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41岁的时候,我终于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并不快乐。我将全部责任归咎于我的亲人朋友、我的前任老板以及我曾经的同事。朋友反问我:“你将你的不快乐归咎于周围的所有人,为什么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呢?”
在我41岁的时候,我终于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并不快乐。我将全部责任归咎于我的亲人朋友、我的前任老板以及我曾经的同事。朋友反问我:“你将你的不快乐归咎于周围的所有人,为什么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呢?”
然后,我就开始变得忧郁和拧巴,这是一种类似于绝望、找不到方向和价值的空虚感,是一种无枝可依的孤独和苍凉感。
今天,是我失业整整四年的日子,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是我发出去的290封求职信,其中200封是已读未回,90封是拒绝信。四张银行卡余额凑不够一张一百元的我,前路一片迷茫。我打开电脑,点开视频,心想,就这样吧,无所事事地过吧,最好一直这样直到死亡到来的那一刻。直到我看到它——雷军2025年演讲,我的心弦被轻轻地拨动了。
站在下半生的十字路口,我突然发现,我总是关注那些令人沮丧和消沉的事情,我突然明白,每个人都会经历自己的黑暗时刻,区别只在于如何渡过它。雷军2025年的演讲中讲到:“五十来岁,正是闯的年纪。”这句话击中了低谷的我,还有我潦倒窘迫的心。
雷军分享了凡客陈年的故事。这位先辉煌,后欠债的创业者,用十年时间还清了十亿元的债务,如今55岁的陈年正在杭州的直播间重新出发。
听着好友分享自己的故事,铁骨铮铮的陈年忍不住在镜头前掩面哽咽,成千上万的网友为之动容。55岁的中年男人,向广大网友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改变,任何时候都不晚”。
雷军为什么分享陈年的故事?因为雷军也经历过这种难以言说的焦虑,网络上每天都有质疑小米的信息:“小米就是一家组装厂、小米没啥技术,只会抄袭、小米只会营销,肯定走不远”。雷军非常诚实地向外坦言:“我陷入了严重的内耗”。
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至暗时刻,失业的煎熬,沉重的债务,孤独中看不到未来。但雷军和他的小米团队,用五年的时间,完成了从“互联网公司”到“硬核科技公司”的蜕变。他们的故事,为什么让人震撼,因为我们在别人的故事中,似乎看到了自己。
雷军分享小米2020年的瓶颈期:“高端化进程受阻,内部陷入严重内耗。”但他没有选择躺平认命,他用了半年时间,历经多轮内部博弈,最终确定了破局之路:“持续投入底层核心技术,从互联网公司走向硬核科技公司,在未来5年,投入1000亿元在技术研发。”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雷军几乎把小米前十年攒下的家底全押上了。他坚定地表示:“我已经输过一次,这次,咬牙也要坚持!”
从迷茫到蜕变,有时隔着万水千山,有时只隔了一层窗户纸。雷军在演讲中分享了他的人生感悟,“只要不断努力、不断成长,每个人,每个团队,都有机会‘逆天改命’”。这种改变不仅可以发生在企业,也能发生在个人,面对困境时,我们或许只需要突破那层“窗户纸”,就能看到全新的可能。
成功需要长期坚持,这种长期主义,适用于企业,也适用于个人。如果你正在失业,不妨把它视为重新定位职业的机会;如果你身负债务,可以制定可行的还款计划;如果你感到孤独,可以尝试向身边人提供“情绪价值”;当我们面对一切的困境时,不妨告诉自己:“你只管努力,其他的交给天意。”这不是消极思想,这是一种积极的坚持主义,在我们能控制的范围内全力以赴,你的努力,终将照亮前行之路。
当然,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却完全没有必要担心未来。所谓的精神病人,他们没有任何身体上的毛病,大多因为不堪忍受生活的重负而精神崩溃。如果他们谨记“你只管努力,其他的交给天意”,谨记威廉•奥斯勒的“人只能生存在今天的房间里”,或许,他们也能成为快乐的人,满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人生,都是从平凡到不平凡,正如雷军所说:“人生,就是一种商业模式,有的人换回了全世界,有的人却一无所获。”无论你现在遇见任何困境,55岁的雷军依然在“闯”,55岁的陈年能够“归零重启”,你为什么不能?努力本身就是意义,我们要相信雷军的分享:“你只管努力,其他的交给天意。”
来源:舍北舍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