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子嫁出国20年没回家,60岁母亲去看望,见到女婿后却愣住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1 07:59 1

摘要:“这边的房价比上海便宜一些。”小雅笑了笑,“而且我们两个人赚钱。”

文:一才

“妈,他回来了。”女儿林小雅的声音在门口颤抖着响起。

王美华转过身,看到站在门口的那个男人时,整个世界好像静止了。

“这不可能...”她喃喃自语,手中的茶杯差点滑落。

01

王美华坐在上海老房子的沙发上,手里拿着手机。

屏幕上显示着上次与女儿视频通话的时间:三个月前。

她点开通话记录,那些简短的对话历历在目。

“妈,我很忙,下次再聊。”

“小雅,你最近好吗?”

“还行,工作很多。”

“那你老公呢?他好吗?”

“他也忙,总是在出差。”

每次都是这样匆匆结束。

王美华放下手机,望向窗外的梧桐叶。

2025年的上海深秋,叶子黄得像她的心情。

六十岁的她,独自生活在这套两室一厅的老房子里。

女儿林小雅已经离开二十年了。

2005年大学毕业后,小雅就去了加拿大读研究生。

当时说好的两年学制,结果一去不返。

先是工作签证,后来是移民,再后来是结婚。

一切都在大洋彼岸发生,王美华只能通过零星的电话了解。

“小雅说她在多伦多买了房子。”

“小雅说她结婚了。”

“小雅说她老公是华人,做生意的。”

除了这些简单的信息,王美华对女儿的生活一无所知。

她甚至没见过女婿的正脸,只在视频通话时匆匆瞥见过背影。

这些年来,王美华一直在攒钱。

每个月的退休金,除了基本生活开支,她都存了起来。

邻居李阿姨经常劝她:“美华,你一个人也要过得好一点。”

“我要去看小雅。”王美华总是这样回答。

“那么远,语言又不通,你一个人怎么去?”

“总要试试。”

02

签证办理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王美华第一次走进加拿大领事馆,心跳得像擂鼓。

“您去加拿大的目的是什么?”签证官用英文问。

翻译告诉她问题内容。

“探望女儿。”王美华用中文回答,声音有些颤抖。

“您女儿在加拿大多长时间了?”

“二十年。”

“您为什么现在才去看她?”

这个问题让王美华沉默了很久。

为什么呢?

是因为舍不得钱?

是因为害怕语言不通?

还是因为害怕发现女儿过得并不如她想象的那样好?

“我想她了。”最终她只说了这四个字。

一个月后,签证批下来了。

王美华拿着护照,手都在发抖。

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本护照,也是第一次出国。

收拾行李的时候,她几乎把整个上海都要搬过去。

咸菜、榨菜、老干妈、五香豆干。

还有小雅小时候最爱吃的大白兔奶糖。

虽然知道加拿大什么都能买到,但她还是忍不住往箱子里塞。

“这是妈妈的味道。”她对着镜子说,“小雅一定想念这些。”

出发前一天晚上,王美华失眠了。

她躺在床上,想象着见到女儿的画面。

小雅会不会变得很洋气?

她的英文是不是已经比中文好了?

她的丈夫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们有孩子吗?

如果有,为什么从来没提过?

一个个问题在脑海里翻滚,直到天亮。

飞机起飞的那一刻,王美华紧紧抓住扶手。

她从来没有飞过这么高,也从来没有离家这么远。

透过舷窗看下去,上海越来越小,最后消失在云层中。

她闭上眼睛,开始想念那个熟悉的家。

十四个小时的飞行,王美华几乎没怎么睡。

她时而兴奋,时而紧张,时而担忧。

空姐问她要不要水的时候,她总是点头说谢谢。

虽然听不懂英文,但礼貌是相通的。

03

多伦多机场比王美华想象中大得多。

她拖着行李箱,跟着人流往前走。

到处都是英文标识,她一个字都不认识。

正在四处张望的时候,她听到了熟悉的声音。

“妈!”

王美华回头,看到了林小雅。

二十年没见的女儿,站在不远处朝她挥手。

小雅穿着一身黑色大衣,头发染成了栗色,化着淡妆。

看起来很精神,但眼神中有一种说不出的疲惫。

“小雅!”王美华几乎是跑过去的。

母女相拥的那一刻,王美华眼泪就下来了。

“妈,你怎么瘦了这么多?”小雅也哭了。

“你也是,脸怎么这么小?”

“在这边生活习惯了,吃得比较清淡。”

她们拥抱了很久,直到周围的人都投来目光。

走出机场的时候,王美华第一次感受到了加拿大的空气。

很清新,但也很陌生。

小雅开着一辆白色的SUV。

“这是你们的车?”王美华问。

“是的,买了三年了。”

“挺好的,看起来很贵。”

“还行,这边买车比国内便宜。”

车子开出机场,进入高速公路。

王美华看着窗外的风景,心情复杂。

这里的房子都很矮,院子很大。

天空也比上海的蓝很多。

“这就是你生活的地方啊。”她感慨道。

“习惯了就好。”小雅说,“刚来的时候也很不适应。”

“那时候为什么不回来?”

小雅沉默了一会儿:“已经走了这么远,总不能半途而废。”

车子开进一个高档社区。

房子都是独栋的,有花园,有车库。

“你们就住在这里?”王美华有些吃惊。

“是的,买了五年了。”

“这得多少钱啊?”

“这边的房价比上海便宜一些。”小雅笑了笑,“而且我们两个人赚钱。”

车子停在一栋米色的房子前。

房子有两层,院子里种着各种王美华叫不出名字的花。

“真漂亮。”王美华由衷地赞叹。

“妈,欢迎来到我们家。”小雅说。

推开门的那一刻,王美华被眼前的装修震撼了。

简约的北欧风格,宽敞的客厅,落地窗,高档的家具。

这比她在上海的老房子好太多了。

“小雅,你们过得真好。”她说。

“还可以吧。”小雅的表情有些不自然,“妈,你累了吧?我给你准备了房间。”

客房在二楼,有独立的卫生间。

王美华放下行李,坐在床边休息。

从窗户往外看,能看到社区的花园和远处的湖。

“这里真安静。”她想。

楼下传来小雅准备晚餐的声音。

王美华下楼去帮忙。

“妈,你休息就行,我来做。”

“我也闲着没事。”

母女俩一起在厨房忙碌,就像回到了小雅还在上海的时候。

“你老公呢?”王美华问。

“他在工作,晚上才回来。”

“做什么工作这么忙?”

“贸易公司,经常要出差。”

小雅的回答有些含糊。

王美华想继续问,但看到女儿眼神中的闪躲,就没有追问。

04

在多伦多的第三天,王美华开始观察女儿的日常生活。

小雅每天早上七点起床,洗漱完毕后会在厨房待很久。

她总是对着手机发呆,有时还会突然接起电话。

“是的,我知道了。”

“不行,今天不行。”

“给我点时间考虑。”

这些话都是用英文说的,王美华听不懂内容。

但她能感觉到女儿声音中的紧张。

“小雅,谁的电话?”

“工作上的事情。”小雅总是这样回答。

“你也工作吗?”

“做一些兼职,在家就能做。”

王美华想问更多,但小雅已经转身去了阳台。

在阳台上,她会站很久,望着远处的湖发呆。

有时候,王美华会看到她在偷偷抹眼泪。

“小雅,你怎么了?”

“没什么,妈,只是想起一些往事。”

这让王美华更加担心。

女儿明明在加拿大生活得很好,为什么会哭呢?

第四天,小雅带王美华去超市购物。

加拿大的超市确实很大,什么都有。

但王美华注意到,小雅买东西的时候总是很紧张。

她会不停地看手机,时而接电话,时而发信息。

“小雅,你在忙什么?”

“没什么,妈,只是确认一些事情。”

在收银台排队的时候,小雅突然接到一个电话。

她的脸色立刻变了。

“什么?现在?”她用英文急促地说着什么。

王美华虽然听不懂,但能感觉到情况不对。

“我知道了,我会处理的。”小雅挂了电话。

“怎么了?”王美华问。

“没事,工作上有点急事。”

回家的路上,小雅一直在发信息。

她开车的时候都显得心不在焉。

“小雅,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妈,我没事,真的。”

但她的声音在颤抖。

晚上,王美华躺在床上睡不着。

她隐约听到楼下有电话铃声。

小雅接电话的声音很小,但语气很激动。

第二天早上,王美华发现小雅的眼睛红肿。

“昨晚没睡好吗?”

“可能是时差还没调过来。”小雅勉强笑了笑。

王美华心里更加不安。

女儿在隐瞒什么,这一点她很确定。

下午,邻居Mrs. Johnson过来串门。

她是个很友善的白人老太太,会说一点中文。

“你女儿很好。”她对王美华说。

“谢谢,她确实很乖。”

“但是...”Mrs. Johnson欲言又止。

“什么?”

“没什么,我只是觉得她最近压力很大。”

“为什么这么说?”

“她经常一个人在院子里待到很晚,有时候我听到她在打电话,声音很大。”

这让王美华更加担心。

连邻居都能感觉到女儿的异常。

“Mrs. Johnson,她老公呢?你见过吗?”

老太太的表情变得有些奇怪。

“见过几次,很少在家。”

“他人怎么样?”

“我不太了解。”她的回答很含糊。

第五天,王美华决定直接问女儿。

“小雅,你是不是有什么困难?”

“妈,我真的没事。”

“那你老公呢?我来了这么多天,怎么还没见到他?”

小雅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他...他出差了。”

“什么时候回来?”

“这几天就回来。”

“我想见见他。”

“妈,你见到他的。”小雅避开了王美华的目光。

王美华感觉女儿在撒谎。

这种感觉让她很难受。

自己的女儿,为什么要对她撒谎?

05

第六天傍晚,小雅突然变得异常兴奋。

“妈,他今天晚上回来。”

“真的吗?”王美华也兴奋起来。

“真的,他刚给我打电话,说六点左右到家。”

小雅开始忙碌地准备晚餐。

她把最好的餐具都拿了出来,还特意换了一身正式的衣服。

“小雅,你怎么这么紧张?”

“没有啊,只是想让你们第一次见面愉快一些。”

但王美华能感觉到女儿的紧张。

她的手在微微颤抖,说话的声音也有些不自然。

“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王美华问。

“很好的人,妈,你会喜欢他的。”

“他多大了?”

“比我大几岁。”

“做什么生意的?”

“进出口贸易。”

“家里还有什么人?”

小雅停下手中的动作,沉默了一会儿。

“他父母都在中国。”

“那为什么不回国发展呢?”

“这边机会更多一些。”

王美华觉得女儿的回答有些敷衍。

但她没有继续追问。

六点钟,小雅开始频繁地看表。

她在客厅里来回踱步,时而整理沙发垫,时而调整花瓶的位置。

“小雅,你坐下休息一会儿。”

“我不累,妈。”

六点半,小雅又去厨房检查了一遍菜。

“都准备好了吗?”王美华问。

“好了,就等他回来了。”

王美华看着女儿忙碌的背影,心情复杂。

二十年了,她终于要见到女婿了。

这个把她女儿娶走的男人,这个让她女儿定居异国的男人。

她既期待,又紧张。

七点钟,门铃响了。

小雅像触电一样弹起来。

“他回来了!”她的声音在颤抖。

王美华的心跳也加速了。

她整理了一下衣服,在心里想着该说什么。

小雅走向门口,手放在门把手上停顿了几秒。

“妈,准备好了吗?”她回头问。

“准备好了。”王美华点点头。

小雅深吸一口气,打开了门。

“妈,他回来了。”她的声音在门口颤抖着响起。

王美华站起身,准备迎接这个重要的时刻。

06

王美华转过身,看到站在门口的那个男人时,整个世界好像静止了。

“这不可能...”她喃喃自语,手中的茶杯差点滑落。

这张脸,她见过。

不是在照片里,不是在视频通话中,而是在二十多年前的办公室里。

那个每天都会炫耀儿子的老张,那个总是拿着儿子照片给同事们看的老张。

他的儿子,叫什么来着?

张建国。

“这不可能...”王美华喃喃自语,手中的茶杯差点滑落。

“妈,你怎么了?”小雅注意到了母亲的异常。

王美华盯着门口的男人,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那个男人也愣住了,他看着王美华,眼神中同样充满了困惑。

“您是...?”他用中文问道。

“你...你是张建国?”王美华的声音在颤抖。

“您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张建国更加困惑了。

小雅看看母亲,又看看丈夫,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妈,你们认识?”

王美华缓缓走向张建国,仔细端详着他的脸。

时间过去了二十多年,但那些轮廓还是能够辨认。

“你父亲...是不是叫张志强?”

张建国的眼睛瞪大了。

“您认识我父亲?”

王美华点点头,眼泪突然涌了出来。

“我们是同事,在同一个工厂工作了十几年。”

“什么?”小雅惊呆了。

“他天天拿着你的照片给我们看,说儿子在加拿大读MBA,将来肯定有出息。”

王美华的声音哽咽了。

“我还记得,你当时穿着学士服的那张照片,他看了不知道多少遍。”

张建国也红了眼眶。

“那您就是...王美华王阿姨?”

“你记得我?”

“当然记得,我爸经常提起您。他说您人特别好,工作特别认真。”

小雅站在一旁,完全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巧合惊呆了。

“所以...你们早就认识?”

“小雅,你怎么从来没提过你公公的名字?”王美华问。

“我...我不知道这有什么关系啊。”小雅也被搞糊涂了。

张建国走向王美华,声音有些激动。

“王阿姨,我爸说您特别照顾他,每次他生病都是您帮忙顶班。”

“那都是应该的,我们是老同事嘛。”

“还有,您还给我寄过生日礼物,一套《四大名著》的连环画。”

王美华想起来了,那是1998年的事情。

“你还记得啊?”

“当然记得,我到现在还保存着呢。”

小雅看着眼前的画面,心情五味杂陈。

“所以,这就是传说中的缘分吗?”

王美华和张建国同时笑了起来。

“小雅,你知道吗?你爸经常跟我们说,将来一定要让我见见他的儿媳妇。”

“我爸也经常说,要带我回国看看他的老同事们。”张建国接话道。

“那他怎么没回来?”

张建国的表情暗淡下来。

“他五年前就去世了。”

王美华愣住了。

“什么时候的事?”

“2020年,突发心梗。”

“我怎么不知道?”

“那时候我们联系少了,而且正赶上疫情,我也没能回国。”

王美华眼泪又下来了。

“老张...他走得那么早。”

“是啊,他一直想回来看看老同事们的。”

小雅递过纸巾,自己也红了眼眶。

“对不起,我不知道这些。”

“不是你的错,小雅。”王美华擦了擦眼泪,“这可能就是老张在天有灵,让我们见面的。”

张建国点点头。

“我爸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我娶个好媳妇,现在看来,他的眼光真好。”

“小雅确实是个好孩子。”王美华笑了。

“那我们现在算是一家人了?”小雅问。

“本来就是一家人。”王美华和张建国异口同声地说。

三个人都笑了起来。

这个意外的重逢,让这个家庭突然有了更深的联系。

07

有了这层关系,三个人之间的交流变得自然很多。

张建国不再是陌生的女婿,而是老同事的儿子。

王美华也不再是挑剔的岳母,而是父亲的老朋友。

“建国,你爸当年特别爱炫耀你。”王美华说。

“是吗?他都说什么了?”

“说你成绩好,长得帅,还特别孝顺。”

“我妈也经常这么说。”张建国不好意思地笑了。

“你妈身体还好吗?”

“挺好的,就是有点高血压,在老家养着呢。”

“你应该把她接过来。”

“我们也想,但她舍不得老家。”

小雅在一旁听着,心情复杂。

原来丈夫还有这样的过去,她竟然一无所知。

“建国,你为什么从来没跟我说过这些?”

“我以为你不感兴趣。”张建国有些尴尬,“而且我爸去世后,我就不太愿意提起他。”

“为什么?”

“太难过了。”

王美华拍了拍张建国的手。

“孩子,你爸会为你骄傲的。”

“王阿姨,您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还叫王阿姨?”王美华笑了,“叫妈吧。”

张建国愣了一下,然后点点头。

“妈。”

这一声“妈”让王美华心里暖暖的。

就像真的多了一个儿子。

晚饭的时候,张建国主动给王美华夹菜。

“妈,多吃点,这个菜是小雅专门为您做的。”

“谢谢,建国真贴心。”

“我爸从小就教育我要孝顺长辈。”

“你爸是个好人。”王美华感慨道。

“您能这么说,我爸在天之灵也会高兴的。”

小雅看着这温馨的画面,心里的疑虑也慢慢消散。

这些天她一直紧张不安,就是担心母亲不喜欢建国。

现在看来,她的担心是多余的。

“妈,您打算在这里住多久?”小雅问。

“本来想住一个月,现在看来得多住一段时间。”

“为什么?”

“我要好好了解一下建国,替你爸把把关。”王美华开玩笑地说。

“妈,您就别操心了。”小雅笑了。

“当然要操心,你是我唯一的女儿。”

张建国放下筷子,表情变得认真。

“妈,有件事我想跟您说。”

“什么事?”

“其实,我和小雅这些年过得并不容易。”

王美华愣住了。

“怎么说?”

“刚来加拿大的时候,我们两个人都很孤独。语言不通,文化不同,工作也不好找。”

小雅接话道:“有时候我们会坐在这个客厅里哭,想家想得不行。”

“那为什么不回国?”

“已经走了这么远,总不能半途而废。”张建国说。

“而且我们相信,只要努力,总会有好日子的。”

王美华看着这对年轻夫妻,心疼得不行。

“你们辛苦了。”

“不辛苦,现在一切都好起来了。”小雅笑了。

“是啊,尤其是妈您来了,我们家就更完整了。”张建国说。

王美华眼泪又下来了。

这次不是因为难过,而是因为感动。

女儿找到了一个好丈夫,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作为母亲,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08

接下来的几天,王美华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张建国每天下班都会给她带小礼物。

有时是中式点心,有时是保健品。

“妈,这个钙片很好,您每天吃一粒。”

“建国,你太破费了。”

“不破费,您的身体最重要。”

小雅也变得更加开朗。

她不再接那些神秘的电话,也不再偷偷抹眼泪。

“妈,我带您去看看多伦多的风景。”

“好啊,我也想到处走走。”

她们去了CN塔,去了尼亚加拉大瀑布。

每到一个地方,小雅都会给王美华拍照。

“妈,您笑一个。”

“这样好看吗?”

“特别好看,回去给邻居们看看。”

在瀑布前,王美华感慨万千。

“小雅,妈这辈子从来没见过这么壮观的景象。”

“那您以后要经常来。”

“会的,妈答应你。”

晚上回到家,三个人一起包饺子。

王美华教张建国擀皮,小雅负责调馅。

“建国,手法不对,要这样转着擀。”

“妈,我学会了。”

“小雅,馅里再加点胡椒粉。”

“知道了,妈。”

包饺子的时候,他们聊了很多。

聊小雅小时候的趣事,聊张建国的工作,聊对未来的规划。

“建国,你们有孩子的计划吗?”王美华问。

小雅和张建国对视了一眼。

“有啊,妈,我们正在努力。”小雅说。

“那就好,我还等着抱外孙呢。”

“到时候您就常住加拿大,帮我们带孩子。”张建国说。

“那感情好,妈就不用一个人在上海了。”

王美华心里暖暖的。

这种感觉,就像回到了小雅还在身边的时候。

第十天的晚上,王美华给上海的邻居李阿姨打电话。

“美华,你在加拿大怎么样?”

“特别好,小雅过得很幸福。”

“那就放心了。”

“她老公是个好孩子,对她很好。”

“那你什么时候回来?”

“再住一段时间,我舍不得走了。”

挂了电话,王美华走到阳台上。

多伦多的夜景很美,星星也比上海的亮。

小雅走过来,递给她一杯热茶。

“妈,您在想什么?”

“我在想,这二十年你一个人在这里,一定很孤独吧。”

“有时候是很孤独,但现在不了。”

“为什么?”

“因为我有建国,现在又有您了。”

母女俩相视而笑。

“小雅,妈以前太固执了,总觉得你应该回国。”

“妈,我理解您的想法。”

“现在我明白了,只要你过得好,在哪里都一样。”

“谢谢您,妈。”

“傻孩子,说什么谢谢。”

09

王美华最终在加拿大住了两个月。

这两个月里,她不仅见证了女儿的幸福,也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新方向。

临走前一天,张建国特意请假陪她。

“妈,您真的要走吗?”

“不走不行啊,签证快到期了。”

“那您下次什么时候来?”

“明年春天吧,到时候看樱花。”

“好,我们等您。”

小雅在收拾行李的时候,眼泪一直在掉。

“妈,我真舍不得您走。”

“傻丫头,又不是不回来了。”

“那您在上海要照顾好自己。”

“知道了,你们也要照顾好自己。”

最后一顿晚餐,张建国做了满桌的菜。

“妈,这些都是您爱吃的。”

“建国真有心。”

“您教会了我很多做菜的技巧。”

“以后要好好照顾小雅。”

“我会的,妈,您放心。”

吃饭的时候,王美华突然想起了什么。

“建国,你妈妈的电话号码给我一个。”

“您要给我妈打电话?”

“是啊,我们以前都是老张的家属,应该联系联系。”

“好的,我这就给您。”

当天晚上,王美华给张建国的母亲打了电话。

“您好,请问是张嫂吗?我是王美华。”

“王美华?工厂的那个王美华?”

“是的,没想到我们的孩子结婚了。”

两个老人在电话里聊了一个多小时。

从孩子们的恋爱说到现在的生活,从对去世老伴的思念说到对未来的期望。

“美华,我们真是太有缘了。”

“是啊,老张在天有灵,肯定会高兴的。”

“改天我去上海看你。”

“欢迎,我给你做好吃的。”

挂了电话,王美华心情格外好。

不仅女儿有了幸福的归宿,自己也有了新的朋友。

第二天在机场送别的时候,三个人都哭了。

“妈,您保重身体。”小雅抱着王美华不松手。

“你也是,要按时吃饭,别总熬夜。”

“妈,您一路平安。”张建国也红了眼眶。

“建国,替妈照顾好小雅。”

“我一定会的。”

上飞机前,王美华回头看了一眼。

女儿和女婿站在机场大厅里,向她挥手。

这一刻,她的心是满的。

飞机起飞后,王美华望着窗外的云层。

这次加拿大之行,给了她太多惊喜。

不仅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女儿,还意外重逢了老同事的儿子。

更重要的是,她真正理解了女儿的选择。

爱情不分国界,家的定义也不局限于地理位置。

只要心在一起,天涯海角都是家。

回到上海后,王美华的生活变得充实起来。

她开始学习英语,为下次去加拿大做准备。

她也开始使用微信,和女儿每天视频通话。

“妈,您今天学了什么?”

“Hello, how are you?”

“发音很标准呢。”

“我要努力学,这样下次去就能和建国用英语聊天了。”

邻居李阿姨经常来串门。

“美华,你现在气色真好。”

“那当然,女儿过得好,我就放心了。”

“看你现在这么积极学英语,真让人佩服。”

“人活到老,学到老嘛。”

半年后,王美华收到了一个惊喜。

小雅怀孕了。

“妈,我有好消息告诉您。”小雅在视频里兴奋地说。

“什么好消息?”

“我怀孕了!”

王美华激动得差点把手机掉了。

“真的吗?”

“真的,刚检查出来。”

“太好了,我要当外婆了!”

张建国也出现在视频里。

“妈,您准备什么时候来?”

“现在就去!”王美华兴奋地说。

“那您得先办签证。”

“我这就去办!”

挂了视频,王美华立刻开始准备。

这一次,她要去加拿大照顾女儿坐月子。

这一次,她要亲眼看着外孙出生。

这一次,她要真正成为这个跨国家庭的一分子。

生活就是这样,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你最大的惊喜。

王美华想起了老张。

“老张,你看到了吗?我们的孩子都很幸福。”

风吹过梧桐叶,仿佛在回应她的话。

有些故事的结局,比想象中的还要美好。

来源:阿妞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