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半导体+HBM+算力等科技赛道 不是瞎炒 逻辑都在这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30 13:56 1

摘要:前几天有朋友拿着一堆科技股名单问我“这些都沾了HBM、算力概念,该选哪个”,我一看发现他把不同赛道的公司混在一起,根本没搞懂背后的逻辑。其实现在热门的半导体、HBM、存储、光刻机、机器人、算力、5G这些赛道,不是孤立的“热点”,而是围着“技术突破”和“需求爆发

前几天有朋友拿着一堆科技股名单问我“这些都沾了HBM、算力概念,该选哪个”,我一看发现他把不同赛道的公司混在一起,根本没搞懂背后的逻辑。其实现在热门的半导体、HBM、存储、光刻机、机器人、算力、5G这些赛道,不是孤立的“热点”,而是围着“技术突破”和“需求爆发”两个核心转的。今天就把这些赛道的底层逻辑拆开来,跟大家说清楚哪些是真机会,哪些是蹭热度,看懂了至少能少踩几个坑。

要搞懂这些科技赛道,得先抓住一条核心主线:它们都是为了“解决卡脖子问题”和“承接数字经济需求”。以前咱们做科技产品,很多核心部件要靠进口,比如高端芯片、光刻机;现在政策鼓励国产替代,技术慢慢突破,正好赶上AI、智能汽车、数字经济这些需求爆发,所以这些赛道才会一起热起来,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先把每个赛道的现状和需求说透,这是判断机会的基础。

第一个是半导体赛道,这是所有科技赛道的“基础”。国内芯片自给率现在才35%,政策要求2027年要达到70%,中间35%的缺口就是国产厂商的成长空间。而且需求端也在涨,汽车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单车芯片用量是燃油车的3倍)、工业半导体(工业自动化需要大量芯片)每年需求增速都在15%以上,根本不愁市场。现在国内从设计、制造到封测,整条产业链都在进步,比如芯片设计公司的市占率从5%涨到了现在的12%,制造端的28nm制程良率也超过了95%,后续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第二个是HBM赛道,它是AI算力的“核心燃料”。AI大模型训练需要处理海量数据,普通内存根本不够用,得靠HBM(高带宽内存)来提升数据传输速度。今年全球HBM需求直接翻了3倍,而产能却跟不上,三星、SK海力士的产能已经排到了2025年,国内相关产业链也开始发力,HBM基板、封装测试环节已经有公司能供货,虽然技术比国际大厂稍差,但已经能满足中低端需求,订单量今年涨了2倍多。不过要注意,HBM赛道技术壁垒高,不是所有沾边的公司都能做,得看有没有实际订单和技术储备。

第三个是存储芯片赛道,现在正赶上“涨价+国产替代”双重机会。以前存储芯片市场被三星、美光、SK海力士垄断,现在国内长江存储的3D NAND芯片已经量产,长鑫存储的DDR4芯片也能稳定供货,国产存储的市占率从1%涨到了8%。而且今年存储芯片开始涨价,美光、闪迪已经提价20%-30%,国产厂商也能跟着受益,长江存储的毛利率从去年的15%涨到了现在的28%,长鑫存储也实现了净利润转正。后续随着AI数据中心、智能汽车对存储需求的增加,涨价行情可能还会持续。

第四个是光刻机赛道,这是半导体制造的“卡脖子”环节。国内以前完全依赖进口,现在28nm DUV光刻机已经实现突破,能满足中低端芯片制造需求(28nm是汽车、工业半导体的主流制程,占全球芯片需求的30%),相关公司的光刻机订单已经排到了2026年。不过光刻机研发投入大、周期长,短期业绩可能不会爆发,但长期来看,随着技术不断升级(比如14nm DUV光刻机正在研发),成长空间很大,适合中长线布局,不适合短期炒作。

第五个是算力赛道,现在处于“需求爆发”阶段。AI、云计算、元宇宙都需要算力支撑,全球算力需求每年涨50%以上,国内算力中心建设也在加速,今年上半年新建数据中心120个,算力规模同比涨了40%。算力赛道分两个环节:一是算力基础设施(服务器、算力芯片),国内服务器厂商全球市占率已经达到30%,AI服务器需求今年涨了2倍;二是算力服务(算力租赁、云计算),很多AI公司自己建不起算力中心,只能租算力,算力服务的价格今年涨了15%,有些公司的算力利用率已经超过90%,毛利率能保持在35%左右。

第六个是机器人赛道,现在正从“工业端”往“消费端”延伸。工业机器人用来替代人工(现在制造业人工成本每年涨8%,工业机器人渗透率才15%,未来要涨到30%),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今年同比涨了25%,国产机器人的市占率从30%涨到了50%,性价比优势很明显(价格比进口机器人低20%-30%)。服务机器人也在崛起,家用扫地机器人、陪伴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做手术、护理病人)的需求每年涨30%以上,国内已经有医疗机器人拿到了海外认证,开始出口欧美。

第七个是5G赛道,现在进入“应用落地”阶段。5G基站建设还在推进,今年上半年国内新增5G基站60万个,乡镇农村的5G覆盖率已经超过80%;更重要的是5G应用,从消费端(短视频、直播)往工业端(工业互联网、智慧矿山、智慧医疗)延伸,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覆盖了41个国民经济大类,相关应用解决方案公司的营收同比涨了30%以上。5G赛道不像AI、HBM那样热门,但胜在稳定,需求增长确定,适合追求稳健的投资者。

这些赛道看似分散,其实背后有很强的关联性。比如AI需要算力,算力需要HBM和服务器,服务器需要半导体芯片,芯片制造需要光刻机;智能汽车需要半导体、存储芯片和5G;工业自动化需要机器人和工业半导体。搞懂这种关联性,就能明白哪些赛道是“核心”,哪些是“配套”,比如半导体、算力是核心,HBM、存储是配套,核心赛道的机会比配套赛道更持久。

但选这些赛道里的公司,不能只看热度,得抓“三个硬标准”:一是在产业链里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比如做核心部件、掌握关键技术),二是业绩有实实在在的支撑(营收、净利润能跟着行业增长,不是靠概念炒股价),三是能跟上政策风口(国家重点扶持的“卡脖子”技术、数字经济方向,能拿到政策红利或订单)。按这三个标准筛下来,很多看似热门的公司其实都不够格。

比如半导体赛道,要选能做高端芯片(比如车规级、工业级芯片)或核心设备(比如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的公司,那些只做中低端消费电子芯片的公司,利润空间小,成长潜力也有限;HBM赛道要选有实际订单的,比如能做HBM基板、封装测试的公司,那些只沾边“HBM概念”却没订单的,就是蹭热度;算力赛道要选算力规模大、客户优质的(比如服务互联网巨头、AI公司),那些小算力公司,竞争力弱,很容易被淘汰。

可能有人会问,现在这些科技赛道涨了不少,会不会追高被套?其实不用慌,只要选对了赛道和公司,短期波动不用在意,因为这些赛道的需求会持续3-5年,不是短期炒作。比如半导体国产替代、算力建设,都是未来几年的大方向,只要公司能跟上行业成长,股价长期来看还是会涨的。当然,也不能盲目满仓,要控制仓位,毕竟科技股波动大,合理配置才能降低风险。

总结下来,这些科技赛道不是“瞎炒概念”,而是有实实在在的需求和政策支撑,关键是要搞懂每个赛道的逻辑和关联性,选对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现在很多人炒科技股赚不到钱,不是因为赛道不好,而是因为没搞懂逻辑,盲目追热点,最后要么套在高位,要么拿不住牛股。

最后想跟大家聊两句实在的:你觉得这些科技赛道里,哪个最有长期潜力?你手里有没有布局相关的公司?都可以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咱们一起交流交流,互相给点参考。

我是秘境,我每天会分享有用的知识,感谢大家的喜欢,咱们明天见!!

来源:秘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