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南康区赤土民族中学牵手赣州中学、南康区第十中学:聚力教育 同心铸梦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9 19:12 1

摘要:2025年9月,赣州市教育系统紧扣“2025年全省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宣传展示月” 活动主题,立足赣南苏区红色根脉,以 “校园播种“石榴籽”,同心共筑中国梦” 为实践主题,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与赣州红色文化、多元民族文化深度融合,精心策划开展

编者按:2025年9月,赣州市教育系统紧扣“2025年全省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宣传展示月” 活动主题,立足赣南苏区红色根脉,以 “校园播种“石榴籽”,同心共筑中国梦” 为实践主题,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与赣州红色文化、多元民族文化深度融合,精心策划开展了一批接地气、有温度的“五个一”系列活动,推动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近日,赣州教育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专栏,展示赣州校园那些浸润红色底蕴、饱含同心力量的精彩瞬间,敬请期待。

南康区赤土民族中学携手赣州中学、南康区第十中学,以民族团结为核、教育共享为要,深化民族团结教育、推动优质教育均衡,为加速“畲汉一家亲”融合贡献了教育心血与智慧。

携手共进:合作的力量在同心中共鸣

1

机制先行打基础

严格对照《赣州市“双校共铸”工作方案》,建立“1+2”结对机制。2024年5月的启动仪式上,赣州中学李瑞民同志,南康区第十中学党总支书记吴斌带队到校,开展数学、物理学科示范课及教学研讨,惠及师生600余人。

2

活动联动促共情

100名师生参与“手拉手·携手赋能”活动,通过做心理游戏拉近学生距离,互赠礼物传递温情;三校师生共赴陈赞贤展览室开展红色教育,让爱国情怀同频共振;开设畲族竹竿舞、踩高跷等特色课程,设置“三月三体验周”,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在每个人心中。

扎根课堂:同心的种子在知识里发芽

系统推进《中华民族大团结》课程,把“畲汉一家亲”地方文化融入语文、历史、美术等学科教学,让民族认同自然生长;每年常态化开展“推普周”活动,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成为师生沟通、文化传承的桥梁。

与4个市级、区级名师工作室结对,开展教学研讨。其中南康区赤土民族中学思政教师曹晓蓉在2024年底全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比赛中斩获一等奖,为提升育人能力提供坚实保障。

丰富实践:共情的纽带在体验中拉紧

1

主题活动暖人心

民族大团结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已深深植根于南康区赤土民族中学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之中。每周升旗仪式开展民族精神宣讲,积极参与市、区组织的红色故事演讲等活动,让家国情怀融入日常。清明祭扫革命烈士展馆、邀请专家进校讲大思政课,更有师生共庆畲族“三月三”,在歌声与舞蹈中感受少数民族文化魅力。

2

校园阵地有特色

“党建+畲汉一家亲”的党建主题文化中,民族团结的印记随处可见。充满畲族文化的“和合桥”连起畲汉师生心,畲族文化长廊尽展民族风情。2023年增设的畲族传统运动“蹴球社团”更具亮点,学校队员们在江西省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斩获蹴球项目二等奖,让民族体育精神绽放光彩。

3

社会研学拓视野

师生走进巫金锋将军纪念馆、陈赞贤烈士纪念馆,循着红色足迹感悟初心;赴“东方欲晓”方特开展主题研学,将爱国主义教育从校园延伸到更广阔的天地。

展望未来:团结的花朵在共育中绽放

从课堂到校园,从校际到社会,“双校共铸”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同心的力量。未来,南康区赤土民族中学将继续紧抓机遇,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努力成为畲汉同心、教育共进的标杆!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