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9日讯连日来,山东能源新矿集团长城六矿采摘园里一片热闹景象。泛红的西红柿揣满藤架,紫亮的茄子挂在枝间,职工们拎着篮子穿梭其中,手起手落间,新鲜的果蔬装满了筐,欢声笑语在园子里回荡。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9日讯连日来,山东能源新矿集团长城六矿采摘园里一片热闹景象。泛红的西红柿揣满藤架,紫亮的茄子挂在枝间,职工们拎着篮子穿梭其中,手起手落间,新鲜的果蔬装满了筐,欢声笑语在园子里回荡。
这片采摘园的“诞生”,要从今年春天说起。矿里盘活了闲置的边角地块,没有外包施工,而是组织党员、青年志愿者义务开垦。大家利用工余时间翻土、平地、划垄,从选种到播种全靠自己动手,不仅省下了土地租赁和人工开垦的费用,还让闲置资源“活”了起来。
栽种之后,养护也没少下功夫。矿里成立了“农耕小分队”,职工们轮流照看。浇水用的是处理后的循环水,施肥靠的是食堂收集的厨余垃圾腐熟肥,全程没买过一袋化肥、一瓶农药。大家还主动上网查资料,向农户请教种菜的心得,看着幼苗冒芽、长叶、开花,心里满是期待。
“你看这茄子,长得多结实!”机关党支部党员李大德一边摘一边笑着说,“春天翻地时手上磨的泡还记着呢,现在能摘着自己种的菜,值了!”不一会儿,一筐筐茄子、豆角就被运到食堂,出现在职工们的餐桌上。
“自己种的果蔬新鲜又健康,更重要的是省下了外购的钱。”矿后勤负责人算了笔账,从春耕到秋收,采摘园没花一分钱外购成本,收获的果蔬能满足食堂一段时间的部分食材需求。
此次采摘活动,不仅让职工们体验了丰收的快乐,更把“降本增效”的理念种进了大家心里。山东能源新矿集团长城六矿用“宜企农耕”的小举措,走出了一条盘活资源、节约成本的新路子,让丰收的喜悦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通讯员 闫文芳 王宁牛宝龙 报道
来源:农村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