块钱。

没想到竟然有32万。

“这笔转账是您丈夫亲自办理的,手续完全合法。”

王妈拿着空空的存折,在银行大厅里站了很久。

40年的AA制,她从来不过问老王有多少钱。

现在老王走了,她才知道他竟然攒了32万。

而这32万,在他临终前全部给了别人。

回到家,王妈一个人关在房间里想了很久。

她想不明白,老王为什么要这样做。

32万对于一个工人家庭来说,不是小数目。

足够她一个人生活很多年了。

可老王却把钱给了姑姑。

王妈想过去找姑姑要个说法。

可又觉得老王既然这样安排,肯定有他的道理。

而且姑姑是老王的亲姐姐,应该不会亏待她。

就这样,王妈把这件事压在心里,没有跟任何人说。

包括我,她也没有提起过。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妈努力适应一个人的生活。

每天早上起来,还是习惯性地准备两个人的早餐。

做到一半才想起来,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去菜市场买菜,也总是买成两个人的分量。

回家后看着那么多菜,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邻居张大妈有时候会来串门。

“王妈,一个人过日子要注意身体啊。”

“嗯,我知道。”

“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话。”

“谢谢,我能照顾好自己。”

王妈表面上很坚强,其实内心很孤独。

她开始失眠,经常半夜醒来。

有时候会觉得老王还在身边,转头却是空空的枕头。

血压也开始不稳定,经常感到头晕。

我劝她去医院检查,她总是说没事。

“就是没睡好,休息几天就好了。”

“妈,你别硬撑着,身体要紧。”

“我真的没事,你别担心。”

可是3月份的一个早上,意外还是发生了。

04

那天早上我接到邻居张大妈的电话。

“快来,你妈晕倒了!”

我急忙赶到家里,看到王妈躺在地上。

脸色苍白,神智不清。

急忙叫了救护车送到医院。

经过检查,医生诊断为轻度脑梗。

“幸好发现得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医生说。

“需要怎么治疗?”我急忙问。

“需要住院观察,然后进行溶栓治疗。”

“费用大概多少?”

“保守估计需要15万左右,其中自费部分大概10万。”

听到这个数字,我心里一沉。

王妈的存折里只有9万多,明显不够。

而我刚买了房子,手头也很紧张。

最多只能拿出5万块钱。

王妈醒来后,第一句话就是问费用。

“需要多少钱?”

“你别担心,我们想办法。”

“我自己的钱够不够?”

“应该差不多够。”我不想让她担心。

可王妈很聪明,从我的表情就看出了问题。

“是不是钱不够?”

“妈,你安心治疗,钱的事我来想办法。”

“我存折里有多少钱?”

“9万多。”

王妈沉默了很久,然后说:“去把钱都取出来吧。”

“妈,医生说还需要用更好的药,可能要花更多钱。”

“那就先用着,不够的话再想办法。”

我看着王妈坚强的样子,心里很难受。

她这一辈子都在精打细算,现在生病了还在为钱发愁。

第二天一早,王妈让我陪她去银行取钱。

“把钱都取出来,治病要紧。”

我们来到银行,王妈把存折递给工作人员。

“我要把里面的钱全部取出来。”

工作人员接过存折,在电脑上查询。

过了一会儿,工作人员抬起头,表情有些奇怪。

“您确定要全部取出来吗?”

“是的,全部取出来。”

工作人员欲言又止,脸上写满了为难:“王女士,您的账户余额...”

她停顿了一下,再次确认了电脑屏幕上的数字,然后用一种近乎同情的语气对我说出了一个让我瞬间石化的数字......

“一共是35万元,您需要取多少?”

05

王妈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说多少?”

“35万元。”工作人员重复了一遍。

“不可能,我存折里只有9万多。”王妈的声音在颤抖。

工作人员又仔细查询了一遍。

“确实是35万元,昨天有一笔26万的转账汇入。”

“什么时候转入的?”我急忙问。

“昨天下午3点15分。”

“汇款人是谁?”

“王大姑女士。”

听到这个名字,王妈的身体开始颤抖。

“汇款备注是什么?”

工作人员看了看电脑屏幕。

“老弟托我保管的钱,现在物归原主。”

王妈手持存折在银行大厅里愣了足足十分钟。

眼泪不停地流下来。

我从来没有见过她哭得这么厉害。

“妈,你没事吧?”我轻轻扶着她。

“我没事,就是有点激动。”

“这钱......”

“是你爸的钱。”王妈的声音很轻,“他一直在保护我。”

从银行出来,王妈的精神状态明显好了很多。

回到医院后,她主动要求医生使用最好的药物。

“钱够,尽量用好的。”

“您确定吗?这种进口药很贵的。”

“确定,我付得起。”

王妈的语气前所未有的坚定。

住院期间,我看到王妈经常一个人发呆。

有时候会对着窗外自言自语。

“老王啊,你这个人,活着的时候不告诉我,死了还要给我惊喜。”

“40年了,我以为我了解你,原来我什么都不知道。”

“你说你,把钱给姑姑保管,就不怕我和她闹矛盾?”

“你这是在赌我的性格呢,万一我去要钱了怎么办?”

我听着这些话,心里五味杂陈。

原来老王早就算计好了一切。

他知道王妈的性格,知道她不会主动去要钱。

也知道王妈如果遇到困难,姑姑一定会帮忙。

这比直接把钱留给王妈更加保险。

因为王妈如果知道有这么多钱,可能舍不得花。

但如果是姑姑给的,她就会安心接受。

老王的心思,真的比女人还细腻。

06

王妈住院一周后,病情稳定了很多。

出院那天,她主动提出要去看看姑姑。

“我要当面谢谢她。”

“妈,你身体刚好,要不改天再去?”

“不,今天就去,有些话必须当面说清楚。”

我们来到姑姑家,姑姑正在院子里晒被子。

看到我们来了,赶紧迎上来。

“王妹子,你怎么出院了?医生说可以了?”

“大姐,我来谢谢你。”王妈直接开门见山。

“谢什么?咱们是一家人。”

“那26万......”

姑姑打断了王妈的话。

“进屋说吧,外面风大。”

三个人坐在姑姑家的客厅里。

姑姑给我们倒了茶,然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你们兄妹俩这辈子,真是让我操心。”

“大姐,我想知道老王到底跟你说了什么。”王妈的语气很诚恳。

姑姑看了看王妈,又看了看我。

“既然你问了,我就都告诉你。”

“老王在医院的时候就找过我,说他的病可能不行了。”

“他让我帮他保管一笔钱,说是留给你的。”

“可为什么不直接给我?”

“他说你这个人太倔强,如果知道他有这么多钱,会觉得亏欠他。”

“而且你舍不得花,会一直攒着。”

“他说,必须等到你真正需要的时候,才能给你。”

“这样你才会安心地花这笔钱。”

听到这里,王妈的眼泪又开始往下掉。

“他还说什么了?”

“他说,你们夫妻AA制了一辈子,表面上算得清清楚楚。”

“其实他心里比谁都清楚,你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

“买菜的时候,你总是挑便宜的。”

“买衣服的时候,你总是舍不得。”

“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你总是先紧着他和孩子。”

“这些账,他心里都记着呢。”

姑姑说着说着,声音也有些哽咽。

“老王说,AA制算的是钱,算不了心。”

“他知道你的心都在这个家上,所以他也要把心都给你。”

“32万是他攒了40年的钱,一分都没舍得乱花。”

“就是想着有一天能派上用场。”

王妈听完后,捂着脸大哭起来。

“我还以为他不在乎我,原来......”

“傻妹子,老王要是不在乎你,能跟你过40年吗?”

“他这个人就是嘴笨,不会说甜言蜜语。”

“可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为你考虑。”

我在旁边听着,也忍不住红了眼圈。

原来老王的AA制,从来不是冷漠,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关爱。

他用最精明的计算,藏着最深情的关怀。

“大姐,那你是怎么知道我需要钱的?”王妈擦干眼泪问。

“我一直在关注你的情况,知道你生病住院了。”

“老王生前特别嘱咐过,如果你生病了,立刻把钱给你。”

“所以我昨天就去银行转账了。”

“要是早几天就好了,也不用你担心了。”

王妈摇摇头。

“不早不晚,正好。”

“老王肯定在天上看着呢,算准了时间。”

从姑姑家出来,王妈的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走路的步子都比以前轻快了很多。

“妈,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我感觉你爸还在身边。”

“他用他的方式,还在照顾着我。”

回到家,王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老王的存折拿出来。

那个空空的存折,现在对她来说有了不同的意义。

“以前我觉得这是个账本,现在我知道,这是一封情书。”

王妈把存折小心地收好,放在抽屉最里面。

和她自己的存折放在一起。

再也没有《新华字典》作为分界线。

07

王妈康复后,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

以前她总是很节俭,舍不得为自己买东西。

现在她开始学会享受生活。

“老王留给我的钱,我要好好花。”她经常这样说。

“这是他的心意,我不能辜负。”

王妈开始每周去一次美容院。

“以前舍不得,现在有老王的钱,我要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她还买了很多新衣服。

“老王生前总说我穿什么都好看,我要穿给他看。”

邻居张大妈经常来串门,看到王妈的变化很惊讶。

“王妹子,你怎么突然这么会享受了?”

“老王教我的。”王妈笑着说。

“他教你什么了?”

“他教我,AA制算的是钱,算不了心。”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说,表面上算账,心里要有爱。”

王妈开始逢人就讲老王的故事。

讲他们的AA制,讲那32万的温暖。

“以前我以为AA制是不相信对方,现在我知道,那是另一种信任。”

“老王相信我能管好自己的钱,我也相信他能管好他的钱。”

“可我们都把对方放在心里最重要的位置。”

有一次我陪王妈去买菜,遇到了以前的老邻居。

“王妈,听说老王给你留了不少钱?”

“是啊,32万呢。”王妈很坦然地说。

“这么多?他平时看起来不像有钱人啊。”

“他从来不乱花钱,都是为我攒着呢。”

“那你们以前怎么还AA制?”

“AA制是明算账,心里有数不糊涂。”

“可心里的账,比钱更重要。”

王妈的话让我想起了老王生前说过的话。

“AA制让我们保持独立,也让我们学会珍惜。”

“因为每一分钱都算得清楚,所以每一份情也就格外珍贵。”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老王和王妈的AA制,表面上是分工明确,实际上是互相成全。

他们用最理性的方式,维护着最感性的关系。

用最精明的计算,守护着最纯真的情感。

王妈现在每天都会跟老王的照片说话。

“老王啊,今天我买了件新裙子,花了398块。”

“以前我肯定舍不得,可这是你的钱,我花得很开心。”

“你看,我现在是不是比以前漂亮了?”

“下次投胎,咱们还做夫妻,还实行AA制。”

“不过下次你要提前告诉我,你有多少私房钱。”

每次听到王妈这样说话,我都觉得很温暖。

原来爱情最好的样子,就是这样。

不需要太多甜言蜜语,也不需要太多浪漫举动。

只要在关键时刻,能为对方考虑,就已经足够了。

08

现在的王妈,对AA制有了全新的理解。

她经常跟我说:“AA制不是冷漠,是另一种温暖。”

“你爸用了40年时间告诉我,最精明的计算背后,可以藏着最深情的关怀。”

“表面上我们算得清清楚楚,实际上心里比谁都糊涂。”

“糊涂得只知道爱对方,什么都为对方考虑。”

那32万元,最终还是回到了最应该的地方。

不过现在王妈花钱的时候,再也不会算得那么仔细了。

“反正是老王的钱,他舍得给我,我就舍得花。”

“这是我们夫妻40年来的第一次合作花钱。”

“感觉真好。”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老王还在,看到王妈现在的样子,一定会很开心。

他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为王妈安排了一个温暖的晚年。

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浪漫的事情了。

上个月,王妈搬到了老年公寓。

那里环境很好,还有很多同龄的朋友。

“我要把老王的钱花在最值得的地方。”她说。

“什么是最值得的地方?”

“让自己开心,让他安心。”

搬家那天,王妈特意带上了老王的照片。

放在新房间最显眼的地方。

“老王,咱们搬新家了。”

“这次不用AA制了,全部我来出钱。”

“你就安心看着我享福吧。”

邻居们都说王妈现在过得很幸福。

“虽然老王不在了,可看起来比以前还开心。”

王妈总是笑着回答:

“因为我知道他一直在身边。”

“AA制算的是钱,算不了心。”

“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这就是我家的AA制故事。

一个关于精明计算和深情关怀的故事。

一个关于表面冷漠和内心温暖的故事。

一个关于32万元和40年感情的故事。

现在每次看到王妈开心的样子,我都会想起老王生前说过的话:

“钱是身外之物,可情是心里的宝贝。”

“AA制算清了钱,算不清情。”

“这辈子能遇到你妈这样的女人,是我最大的幸运。”

或许这就是爱情最好的诠释。

不在于形式如何,而在于心意如何。

老王用他的方式爱了王妈40年。

王妈也会用她的方式,把这份爱延续下去。

直到她也去找老王的那一天。

那时候,他们可以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实行AA制。

一起算账,一起生活,一起白头到老。

来源:阿妞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