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3日,山东招远大户陈家村的农机展演区里,养殖棚舍清洗机器人正在演示作业,水珠飞溅间,围观的农户算出了一笔账:“省工近50%,效率翻番,这机器值!”同一天,滨州沾化区下洼镇的冬枣林里,种枣大户王树军正用智能分选机筛选鲜枣:“往年雇8个人挑枣,今年机器1小时
9月23日,山东招远大户陈家村的农机展演区里,养殖棚舍清洗机器人正在演示作业,水珠飞溅间,围观的农户算出了一笔账:“省工近50%,效率翻番,这机器值!”同一天,滨州沾化区下洼镇的冬枣林里,种枣大户王树军正用智能分选机筛选鲜枣:“往年雇8个人挑枣,今年机器1小时顶10个人,还能按甜度分级。”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恰逢山东以夏粮单产、总产“双第一”迎来丰收季,这些带着泥土气的实在话,道出了齐鲁大地节日的真正底色。
丰收的“实”,藏在科技农具的迭代里。滨州沾化区滨海镇的农田里,粮农房海峰操控着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拖拉机穿梭作业,气吸式播种机在卫星指引下精准下种,行距误差不超2厘米。“以前人工播种一天顶多50亩,现在机器日均400亩,亩产能多收200公斤。”他指着监控屏上的参数说。在滨州的农机展销现场,农户围着智能灌溉、病虫害监测设备问个不停,比起“智慧农业”的概念,他们更关心“省多少人工”“故障率高不高”。如今山东农机总动力达1.22亿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91%,而滨州的智能农机已从春耕覆盖到秋收,成为农户最信赖的“田管家”。
丰收的“实”,落在产销对接的链条上。滨州无棣古城的丰收节展销会上,“滨供优品”展位前人头攒动,供销社工作人员正通过直播推介无棣金丝小枣、惠民豆制品。“以前枣熟了愁销路,现在直播一开播,上海、苏州的订单就来了,价格比往年高3毛。”一位枣农边装箱边说。9月23日,第十八届沾化冬枣“枣王争霸赛”开赛,获奖的“枣王”当场签下50万元订单。从“黄河大集”的线下展销到电商直播间的云端带货,滨州借助丰收节平台,让“种得好”真正变成“卖得好”,正如市供销社负责人所说:“今年光‘832’平台采购量就比去年增了两成。”
丰收的“实”,写在农民的笑脸上。阳信县劳店镇毛王村的文化广场上,剥玉米、地瓜接力比赛正热闹上演,农户们撸起袖子比拼,笑声盖过了加油声;无棣古城里,打芝麻、拔河等农趣活动吸引了上千市民参与,小朋友捧着刚收获的花生蹦蹦跳跳。在沾化的冬枣采摘园,游客边摘边尝,农户们盘算着:“光采摘游就能多挣两三万,加上分级销售,今年收入稳了。”这些场景里没有刻意的抒情,却藏着最真实的喜悦——正如房海峰所说,丰收不只是产量增加,更是“机器省劲、销路不愁,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今年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过渡期的收官之年,山东丰收节的务实底色更显珍贵。从招远的全国主场到滨州的田间赛场,没有铺张的仪式,只有农机的轰鸣、集市的热闹、农民的欢笑。当北斗导航扎根盐碱地,当电商直播联通城乡,当农趣活动点亮乡村,丰收就不再是一季的收获,而是齐鲁粮仓的坚实根基。这,正是丰收节最动人的意义。
来源:掌握滨州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