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调令已经下来了,没有选择。”林晓雨看着手中的红头文件,声音平静得像湖水。
文:一才
“晓雨,你真的要回去?”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担忧。
“调令已经下来了,没有选择。”林晓雨看着手中的红头文件,声音平静得像湖水。
“可是那里有你的……”
“过去的事了。”她轻声打断,“况且,也该面对了。”
窗外的雨声渐渐变小,就像八年前那个夜晚,她最后一次离开那座小城时的心情——复杂而模糊。
高铁在山间穿行,窗外的景色开始变得熟悉起来。
林晓雨紧握着手中的咖啡杯,温热的液体已经凉透。
三十五岁的她,脸上有了岁月的痕迹,但气质依然优雅。
八年前的那次离别,她以为再也不会回到这里。
命运总是喜欢开玩笑。
列车缓缓驶入站台,“宁县站到了”的广播声响起。
她深吸一口气,拖着行李箱走下列车。
小县城的火车站还是老样子,甚至连那块“欢迎您”的标牌都没有换过。
出租车司机是个健谈的中年人。
“姑娘是回来工作的吧?看样子是个文化人。”
“嗯,刚调过来。”
“那好,我们这地方虽然不大,但人情味浓,你会喜欢的。”
车窗外的街道一点点展开,每一个转角都勾起她的回忆。
那家她和张浩经常去的面馆,那条他们散步的河堤,那个她买菜的小市场。
一切都在,只是时间过去了八年。
宾馆的服务员热情地接待了她。
“您是新来的副局长吧?我们早就听说了。”
“消息传得真快。”她苦笑。
“小地方嘛,有点风吹草动大家都知道。”
房间在三楼,窗户正好能看到县政府大楼。
明天就要去那里报到了。
她坐在床边,拿出手机,通讯录里“张浩”的名字还在。
手指在屏幕上停留了很久,最终还是放下了。
夜晚的小城很安静,远山的轮廓在月光下显得朦胧。
她失眠了。
02
县政府办公楼比记忆中新了一些。
门卫是个陌生的老头,客气地为她指路。
“林副局长,您好,我是办公室主任王建国。”
接待她的是个精神矍铄的中年男人。
“王主任好,以后请多指教。”
“不敢不敢,您是省里下来的干部,我们学习还来不及呢。”
办公室在二楼,窗户朝南,采光很好。
墙上挂着一幅山水画,桌上摆着一盆绿萝。
“这绿萝是前任留下的,我想您可能会喜欢。”王建国说。
“很好,我喜欢植物。”
“那就好,有什么需要随时找我。”
王建国离开后,她一个人坐在办公桌前。
抽屉里有几份待处理的文件,她翻看着,试图让自己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午休时间,她到楼下的小餐厅吃饭。
“林副局长?”
一个声音让她回头。
“是我,李明,你还记得我吗?”
是张浩的大学同学,当年经常来家里做客。
“李明!当然记得,你现在在这里工作?”
“在教育局,没想到你回来了。”
两人坐下聊天,氛围有些微妙。
“张浩他……还好吗?”她终于问出了这个问题。
“他挺好的,现在在市里工作,结婚三年了,孩子都两岁了。”
她点点头,心里五味杂陈。
“老爷子身体还好吗?”
“张叔叔啊,身体还行,就是有点孤单,张浩搬出去后,就他一个人住老房子。”
“是吗。”
“其实老爷子经常念叨你,说你是他见过最好的孙媳妇。”
这句话让她的眼眶有些湿润。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过去是过去,但感情这东西,哪有那么容易忘记。”
下午的工作她有些心不在焉。
脑海里总是浮现出公公的身影。
那个温和的老人,曾经那么疼爱她。
离婚的时候,公公私下给了她五万块钱。
“晓雨,这钱你拿着,到外地好好生活,别委屈了自己。”
“爸,我不能要。”
“你在我们家这么多年,这是应该的。”
那时候她哭得稀里哗啦。
八年过去了,她在省城工作顺利,经济上早就不缺什么。
但公公的好,她一直记着。
工作的第三天,她路过菜市场。
那家卖糕点的老店还在,招牌有些褪色,但依然醒目。
公公最爱吃他们家的绿豆糕,每次都说比外面买的正宗。
她记得以前每年中秋,都是她负责来这里买糕点。
公公总是笑着说:“晓雨买的最合我口味。”
她犹豫了一下,脚步停在店门口。
八年了,这个习惯还深深印在记忆里。
她走了进去。
店里的香甜味道扑面而来,和记忆中一模一样。
“要点什么?”
老板娘还是当年那个老板娘,头发白了不少。
“绿豆糕,要最好的。”
她的声音有些颤抖。
“好嘞,刚出炉的,还热着呢。”
老板娘麻利地装好糕点,动作还是那么熟练。
热气透过包装纸传到她手心,温暖得让人想哭。
“是买给老人吃的吧?老人家都爱这一口。”
老板娘笑着说,眼神很慈祥。
“嗯,给一位长辈。”
她不敢说是给前公公,怕解释起来太复杂。
走出糕点店,她又去了药店。
街道两边的店铺变了不少,但这条路她闭着眼睛都能走。
“有什么好的补品吗?给老人用的。”
她对着药店的年轻店员问道。
“这个人参片不错,老人家吃了对身体好,补气养血。”
店员很热情地介绍着。
“价格怎么样?”
“不贵,一盒一百八十块,能吃一个月。”
“就要这个。”
她毫不犹豫地付了钱。
公公的身体一直不太好,这些年不知道怎么样了。
提着东西回到宾馆,她坐在床上发呆。
糕点的香味在房间里弥漫开来。
她想起公公收到礼物时总是很开心的样子。
到底要不要去看公公?
这个念头在心里斗争了整个晚上。
她一会儿觉得应该去,毕竟是长辈。
一会儿又担心会不会给大家添麻烦。
翻来覆去,几乎没怎么睡。
第二天是周末,她没有安排。
早上起来,阳光很好,透过窗帘洒在地板上。
她换了一身休闲的衣服,米色的毛衣,深蓝色的牛仔裤。
这是公公以前最喜欢的搭配,说她穿起来像个大学生。
拿起昨天买的东西,袋子比预想的要重。
心里做了决定。
出租车很快到了老房子的小区。
司机从后视镜里看了她一眼:“到了,这个小区挺老的。”
“是的,很老了。”她轻声回答。
这里还是八年前的样子,甚至连楼下的那棵梧桐树都没怎么变。
只是树更高了,叶子更茂密了。
她记得春天的时候,这棵树会开满紫色的花。
公公总是站在阳台上看这棵树。
她站在楼下,心跳得很快。
手心出了汗,紧紧握着装着糕点的袋子。
“林晓雨,别紧张,就是去看看一个长辈。”她对自己说。
但心跳还是控制不住地加速。
爬楼梯的时候,每一步都很沉重。
这栋楼没有电梯,和以前一样。
楼梯的扶手还是那么光滑,被无数双手摸过。
二楼,三楼,四楼。
每上一层,她就更紧张一分。
门牌号码还是那个——4-2。
黑色的数字,略有些褪色。
她站在门前,深呼吸。
空气中有淡淡的饭菜香味,很家常的味道。
手抬起来,又放下。
如此反复几次,手指都有些发抖。
最终还是按了门铃。
“叮咚——”
清脆的铃声在走廊里回荡。
没有人应答。
她侧耳听了听,房间里很安静。
她又按了一次。
这次按得稍微用力一些。
还是没有声音。
也许公公出去了,去菜市场或者去公园散步。
她正准备离开,突然想起以前公公有午睡的习惯,可能没听见。
年纪大了,觉也比较沉。
试着推了推门。
门竟然没锁。
这让她有些意外,以前公公出门都是要锁门的。
“爸?”她轻声叫了一句。
声音在房间里显得特别突兀。
没有回应。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进去。
玄关的鞋柜上放着一双老人鞋,鞋面很干净。
客厅还是老样子,沙发的位置都没变。
电视开着,声音很小,正在播放一个养生节目。
茶几上放着半杯茶,杯壁上还有水珠,说明刚刚倒的。
还冒着热气,像一缕轻烟慢慢升起。
说明公公刚刚还在这里。
也许是去卫生间了,或者在阳台上。
“爸,是我,晓雨。”她又叫了一声。
声音比刚才大了一些,但还是很小心。
卧室的门微微开着,露出一条缝隙。
她走过去,脚步很轻。
轻轻推开门。
瞬间,她愣住了。
房间里整整齐齐摆放着她和张浩结婚时的照片,那些她以为早就被收起来的合影,此刻正安静地立在各个角落。
墙上还挂着她当年亲手绣的那幅牡丹十字绣,丝毫没有褪色的痕迹。
梳妆台上,她当年落下的化妆品盒子依然在那里,甚至连那瓶她最爱的香水都还在。
窗台上,那盆她当年种的茉莉花不仅还活着,而且被照料得郁郁葱葱,正开着白色的小花。
公公坐在藤椅上,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贺卡——那是她当年给他写的生日祝福。
看到她进来,老人的眼中瞬间充满了泪水。
04
“晓雨?真的是你吗?”
公公的声音有些颤抖,眼睛里写满了不敢置信。
“爸,是我,我回来了。”
她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我就知道你会回来的,我一直在等你。”
老人从椅子上颤颤巍巍地站起来。
她快步走过去,扶住了他。
“爸,您怎么还保留着这些?”
“这些都是你的东西,我怎么能丢掉呢。”
公公的手轻抚着那张贺卡。
“这是你给我写的第一张生日卡片,你还记得吗?”
“记得,那时候我刚嫁过来,不知道给您买什么,就手写了一张卡片。”
“你写得那么用心,每个字都很漂亮。”
“您还记得上面写的什么吗?”
“当然记得,'愿爸爸身体健康,笑口常开,我会像女儿一样孝顺您'。”
老人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
她彻底控制不住眼泪了。
“这些年我一直想来看您,但是……”
“我懂的,孩子,我都懂。”
公公拍拍她的手。
“你看,这茉莉花开得多好,它好像知道你要回来。”
“您一直在照顾它?”
“当然,这是你种的,我怎么能让它死掉。”
“还有这些化妆品……”
“那天你走得匆忙,落下了这些,我就一直给你保存着。”
“可是这么多年……”
“时间长短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意。”
两人坐在床边,就像当年她刚嫁过来时一样。
“爸,这些年您身体怎么样?”
“还行,就是有点孤单。”
“张浩他……”
“他现在有自己的小家,我理解。”
“新儿媳妇对您好吗?”
公公沉默了一会儿。
“她是个好孩子,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少了什么?”
“少了那种发自内心的亲近,她对我客气,但始终隔着一层。”
“也许需要时间。”
“也许吧,但我这个年纪,还有多少时间呢。”
这话说得她心里一阵难受。
“爸,您别这么说。”
“晓雨,你知道我为什么保留这些吗?”
“为什么?”
“因为在我心里,你才是我真正的孙媳妇。”
这句话让她的心情更加复杂。
“爸……”
“我知道你和张浩已经不可能了,我也不强求什么,我只是希望你知道,在我心里,你永远是我的孙女。”
“爸,我……”
“你不用说什么,我知道你心里也有我这个老头子。”
“当然有,您对我那么好,我怎么可能忘记。”
“那就够了。”
公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你现在在哪里工作?”
“就在县里,刚调过来当副局长。”
“真的?那太好了,这说明老天爷想让你回来看我这个老头子。”
“也许是缘分吧。”
“一定是的,我这几天就觉得心情特别好,原来是你要回来了。”
“您现在一个人住,不觉得孤单吗?”
“有时候觉得,有时候不觉得。”
“为什么?”
“想你们的时候觉得孤单,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就不觉得了。”
她环顾四周,心里五味杂陈。
“爸,我当年……”
“你不用解释什么,我都明白。”
“可是我觉得对不起您。”
“傻孩子,感情的事情谁能说得清楚,你们性格不合,勉强在一起也不会幸福。”
“您真的这么想?”
“当然,我虽然希望你们好,但更希望你们各自都能幸福。”
“谢谢您这么理解我。”
“你是我看着长大的孙媳妇,我不理解你谁理解你。”
公公又拿起那张贺卡。
“你知道我最喜欢你哪一点吗?”
“什么?”
“真心,你对我的好都是发自内心的,不像有些人,嘴上说得好听,心里想的是另一回事。”
“每个人表达感情的方式不一样。”
“也许吧,但我这个老头子能感觉得出来。”
“现在的儿媳妇她……”
“她人不坏,就是和我不太亲近,总觉得隔着一层玻璃。”
“需要时间磨合。”
“我也希望如此,毕竟她是张浩的妻子,也是我的儿媳妇。”
“您心胸真宽广。”
“人老了,看开了,只要他们小两口过得好就行。”
说话间,楼下传来脚步声。
公公侧耳听了听。
“是张浩回来了,他每个周末都来给我送药。”
她的心一下子紧张起来。
“那我是不是应该……”
“你别动,就在这里坐着。”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你是来看我的,又不是来偷东西的。”
脚步声越来越近,很快就到了门口。
“爸,我来了。”
张浩的声音从客厅传来。
她的心跳得很快。
八年了,又要见面了。
06
“爸,你在房间吗?”
“在呢,你进来吧。”
房门被推开,张浩拿着一个药袋走了进来。
看到她的瞬间,他愣住了。
“晓雨?”
“你好,张浩。”
她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几天前,工作调动。”
“是这样啊。”
气氛有些尴尬。
“你们坐着聊,我去给你们泡茶。”
公公很自然地走了出去。
房间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八年没见,张浩变化很大,头发有些稀疏,脸上多了皱纹,但精神状态还不错。
“你现在住在哪里?”
“县政府招待所。”
“工作怎么样?”
“还不错,刚开始适应。”
“那就好。”
两人的对话很生硬,不像曾经的夫妻,更像陌生的同事。
“听说你结婚了?”
“嗯,三年了。”
“恭喜你。”
“谢谢。”
“孩子多大了?”
“两岁了,是个男孩。”
“那很好。”
公公端着茶进来了。
“你们聊什么呢?”
“随便聊聊。”张浩说。
“晓雨难得回来一次,你们好好聊聊。”
“爸,我今天还有事,改天再聊吧。”
张浩明显想要离开。
“什么事这么急?”
“小雨感冒了,我得回去照顾她。”
小雨应该是他现在的妻子。
“那你去吧,路上小心。”
张浩匆匆离开了。
房间里又只剩下她和公公。
“这孩子,怎么这么匆忙。”公公摇头。
“他可能确实有事。”
“我看他是不好意思,毕竟你们以前……”
“也许吧。”
“其实你们能心平气和地见面,我很高兴。”
“为什么?”
“说明你们都放下了,这样我就放心了。”
“您担心什么?”
“我担心你们心里还有怨恨,那样对谁都不好。”
“不会的,都过去这么久了。”
“那就好,人生苦短,没必要背着包袱过日子。”
她点点头,心情确实轻松了一些。
见到张浩,她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紧张。
也许真的是时间治愈了一切。
“爸,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这就要走?不留下来吃饭吗?”
“今天就不了,改天我再来看您。”
“真的吗?你不会说说而已吧?”
“当然不会,我在这里工作,有的是机会来看您。”
“那太好了,我这个老头子总算有盼头了。”
公公站起来送她。
“这些糕点您留着吃,还有这个人参片,对身体好。”
“你还惦记着我爱吃绿豆糕?”
“当然记得,您以前总让我去买。”
“那时候你总嫌我挑食。”
“现在想想,那些都是美好的回忆。”
走到门口,公公拉住了她的手。
“晓雨,谢谢你今天来看我。”
“这是我应该做的。”
“不管你现在是什么身份,在我心里,你永远是我的孙女。”
“爸,您也永远是我的长辈。”
“那就够了,以后有空就回来坐坐,不要把这里当成陌生的地方。”
“我会的。”
下楼的时候,她的心情很平静。
八年的心结,似乎在今天得到了某种释解。
走出小区,她回头看了看那栋楼。
四楼的窗户里,公公还在向她挥手。
她也挥挥手,然后转身离开。
回到宾馆,她给省城的朋友打了个电话。
“小李,是我。”
“晓雨?你在那边怎么样?”
“还不错,今天去看了一个长辈。”
“长辈?”
“我前夫的父亲。”
“啊?你们不是离婚了吗?”
“离婚了,但感情还在。”
“什么感情?”
“长辈对晚辈的疼爱,晚辈对长辈的尊敬。”
“你想得很开。”
“是啊,人生很多事情没必要计较那么清楚。”
“那你现在心情怎么样?”
“很好,比预想的要好。”
“那就行,我还担心你会睹物思人呢。”
“会的,但不是痛苦的思念,而是温暖的回忆。”
“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挂了电话,她站在窗前看着夜色中的小城。
灯火阑珊,炊烟袅袅。
这里有她的过去,现在也将有她的未来。
工作要认真做,公公也要经常去看。
至于张浩,如果再见面,就当普通朋友吧。
毕竟,他们都有了新的生活。
来源:阿妞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