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要是和中国打起来,估计撑不过7天就得认输”。这话出自一个航空自卫队的前二曹,相当于咱们的中士级别。他退役都5年了,没上过战场,军衔也不算高,但提出的那些问题听起来挺接地气的,让人觉得不是随便胡说。
“日本要是和中国打起来,估计撑不过7天就得认输”。这话出自一个航空自卫队的前二曹,相当于咱们的中士级别。他退役都5年了,没上过战场,军衔也不算高,但提出的那些问题听起来挺接地气的,让人觉得不是随便胡说。
咱们来聊聊这事儿,先说说他是谁,再细扒扒他提到的那些日本自卫队的弱点,最后看看这对日本意味着啥。
这个人参加过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救灾,那时候东京那边震得厉害,海啸冲上来,他跟着队伍去帮忙。2016年熊本地震又去了一次,帮着挖人、分东西啥的。
退役后在东京郊区过日子,偶尔上网发发帖。2023年左右,他上传了这么一篇,字体还特意放大,核心就是日本和中国开战,7天败北。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日本国土太窄了,就几个长条岛,面积跟云南差不多大,全靠海运活着。要是海路被堵,经济立马瘫痪,油粮啥的都进不来。
日本自卫队在远程打击上确实弱。他们的导弹射程短,主力是12式岸舰导弹,顶多200公里,还亚音速飞。
美国2023年才松口,让日本改装成1000公里射程的版本,还批准买JASSM-ER导弹,也1000公里。但这东西部署起来慢,自卫队现在还靠老装备顶着。
想想看,开战了,对方远程导弹一轮轮砸过来,日本那些军工厂像川崎、三菱、富士重工,全挤在小地方,没地方躲。工厂一炸,生产线停摆,自卫队弹药补给跟不上,仗怎么打?
装备更新也慢得要死。89式突击步枪用了30多年,2020年才开始换丰和20式,第一批就3200支,够谁用啊。
坦克里还有几百辆74式,主炮105毫米,装甲薄得像纸,冷战老古董了,改都难改。F-15J战斗机飞了30年,机身老化严重,飞起来都得祈祷别出故障。金刚级驱逐舰的宙斯盾系统,还是美军基线4或5的水平,落后好几代。现代战争看这些,落后就等于挨打。
他从俄乌那边学到,无人机现在是王道。自卫队在这块儿差远了,就进口些扫描鹰侦察机和全球鹰,还有点小无人机帮炮兵瞄准。
中国无人机产业全球第一,型号多,用途广,蜂群战术一上来,自卫队防空网顶得住吗?光靠那些进口货,数量少,技术也不领先。
核力量这块儿,他直接点中国2023年有500枚核弹头,2030年上1000,2035年超1500,这是美国评估的数字。日本没核武,防御又薄,怎么挡?当然,他没说中国一定会用,但这心虚劲儿挺明显的,日本总觉得自己在核阴影下。
日美同盟听着牢靠,但他说实际弱。联合作战机构升级了,可人员和指挥链条不稳。美军关键时刻可能拍屁股走人,日本单干咋办?日本人还信和平宪法,以为世界太平,国际形势这么乱,不想想怎么自保。他呼吁大家醒醒,这也暴露自卫队招兵难。
2022财年,防卫费涨了,兵员招募却只完成计划的40%,年轻人不爱去。社会问题投射到军队,日本经济停滞,芯片、互联网、造船、新能源车都没跟上,年轻人心态消极,自卫队自然受影响。
日本现在防卫费连涨12年,2024年比前一年多13%,跟美国绑紧,想提升能力。但这位前自卫官的看法,能提醒人别轻视日本,也别觉得他们就那么弱。咱们得战略上重视,防着点日本插手周边事儿,大洋可不能再成他们的赌注。
话说回来,这事儿在网上传开后,日本国内讨论热烈。有些人同意,说自卫队得加快现代化;别人觉得他悲观过头,美国在,日本不会那么容易倒。但事实摆那儿,日本岛国属性决定了战略纵深不足,海运依赖高。
要是中国封锁东海,日本进口能源和原料断供,几天内经济就乱套。国际能源署数据,日本石油进口靠中东和东南亚,全走海路。没了这些,自卫队飞机坦克都动不了。
导弹方面,自卫队确实起步晚。宪法限制,以前专注防御,现在才转进攻。美国批准JASSM-ER后,日本计划装到F-15和F-35上,但训练和整合得几年。
12式改装也2023年后的事儿,实际战力还没上来。相比,中国东风系列射程远,精度高,日本军工厂在东京大阪周边,坐标公开,易被精准打击。川崎做潜艇,三菱造飞机,富士重工搞导弹,一炸全歇菜。
装备老化是老问题了。89式步枪从1989年服役,设计基于老北约标准,换弹慢,配件少。丰和20式先进点,有导轨能加瞄具,但生产慢,预算限制造成。自卫队总兵力24万,步枪需求大,换装得拖到2030年后。74式坦克1974年产,面对现代反坦克导弹,防护不够。
F-15J从1980年代引进,升级过,但机龄高,维护成本飙升。金刚级1990年代建,宙斯盾落后,美军都上基线9了,日本得花大钱更新。
无人机差距明显。自卫队全球鹰就3架,扫描鹰小队用,中国有彩虹、翼龙系列,出口多,军用蜂群技术领先。俄乌战证明,无人机侦察打击一体化,自卫队防空靠爱国者导弹,但对低空小目标弱。蜂群一涌而上,饱和攻击,自卫队雷达跟不上。
中国核弹头增长快,美国国防部报告确认,2023年500,未来翻倍。日本无核三原则,发展核武政治上难。开战时,核阴影下,自卫队士气受影响。
同盟问题,日美安保条约1960年签,美有义务防卫日本,但执行看美利益。美军基地在冲绳等地,撤走不难。日本自卫队指挥链弱,联合演习多,但实战协调难。招兵难是社会镜像,日本出生率低,年轻人就业选民企,自卫队危险高,福利虽好但不吸引。2022年招募目标1.8万,只成8000多。防卫省推宣传,效果一般。
总的看,这位退役官的哀叹不是空穴来风,日本自卫队有优势,如技术精、训练严,但弱点明显。战略纵深、海运依赖、装备慢、无人机缺、核不对等、同盟不确定、兵员短缺,这些加起来,7天败北不是胡说。咱们中国人看这事儿,别盲目乐观,得继续建强国防。
中国军改后,火箭军强,海军舰艇多,无人机产业链完备。蜂群战术在演习练熟,日本模拟战都吃亏。美国智库CSIS模拟台湾有事,日本损失大,美日联军赢但代价高。
来源:2333历史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