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一段时间,发现和我年龄差不多的人,都陆续升职了,曾经对体制内、职场祛魅的我,在离开职场两年后发现,除了说走就走的自由,其他似乎都没有,突然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
前几天凌晨,在手机传输助手写下这个标题,就想写一下,向我这样生于1980年,45周岁的一群人,最新的一些人生感悟。
说实话,最近几个月情绪有些失落,主要是做了一年多播客,透支了表达欲,不想说话,只想一个人开车、去山里兜风,放空自己。
最近一段时间,发现和我年龄差不多的人,都陆续升职了,曾经对体制内、职场祛魅的我,在离开职场两年后发现,除了说走就走的自由,其他似乎都没有,突然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
今天在外边跑了一天,见了很多人,体制内的,市场化的,金融机构的,传统媒体的,自媒体大V等等,突然有些表达欲了。
先说结论:从这一刻起,为期几个月的困惑,到此为止,不再迟疑,勇往直前。
1、这年头,职场普遍压抑,内耗,抑郁,与自由、奔放是两个方向。权利只对权利的来源负责,越是压抑的环境,权利的诱惑就越大。
2、有一种说法,高层是临时工,中层是合同工,底层干活的才是中流砥柱。
3、职场的窗口期很短,现在流行的是80初的董事长、总经理,90初的中层,95后、00后的底层牛马,如果是体制内,年龄适当往上加一点,但不会超过5岁,如果是互联网公司,年龄还要再减两三岁。
4、在某一个年龄段,提不上去,那就是大头兵。有人说,我没啥追求,只求一份稳定的工作就行,但实际情况可能是,小你几岁,十几岁的领导的烦恼是,如何管理下他几岁、十几岁的下属。
5、不要妄自菲薄,多多肯定自己。今天发现好几位基金经理,券商首席等,都是我的常读粉丝,去年公众号定位调整为B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收获了很多专业垂直的粉丝。
6、整个社会都在卷,没有绝对的岁月静好。你看到的光鲜亮丽,背后都有一地鸡毛的另一面。
7、之前习惯30、40、50划分,现在发现25、35、45也各有千秋。比如说,35岁时,市场化与体制内,差异还不算到,但到了45岁,体制内进入收获期,市场化却面临中年危机。
8、职业生涯遇见两位1980年早逝的人,都是人缘、能力都很突出的,一位去年11年,一位去世4年了,他俩在职场都是兢兢业业,十几年的老员工,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最后都没有走出职场。
人生苦短,何必执念一个稳定的单位,我们又不需要做给别人看,幸福与否,自己最清楚。
来源:凌叔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