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们说受不了媒体长期的骚扰,而且王室不让他们搞“SussexRoyal”品牌,没法接受的俩人,最终选择放弃军职头衔,连“殿下”(HRH)这个称谓也没保住。
2020年,哈里王子和梅根突然宣布退出英国高级王室身份,这事当时直接在全球炸了锅。
他们说受不了媒体长期的骚扰,而且王室不让他们搞“SussexRoyal”品牌,没法接受的俩人,最终选择放弃军职头衔,连“殿下”(HRH)这个称谓也没保住。
本来想靠离开英国彻底摆脱这些糟心事,但后来发现,王室的羁绊哪是说断就能断的。
2020年6月,他俩带着儿子阿奇去了美国加州,2021年小女儿莉莉贝特也在美国出生,看着是要在那边扎根了。
可英国这边还留着念想,温莎庄园的弗罗格莫尔别墅是已故女王给他们的,后来却被要求腾退,老实讲,这哪是丢个住处那么简单,更像是王室在慢慢收回曾经的认可,这事换谁心里都不会舒服。
到了美国,哈里和梅根没闲着,总想重新活出点样子来。
他们搞了个Archewell基金会做慈善,还跟Netflix、Spotify签了几千万美元的合同,梅根后来又推出个人生活方式品牌“永如初(AsEver)”,一会儿当慈善家,一会儿当制片人,还做播客主持人,看起来是彻底跨界成明星了。
本来以为靠这些能彻底摆脱王室标签,没成想一本回忆录又把过去的矛盾全翻出来了。
哈里写的《备胎》全球都在聊,书里他把和兄弟威廉的不和、跟父亲查尔斯的复杂关系,还有母亲戴安娜去世带来的创伤全说了。
戴安娜之死的痛,怕是哈里这辈子最有体会的,所以他才会写得那么直白。
梅根也没闲着,写了本童书《长凳》讲家庭和父爱,可俩人越活跃,越成了公众舆论的焦点,好的坏的声音都围着他们转。
而且他们的商业路也不是顺风顺水,2023年Spotify就因为他们内容产出不够,把合作给终止了,一下损失了差不多2000万美元。
之前跟Netflix合作的纪录片《哈里与梅根》虽然看的人多,全球超8000万次观看,但英国媒体可不买账,说他们是在抹黑王室。
搞不清的是,明明在美国想靠自己闯一片天,怎么还是躲不开跟王室的牵扯,这自由来得也太不轻松了。
后来我发现,他们在美国的公众形象也挺分裂的。
美国这边,梅根因为关注女性权益,支持她的人还不少,哈里就差点,总有人说他老抱怨王室。
到了英国更不用说,支持他俩的人少得可怜。
很显然,离开王室后,他们想在公众心里重新定位,可比想象中难多了。
就算远在美国,哈里也没法彻底不管英国那边的事。
女王的白金禧庆典、葬礼,还有父亲查尔斯的加冕礼,这些重要场合他都得回去。
不光是家事,他还因为安保诉讼、媒体官司多次回伦敦上法庭。
可每次回去,气氛都特别微妙,一点都不轻松。
去年8月有次追思会,他跟兄长威廉遇上了,据说是几乎没说话。
本来都是亲兄弟,小时候肯定也亲近过,现在闹到这份上,谁看了不唏嘘。
哈里自己也说,很想跟父亲和家人和解,但安保问题始终跨不过去。
说实话,他担心孩子在英国的安全没问题,可英国有《皇家安保法》,非全职王室成员就是不享受公费安保,这规则摆在那,他再坚持也难,两边都有难处,这事真没法简单说谁对谁错。
而且他的安保诉讼还败诉了,法院说非全职王室成员不享有公费安保符合公共利益。
无奈之下,他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更让人觉得隔阂深的是,查尔斯国王2024年圣诞致辞里压根没提哈里一家,威廉夫妇也没邀请阿奇和莉莉贝特参加王室家庭聚会,如此看来,他们跟王室的关系,短期内怕是很难好转了。
哈里在慈善上倒是没丢王室的影子,给重病儿童颁奖,跟孩子们玩得很开心,还捐了百万英镑支持英国青年的公益项目。
可就算这样,他还是觉得不踏实,说英国是孩子们的文化根源,但没安全保障的话,一切都白搭。
并非明智之举的是,他想在保持王室慈善精神的同时,又要脱离王室体制,这种矛盾的处境,让他始终处在尴尬的位置。
查尔斯继位后,哈里和梅根的两个孩子被正式称为阿奇王子与莉莉贝特公主,按理说这是血脉延续的荣耀,可家庭里的裂痕一点没补上。
毫无疑问,他们的故事早就不是童话了,爱情跨越了种族和阶层,却被现实的政治和传统扯得七零八落。
他们想追寻自由,却又摆脱不了王室的烙印,商业帝国做得再大,跟王室的情感隔阂也越来越明显。
说到底,哈里与梅根的抉择就是一场代价高昂的自由之路。
他们有了自己的话语权和舞台,却永远失去了那段属于童话的归属感。
或许对他们来说,未来要做的不是纠结失去的,而是怎么在现有的生活里,找到平衡家庭、事业和与王室关系的方式。
毕竟日子还得往下过,总陷在过去的矛盾里,也不是办法。
来源:由典学法一点号