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生活真正和解:从三次“变脸”开始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19:56 1

摘要:川剧的“变脸”,是瞬息万变的惊艳,是中国戏曲传统的文化瑰宝,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同样需要变脸的智慧。

川剧的“变脸”,是瞬息万变的惊艳,是中国戏曲传统的文化瑰宝,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同样需要变脸的智慧。

生活从来不是一条坦途,它交织着酸甜苦辣,承载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更是需要智慧与力量去经营。

走遍万水千山,才明白,与其疲惫前行,不如学会与生活握手言和,这份和解从三次“变脸”开始。

01

抛弃“完美脸”拥抱“知足脸”

作家史铁生在风华正茂时,满心准备迎接爱情,没想到命运和他开了巨大的玩笑,爱情没等到,等到的却是身体的残疾,他在《病隙碎笔》中写道:“完美,要靠人的残缺来证明。”

世间完美本就稀缺,遗憾和瑕疵才是人间常态。

他借助对宗教和哲学的思考,超越对个体残缺视角下的理解,最终以写作建立对生命的敬仰。

放眼自然界,在生存与繁衍巨大命题前,一切的“完美”都显得微不足道。

冰川王者企鹅是不折不扣的水中健将,为了适应海洋的高效捕食不得不牺牲陆地的矫捷。

鸵鸟的双腿强健有力在草原上可快速奔跑,不得不接受大翅膀的严重退化。

长颈鹿的脖子赋予其在获取觅食时占有优势的能力,低头时却增加其被天敌攻击的风险。

“完美”并不是生活的出路,知足与感恩才是贯穿每一段生命旅程的意义。

莫言先生说过:“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成年人总是一步步试图粉饰身上的瑕疵,追逐着遥不可及的“卓越”与“完美”,知足,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级的智慧,是与生活和解的温柔姿态?

不执着于追求完美,拥有知足的心态才是生活的大智慧。

坦然接受自己遭遇失败,允许自己犯错,接纳自己间或的情绪低落,拥抱不完美的自己,是生活的必经之路。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的权力,当我们抛弃完美的执念转而拥有知足的心态时,便会自然而然对当下所拥有的一切抱着感恩的心,对生命充满敬畏!

幸福不是用物质堆砌出来的高塔,而是懂得知足后内心的平静与安定。

知足并非贪图安逸,不思进取,而是历经生活锤炼打磨后在放下与拼搏间找到恰到好处的平衡感。

当我们以知足拥抱世界时,才发现它早已藏匿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平凡又真实的人生旅程。

02

放下“苦瓜脸”切换“乐观脸”

有这么一句话:“生活有百分之十在于你如何塑造它,有百分之九十在于你如何对待它。”

当你还在苦恼孩子是选择欧洲名校还是美国常青藤时,有些人可能在为孩子的高考成绩能不能上本科而寝食难安。

当你还在纠结于暑假是安排家人海岛潜水冲浪还是直飞大洋洲玩雪滑冰时,有些人还在电脑前一遍遍刷新求职网站的最新消息。

有一句俗话说:“不要总在意自己的鞋子不够漂亮,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没有脚的人。”

生活的重压与艰辛往往难以宣之于口,唯有身处其中方能体会,谁也无法对他人的处境感同身受。

面对生活的磨砺,有的人选择怨天尤人暗自神伤,有的人选择心存善意笑对人生。

蔡澜先生《人间好玩》一书中的一篇文章《乐观》,讲述某日他与载他的出租车司机的对话。

相对经常抱怨的其他司机,这个出租车司机凡事都往好处想,他说:“乐不乐观都得活下去,怨也活下去,不怨也活下去,不如不怨的好。怨多了,人老得快。”

蔡澜先生调侃,许多司机抱怨乘客少了许多,这个出租车司机答道:“大概想通了,运气就好点,像我载你之前刚接了一单,客人一下车即刻有生意做。”先生到家刚下车,邻居即出大门截住出租车司机的车。

先生与司机的对话简单却不失生活智慧,提醒我们学会乐观,热爱生活。

这种朴实的生活态度,不仅能够提升个人幸福感,还能传递给身边的人,带来更多温暖和力量。

生活确实如此,当你选择用乐观的心态、拥抱的姿态迎接生活时,生活也将以更温柔的方式回应你。

选择乐观向上,生活便如同破土而出的笋苗,栉风沐雨中节节攀高;像沙漠迷途偶遇的清泉绿洲,播撒希望和生机;亦如扬帆起航的船只,乘风破浪一苇以航。

乐观是穿透云层的光,即便前路荆棘遍布,也能将坎坷编织成奋进的乐章,让每一步都奏响生命的欢歌。

我们放下悲观绝望,携着豁达和从容,在生活的道路上无惧风霜,驶向幸福的彼岸,用乐观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人生。

03

摘下“面具脸”还原“真诚脸”

工作中的我们,面对上级,笑容公式化得像复制粘贴,连嘴唇扬起的弧度都曾对镜练习无数多次。

生活里的我们,和不太熟悉的友人碰面寒暄,话题小心翼翼地围绕在安全区域内,生怕引起误会和麻烦。

起初,我们给自己戴上浓厚的面具是为了最大限度保护自己,以相似的底色积极地融入社会,但是面具戴久了,我们却记不清面具下自己真实的样子。

《麦田守望者》一书中的少年霍尔顿·考尔菲德,以其敏锐的视角洞察到成人世界的复杂一面,他渴望守护内心的纯真,并以自己的方式寻找真实。

《杀死一只知更鸟》一书里律师阿蒂克斯·芬奇,在种族歧视的小镇中面临威胁时仍然坚守良知,不顾舆论压力为黑人辩护,以实际行动直面坦荡而真实的人生。

诚然,作品里的主角并非完美,他们内心挣扎用以对抗世俗既定的规则,以不同的方式诠释“不戴面具生活”的勇气。

你还记得上次开怀大笑是在什么时候吗?戴上面具后我们有多久不曾肆意笑过?

我们本可以放声歌唱,尽情欢笑,面具就像是一副无形的镣铐,禁锢住我们尘封已久的心。

我们既是不活在亲朋好友的茶余饭后的主角,也不是活在朋友圈九宫格摆拍的演员,为何不摘下面具感受真实坦荡的人生?

摘下“面具”的过程或许会忐忑不安,但当我们学会用真诚的心拥抱生活时,就会懂得:真实比伪装更有力量

生活的褶皱里藏着烟火平凡的百味人生,我们需要的不是具有表演痕迹的演出,而是随性所至的生活姿态。

树木经历岁月枯荣,海水演绎着潮起潮落,生活也会遭遇高低起伏,情绪也随之阴晴圆缺,当负面情绪来临时,不必急着躲到面具后面,可以试着真实地表达。

毕竟,动人的风景,永远在“真实”的土壤里生长。

罗曼·罗兰曾经在《米开朗琪罗传》一书中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爱它。”

生活不需要我们时刻“电量爆棚”,不必顶着“完美脸”苛求事事圆满,也不必撑着“苦瓜脸”怨天尤人,更不必带着“面具脸”故作姿态。

知足、乐观、真实地活在每一个当下,敢哭敢笑、敢爱敢恨,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包容自己偶尔的坏情绪,如此,便不负来这世间走一遭,活出属于自己的那份从容与精彩。

来源:书报文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