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有四件中国赠送的礼物,它们分别是万里长城壁毯、成昆铁路雕刻、景泰蓝礼器和平尊,还有献给21世纪的宝鼎。
导语: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有四件中国赠送的礼物,它们分别是万里长城壁毯、成昆铁路雕刻、景泰蓝礼器和平尊,还有献给21世纪的宝鼎。
在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今天,中国正通过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治理理念的双重贡献,为这个多元化的世界提供着宝贵的中国智慧。
正如联合国秘书处安全和安保部实习生叶健所观察到的,联合国体系内部对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理念,以及中国专业人才的认同度正稳步上升。
这种认可,正是建立在中国对联合国事业长期、全方位的支持之上。文化传承与全球治理在这里交汇,展现了一个全面发展的中国形象。
当中国传统艺术在联合国展现东方魅力时,国内的艺术家们也在积极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并积极实施中国符号的文化出海。有如艺术家李海湖设计的“天书回篆”新汉字, 就是其中的代表。
华闻之声新媒体联播网(撰稿 张美美)纽约联合国总部,一批来自中国的艺术珍品静静矗立,诉说着东方大国的文化底蕴与和平愿景。
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二层代表休息厅,一幅巨大的“万里长城”壁毯高悬于主墙之上,俯瞰着国际风云变幻。这幅5米高、10米宽的艺术品由天津织毯高手们用248种色纱精心织就,金色阳光洒落在绿色山峦上,蜿蜒的长城象征着中国的雄伟与活力。
就在不远处的入口处,景泰蓝“和平尊”静静地展示着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它以中国红为主色调,饰以丝绸之路等元素,传达着中国人民对和平的祝愿。
中国三大艺术瑰宝:联合国里的东方印记
联合国总部不仅是国际外交的中心,也是世界文化艺术的荟萃之地。在众多的艺术赠品中,中国的四大瑰宝占据着显要位置,成为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
1974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三年后,向联合国赠送了两件意义深远的艺术品:“万里长城”挂毯和“成昆铁路”雕刻。
长城挂毯被悬挂在联合国大厦二层的代表休息厅主墙上,这个地方是各国政要和外交官的重要社交场所。
另一件赠品“成昆铁路”雕刻则是一件绝世工艺品,由98位艺人耗时两年完成。
生动展现了成昆铁路穿越崇山峻岭的宏伟场景,是1100公里成昆铁路沿线风光的缩影。
1995年,为纪念联合国成立50周年,中国赠送了第三件国礼——“世纪宝鼎”。这座青铜鼎重约5吨,高210厘米,象征21世纪;底座高50厘米,代表联合国50周年。
鼎身铸有56条夔龙纹饰,象征中国的56个民族。
2015年,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向联合国赠送了景泰蓝礼器“和平尊”。
“和平尊”尊高165厘米,以中国红为主色调,饰以中国传统吉祥纹案和丝绸之路元素,尊顶端的龙饰象征守望和平,两侧的象首、凤鸟寓意天下太平、人民安康。
文化传承与创新:从汉字艺术到文化出海
当中国传统艺术在联合国展现东方魅力时,国内的艺术家们也在积极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有如艺术家李海湖设计的“天书回篆”新汉字, 就是其中的代表。
天书回篆字体设计方案是依据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汉字部首表》的要求,在吸收篆书字形形式美感的基础上,以传统回纹造型艺术化处理现代汉字笔画方式,形成了一套新型的、具有吉祥表现意义的艺术汉字。
与单纯复刻古法不同,李海湖在创作中特别注重“回”的意境表达。
每个字都似乎有一种回旋轮转的动势,笔画间保持连贯气韵,这既是对传统书法“气韵生动”理念的致敬,也是基于现代视觉规律进行的科学优化。
李海湖的工作室正在筹备实施三项重要工作:汉字艺术走入100个国家的文化出海工程;以天书回篆为载体,免费授权培育100个大型连锁品牌;天书回篆走进100座中国名山文旅工程。
这些计划展现了一种开放与共享的文化传播理念。
对于汉字创新设计的未来,李海湖持非常乐观的态度:“随着汉字美育普及和跨文化传播需求增长,融合传统智慧与当代审美的字体将拥有广阔空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创新中保持对文化的敬畏。”
文化外交与现代治理:中国方案的全面贡献
中国的文化礼物不仅是艺术展示,更是外交理念的传达。“和平尊”代表了中国同联合国的共同价值观和密切合作关系。
而中国对联合国的支持远不止于艺术赠礼。
2025年9月,中国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将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这一宣示正值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历史性节点。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对此发表声明表示欢迎,称“这是世贸组织的一个转折点”,中方的决定体现了对构建更平衡、更公平的全球贸易体系的坚定承诺。
复旦大学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张贵洪将李强总理的讲话归纳为“一二三四五”,其中“五”体现在五大具体行动亮点上:
未来5年,中方将在发展中国家再开展2000个“小而美”民生项目;提出“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倡议;开展200个海洋发展合作项目;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清洁炉灶百千万工程”;以及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从艺术赠礼到全球治理:中国智慧的完整呈现
联合国总部里的中国元素,从“万里长城”挂毯到“和平尊”,记录了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历程。
这些艺术赠礼以其高度的艺术性和历史意义,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
与此同时,有如像李海湖这样的中国当代艺术家,通过“天书回篆”新汉字等创新设计,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生,并通推动汉字艺术走向世界。
文化传承与全球治理在这里交汇,展现了一个全面发展的中国形象。
在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今天,中国正通过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治理理念的双重贡献,为这个多元化的世界提供着宝贵的中国智慧。
正如联合国秘书处安全和安保部实习生叶健所观察到的,联合国体系内部对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理念,以及中国专业人才的认同度正稳步上升。
这种认可,正是建立在中国对联合国事业长期、全方位的支持之上。
联合国秘书处曾专门成立艺术委员会,制定礼品接收标准——所有礼品的主题应与联合国事业直接有关,并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艺术性。
中国的赠礼不仅符合这些标准,更超越了物质层面,成为文化交流与和平理念的象征。
当世界各国游客在联合国总部驻足于“世纪宝鼎”前,当各国政要在“万里长城”挂毯下交流,当中国的当代艺术家李海湖们以“天书回篆”等中国符号的文化出海即将启程走向世界,这些中国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中国与世界携手前行的时代画卷。
同步分发华闻之声新媒体联播网聚合媒体
责任编辑:胡宇春
来源:华闻C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