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还债72岁四处奔波,今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本该哄孩子的年纪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30 14:39 1

摘要:2025 年 9 月 26 日,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一则限制消费令,让 72 岁的王健林再次成为舆论焦点。这份案号为 (2025) 甘 01 执恢 249 号的法律文书显示,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等被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执行标的

2025 年 9 月 26 日,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一则限制消费令,让 72 岁的王健林再次成为舆论焦点。这份案号为 (2025) 甘 01 执恢 249 号的法律文书显示,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等被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执行标的达1.86 亿。相关信息一经公开,迅速在舆论场引发强烈反响,“王思聪富二代生活是否将终结”“万达能否渡过危机” 等话题接连登上讨论榜单。

一、限高令背后:万达 52 亿债务压力的冰山一角

限制消费令的出台并非偶然,其背后是万达集团持续累积的债务负担。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的记录显示,万达集团现存多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已超过52 亿元。仅 2025 年 8 月以来,企业就因两起案件分别被强制执行 24 亿元和 4 亿元,执行法院分别为北京金融法院与上海金融法院。

更值得关注的是,9 月 8 日北京金融法院新增的一则被执行人信息中,万达集团的执行标的达 4 亿余元。这些数字串联起的债务图景,让外界对这家老牌企业的资金状况充满担忧。法律界人士解释,此类限制消费措施通常针对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限制范围包括乘坐飞机、高铁一等座,在星级酒店消费,购买不动产等高消费行为。

万达集团官网显示,企业成立于 1992 年 9 月,注册资本 10 亿元人民币,核心业务涵盖商业地产投资及经营、酒店建设投资及经营等,由大连合兴投资有限公司与王健林共同持股。这样一家曾经叱咤商界的企业陷入债务困境,被普遍认为与行业风口转变及前期扩张策略相关。

二、72 岁的坚守:工地上的身影与岁月痕迹

与债务数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健林本人奔波的身影。这位已届 72 岁的企业家,并未像同龄普通人那样在家安享天伦之乐。早在 2024 年,就有网友拍到他顶着烈日在工地考察的画面,彼时他刚满 71 岁。

照片中的场景细节清晰可见:夏日的工地被烈日炙烤得发烫,地面扬起的尘土附着在安全帽上。王健林穿着深色夹克与黑色运动鞋,身形较以往明显瘦削,原本合身的外套显得有些宽松。他弯腰站在施工图纸前,右手食指指着图纸上的某个节点,与身边的工程师低声交流,额角的汗珠顺着眼角的皱纹滑落,他抬手用袖口擦拭的动作被镜头捕捉下来。

熟悉王健林的业内人士透露,近两年他的行程表排得比年轻时更满。为了推动资产处置与项目复工,他经常亲自带队前往各地项目现场,有时一天要辗转两个城市。“以前出席活动还会注重着装搭配,现在工地上的工装外套能穿一整天。” 该人士提到,岁月在他脸上留下的痕迹愈发明显,不仅皱纹增多,鬓角的白发也几乎覆盖了整个耳后。

即便在被限制高消费后,公开信息显示王健林仍在推进相关工作。有媒体拍到他近期出现在大连某商业项目现场,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领口松开两颗扣子,与项目负责人在临时板房内开会,桌上摊着厚厚的项目报表,上面用红笔标注着多处修改意见。

三、资产处置之路:无转移争议下的艰难 “瘦身”

面对巨额债务,万达选择通过变卖资产回笼资金,这一过程中 “未进行资产转移” 的特点,让企业获得不少公众认可。多位财经观察者指出,在同类企业的债务处置中,万达的做法堪称 “坦诚”—— 未通过复杂股权操作转移核心资产,而是直接处置优质资产偿还债务。

近年来万达的资产处置轨迹清晰可寻。从早期转让多个文旅项目股权,到逐步出售旗下高端酒店资产,再到收缩海外业务版图,每一步都指向 “聚焦核心、回笼资金” 的目标。有数据统计,仅 2023 年至 2024 年,万达处置的各类资产价值累计超过 300 亿元。

一位参与过万达资产交易的投行人士透露,其处置的资产多以市场公允价格成交,未出现明显低价转让的情况。“比如 2024 年转让的长三角某商业综合体,评估价值 18 亿元,最终成交价 17.8 亿元,接近评估价上限。” 这种相对规范的处置方式,让金融机构对万达的债务偿还意愿保持一定信任。

即便如此,资产处置带来的资金仍难以完全填补债务缺口。截至 2025 年 9 月,万达仍有超过 50 亿元的被执行金额尚未结清,这也是王健林被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的直接原因。业内推测,后续万达可能会进一步收缩非核心业务,聚焦商业管理等现金流稳定的板块。

四、舆论场中的声音:网友的担忧与支持

王健林被限高的消息传出后,社交平台上的讨论迅速升温。不少网友将关注点放在他 72 岁仍奔波的状态上,有人留言:“这个年纪本该享福,还在为债务奔波,确实不容易。” 还有网友翻出他早年的创业演讲视频,对比如今的工地照片,感叹 “时代变迁太快,企业家也得扛住风浪”。

对万达 “无资产转移” 的认可成为舆论主流。有网友表示:“至少没有偷偷转移资产跑路,比很多企业有担当,这点值得尊重。” 金融从业者李先生在评论区分析:“不转移资产意味着企业还在想办法通过正常经营解决问题,不是破罐子破摔,这给债权人留了希望。”

也有部分网友担忧万达的后续发展,担心企业陷入更大危机。“现在房地产行业不好做,处置资产也没那么容易,不知道还能不能挺过去。” 类似的疑问在讨论中多次出现。还有网友联想到王思聪的生活状态,猜测 “以前的高调生活会不会受影响”,相关话题一度跻身热搜前列。

除了普通网友,不少商界人士也对事件发表看法。一位地产行业高管表示:“万达的困境是行业周期的缩影,王健林的坚持已经超出很多人的预期。” 这种观点得到不少同行认同,认为其展现了传统企业家的坚韧特质。

五、王思聪的生活转向:富二代标签下的未知

公众对王思聪生活状态的猜测,始终与万达的境遇紧密相连。这位曾经以高调社交、多元投资闻名的富二代,其生活方式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随着王健林被限高及万达债务问题的发酵,“他的富二代生活是否将结束” 成为热议话题。

梳理公开信息可见,王思聪过往的消费与投资均带有明显的 “高净值” 特征。从私人飞机出行到高端场所消费,再到动辄数千万的创业投资,其生活状态与万达的资金实力密切相关。但近两年,细心的网友发现他的社交动态明显减少,高调消费的新闻也鲜有出现。

有媒体注意到,王思聪名下的部分投资公司在 2024 年已完成股权变更,一些非核心领域的投资项目陆续退出。他常去的高端会所工作人员透露,“近一年来很少见到他,以前几乎每月都会来几次”。社交平台上,他的账号更新频率也从以往的每日数条降至每月仅几条,内容多与公益活动相关,不见以往的高调言论。

不过,目前尚无明确信息显示王思聪的个人生活因王健林被限高受到直接影响。法律层面,限制高消费措施针对的是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并未直接波及家属。但从实际影响来看,万达的资金状况若持续紧张,难免会对其过往依赖家族资源的生活与投资产生间接影响。

上海某奢侈品店的销售人员提到,“以前他的助理会定期来选购礼品,最近半年没再出现过”。而他投资的某电竞俱乐部,近期也传出缩减运营成本的消息,队员的薪资调整幅度达 15%。这些细微变化,都让外界对他的生活转向充满好奇。

大连万达集团总部大楼前,往来的员工行色匆匆。门口的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旗下商业广场的招商信息,画面下方标注着 “稳健经营,共克时艰” 的字样。不远处的咖啡馆里,几位财经记者正对着电脑整理万达的债务数据,屏幕上的执行信息列表不断拉长。街面上的阳光穿过玻璃幕墙,在 “万达集团” 四个金色大字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来源:抚资讯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