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会该取消还是改?管不了大事、办不好小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30 14:11 1

摘要:总有人讨论村委会该取消还是该改,说它管不了大事、办不好小事,过去权力没边界、没人监督、干部能力跟不上的问题,确实让这个基层组织有点吃力不讨好。但真要较真就知道,取消村委会根本不现实,现在不少地方已经拿出实实在在的改革办法,把这些困境全解了套。

总有人讨论村委会该取消还是该改,说它管不了大事、办不好小事,过去权力没边界、没人监督、干部能力跟不上的问题,确实让这个基层组织有点吃力不讨好。但真要较真就知道,取消村委会根本不现实,现在不少地方已经拿出实实在在的改革办法,把这些困境全解了套。

首先得说透,村委会为啥不能动。

它不是政府部门,是村民自己选出来的自治组织,管的都是镇里顾不上、村民自己又没法拧成一股绳办的家门口琐事。

比如村里老人不会用手机交医保,得靠村干部上门帮着录信息;张家和李家为宅基地边界吵起来,得靠村干部带着老党员按村里的老规矩调解;就连路灯坏了、水渠堵了,也得村干部统计清楚再往上申请维修。

这些事看着零碎,没了专门的人牵头,最后麻烦的还是老百姓。而且从法律上讲,村委会的设立和职责都有明确规定,不是喊句取消就能撤掉的。

那大家吐槽的治理困境真没办法解决吗?其实问题的根子不在有没有村委会,而在怎么管村委会。现在各地的改革,早就把这些难题拆解得明明白白。

先解决权力糊涂账,边界清了办事才不绕弯。

过去有人觉得村委会啥都管又啥都管不好,核心是不知道哪些事该管、哪些事说了不算。现在不一样了,各地都在列村委会的权责清单,写得清清楚楚。

比如集体土地流转、征地补偿款分配这些大事,必须开村民大会投票,村委会不能私自拍板;而调解邻里纠纷、代办社保医保这些小事,得稳稳扛在肩上。

江西泰和县做得更细,建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时,直接把便民服务事项和流程做成二维码,村民扫一下就知道啥事找谁办、要带啥材料,再也不用跑断腿问破嘴。就像螺溪镇的村民办低保,以前得往镇里跑两三趟,现在在村里服务中心交材料,村干部帮着对接,一周就能有结果,这就是边界清了的好处。

再补资源能力短板,给足底气才能干成事。

以前村委会办事难,常因为没人没钱没手段。现在这方面的支持越来越实在,不光给资源,还帮着提升干部能力。

人员上,2025年村干部选举新规明确要淘汰不合格的人,还派了30万大学生村官进村,未来大学生村官比例要提到30%,懂技术、会管理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安徽90后村支书韩伟就是个例子,他刚回村时,村里集体经济几乎为零,他带着村民流转土地搞特色种植,建果蔬分拣中心,4年就把村集体经济做到170万元,还帮20多个村民在家门口找到工作。

资源上,泰和县光建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就投了1000多万元,搞365天服务不打烊,老人小孩能现场帮办,在外务工的能远程代办,服务速度比以前快了不止一倍。

关键要建监督紧箍咒,管住权力才让人放心。

过去个别村官出问题,多是因为监督跟不上。现在家门口的监督哨早就建起来了,全国村里都设了村务监督委员会,云南会泽县还专门编了工作手册,把监督依据、流程写得明明白白,连跨村挑刺的办法都用上了——把几个村的监督员编成组,交叉检查避免自己人监督自己人的尴尬。

更方便的是,当地还设了直报热线,村民发现问题能直接找纪委,2025年以来光问题诉求就报了221个,线索处置一点不含糊。村里的财务收支、项目进展也得定期公示,每一笔钱花在哪、每件事办得咋样,村民随时能查,再也没了暗箱操作的空间。

就像会泽县某村,以前有村干部想挪用集体资金修自己家的路,刚有苗头就被监督员发现,及时制止后还在村里公示,这就是监督到位的效果。

最后还得搭创新服务台,治理模式越来越灵活。

很多地方不光改村委会本身,还搞了不少配套创新,让乡村治理更高效。泰和县的五个一模式就很典型:用一张网把网格划到户,网格员天天入户听诉求,谁家有困难第一时间知道;靠一茶馆议事,村干部和村民边喝茶边聊,矛盾当场化解,不用再跑部门递材料;建一中心调度,用数字平台搞实时监控、云广播,治安巡防、隐患排查都能智能化处理。

唐山丰润区小神庄村更有巧思,搞道德银行积分超市,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帮邻居干活就能赚积分,换洗衣粉、食用油这些日用品,硬生生把村里的事变成了家家的事。

以前村里搞卫生,总有人偷懒,现在大家主动清扫,还互相监督,村容村貌全变了样。这些创新不是取代村委会,而是给它搭了更结实的脚手架,让治理效能翻了倍。

至于有人说的设乡村服务中心替代村委会,其实各地早就在这么做了,但服务中心从来不是要取消村委会,而是和它形成互补。泰和县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本质就是村委会的服务延伸阵地,村委会牵头组织村民议事、协调矛盾,服务中心提供场地、设备和代办服务,两者配合着把事办好。

就像螺溪镇发展龙虾产业链,村委会建党支部牵头,把农户组织起来抱团发展,服务中心对接农业部门请专家来培训,还帮着联系电商平台卖龙虾,最后带动300多户农户增收,这就是1+1>2的效果。

说到底,村委会的困境从来不是该不该存在的问题,而是该怎么升级的问题。现在权力边界清了、资源能力强了、监督机制严了,还有各种创新模式加持,村委会早就不是过去大事管不了、小事说不准的老样子了。

不过现在很多网友还是持有支持不取消的态度的。

当然也有网友是持有不支持的态度的。

你老家的村委会有啥新变化?是来了大学生村干部,还是建了便民服务点?觉得这些改革办法在你们村管用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蕉园听雨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