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嚎嗷、咕咕…19种猫叫声,哪个代表猫在骂你?据说对人喵喵叫是在训练主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30 01:12 1

摘要:萌爪君这阵子就一头扎进了书里,开始对猫咪的语言进行研究,发现在历史书籍的深处,有一则竟然可以追溯到1772年3月21日的记录!

不是,你们这群养猫的,平时能不能听懂小猫咪的语言啊!

举个例子,平时它们朝你一声“mia哦~”是代表什么?“咕咕”是代表什么?

萌爪君这阵子就一头扎进了书里,开始对猫咪的语言进行研究,发现在历史书籍的深处,有一则竟然可以追溯到1772年3月21日的记录!

纪录片《猫咪物语》(2006)画面

那不勒斯的阿巴贝·加利亚尼(Abbé Galiani)在其日记中写下了关于猫类发声行为最早的一些记录见解。

“我正在抚养两只猫,并研究它们的习惯,这完全是一个全新的科学观察领域……我养的是一只公猫和一只母猫,我将它们与邻近的猫隔离开来,并密切地观察它们。你相信吗——在它们恋爱的几个月里,它们一次都没有喵喵叫过。由此我们了解到,喵喵叫并非它们表达爱意的语言,而更像是向不在场的对象发出的一种信号。”

当然,那时的加利亚尼完全没意识到,他观察到两只猫从不互相 “喵喵” 叫的这一现象,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当时的认知水平。

18世纪的博物学家杜邦·德·内穆尔(Dupont de Nemours)在比较猫和狗的差异时写道:“猫也有其优势,它们拥有一种语言,与狗所发元音相同,此外还多了6个辅音,即m、n、g、h、v和f。”

而法国教授阿方斯·莱昂·格里马尔迪则更进一步,写了一篇名为《关于猫语惊人发现》的论文。

很好玩的一点是,在这篇论文里,他列举了猫科动物语言中最重要的17个词语。比如Aelio喵呜—食物,Lae吱儿吱儿—奶;Parriere喵嗒—开门;Pad啪嗒—脚掌触地声;Yow呀唔——消灭。

他进一步阐述:“在猫的语言中,通常将名词或动词放在句子的开头,以便让听者对接下来的内容有所准备。”

而且,格里马尔迪还认为猫有计数能力。他整理了一份详尽的列表,其中“Aim”代表数字1,“Zule”则表示百万。

电影《为什么猫都叫不来》(2016)剧照

再跟大家说个好玩的,有位来自瑞典哥德堡大学,名叫苏珊娜·肖茨(Susanne Schötz)的副教授,她的一项研究火了:她发现了19种猫咪在与人类交流中使用的语言!

这项发现,也让她获得了2021年搞笑诺贝尔奖(IgNobel Prizes)的生物学奖!

就是下边这位女士↓↓↓

这身上满满的猫咪元素,一看就是个猫语专业八级的大佬

搞笑诺贝尔奖(IgNobel Prizes)是对诺贝尔奖的一个有趣的模仿,其目的是选出那些“先让人发笑,再引人思考”的有趣研究。

虽然是诺贝尔奖的搞笑版,但从评委到候选人,大家都是在认真做学术研究的,就连评委中也不乏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

搞笑诺贝尔奖线上颁奖礼

在20201年第31次第一届搞笑诺贝尔奖颁奖礼上,苏珊娜就带着她发现的19种猫咪语言一起来了。

这19种猫咪与人交流的语言分别是:呼噜声、啁啾声、喋喋不休、颤声、鸟鸣声、低语、喵喵声、呻吟声、吱吱叫、嘶嘶声、吼叫、嚎叫、咆哮声。

光看这颁奖页面上长长的介绍,就知道这是一个多好玩的发现了!

颁奖典礼上,苏珊娜甚至还模仿了好几种猫咪的叫声,那简直模仿得惟妙惟肖,连办公室里的憨憨听到她发出的声音都惊了。

苏珊娜本身的研究方向是语音学,同时研究猫咪语言的原因是可以兼顾猫咪和学术。

“别学了,来陪我玩!”

苏珊娜的研究方法也很有趣。

为了收集到猫咪的不同叫声,她会在室外放一些鸟儿喜欢的食物,让小鸟在她窗前飞来飞去,吸引家里的猫咪到窗边来围观。

随后她会架好录音设备,躲到另一个房间里,给猫咪足够的空间,同时远程操控设备记录下猫咪在沉迷看鸟时发出的各种叫声。

猫:好多鸟!咔咔咔咔咔!

待收集到了足够用来研究的声音样本后,就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声音的大小、发声方式和频率,总结寻找其中规律,以此来判断出猫咪的心情和有可能出现的行为。

苏珊娜的论文片段

以及此论文里参与看鸟和研究的猫咪们

每一只参与研究的猫咪,无论是不是苏珊娜自己的猫,她都会认真地在论文里表示感谢。

在201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结尾致谢部分,苏珊娜还附上了这三位参与者的照片。为科学事业“献身”的朋友们辛苦了,今晚加一个罐头!

参与研究的猫咪Donna, Rocky和Turbo

其实这么仔细一想,感觉小猫咪衍生出来的叫声,好像都是给咱们人类准备的,目的就是在训练主人?

话说回来,你家猫平时有啥总爱对你叭叭的口头禅吗?快发在评论区里一起分享吧!

来源:斤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