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名汽车爱好者,每年的大小车展和科技峰会,我最关注除了各种黑科技和车型外,还有真正推动产业发展的领先技术。这次备受瞩目的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 2025)也是一样,看完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的演讲,我跟很多人一样内心都热血沸
作为一名汽车爱好者,每年的大小车展和科技峰会,我最关注除了各种黑科技和车型外,还有真正推动产业发展的领先技术。这次备受瞩目的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 2025)也是一样,看完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的演讲,我跟很多人一样内心都热血沸腾!因为他释放出的三个信号,一个比一个厉害,中国汽车产业实在是太耀眼了!
一、“用户信赖”不是口号,是50亿公里跑出来的硬核数据
“乾崑智驾,已成为用户信赖的第一品牌”,如果放在别的厂商身上,我可能还会打个问号。但在华为乾崑这里,你真的是只能心服口服且拍手叫好。50亿公里辅助驾驶总里程、2.8亿次泊车辅助、避免271万次可能的碰撞,这些数字不仅仅是数字本身,背后是众多真实用户在日常通勤、长途旅行中,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信任。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月人均辅助驾驶里程727公里”和“城区辅助时长占比超50%”。这说明什么?说明华为乾崑智驾已经深度融入用户最高频、最复杂的城区通勤场景。大家愿意在城里堵车时用它,在上下班时交给它,在跨城出省时也一样信赖它,这种依赖和信任,就是对其稳定性等各方面的最好证明。而月人均36次智能泊车,也显示出它在泊车环境下的强悍功能。
二,生态协同是“护城河”,鸿蒙座舱与智驾的双向奔赴
靳玉志也提到了鸿蒙座舱的进化,ADS 4辅助驾驶系统采用全新MoLA架构,将驾驶体验从“类人”向“超人”提升。在我看来,高明之处在于华为从未将智驾和座舱视为两个孤立的系统。MoLA架构整合大模型能力,让语音助手更智能,导航、车控、娱乐更无缝,这本身就是为更高阶的自动驾驶做准备。
鸿蒙座舱导航更精准、车控更自然,甚至手机车机无缝流转近千万次,这些都是在构建一个“人-车-生活”的闭环生态。智驾保证了行程的安全与高效,鸿蒙座舱负责更便捷的体验,相互协调相互促进,那是另一种更富有科技感的强悍体验。
三,2027年L3规模放量,一场关于时间的赛跑
针对汽车产业发展,靳玉志提出“三波浪潮”的观点。电动化解决了“动力”问题,智能化是解决“司机”问题,而即将到来的自动化,则是要解决安全和体验问题,让生活更美好。
华为乾崑阶段性规划则显得更务实一些,ADS 4系统首发面向L3技术架构的高速商用解决方案2026年在允许的情况下实现高速L3规模商用及城区L4商用试点,2027年L3将实现规模放量,城区L4进入商用阶段。
这背后不仅是技术的成熟,更是法规、基础设施、用户接受度共同推进的结果。当L3普及,用户驾乘体验和安全性必将再提升,当Robotaxi和干线物流落地,将改变物流行业和共享出行的商业模式。
可以说,靳玉志这次演讲亮点很多,不仅有技术自信更有市场和生态的自信。100万辆搭载量和28款合作车型,证明了开放策略初步成功。前路依然有挑战,比如与更多主流品牌的深度合作、数据隐私与安全的持续保障、以及面对全球竞争等。但可以肯定的是,华为乾崑已经成为推动中国乃至全球自动驾驶浪潮的一支核心力量,大家拭目以待!
来源:汽车世界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